首页 男生 其他 拾遗子

第46章 食色篇·己·维卫经

拾遗子 拾遗士 4148 2025-05-18 09:47

  一、守律章

  拾遗子带着弟子们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歇息。有弟子好奇地问:“先生常说人有本性,爱偷东西爱占人便宜都是人之常情,那遇到这样的人该如何是好呢?”

  拾遗子便讲起了杨志的故事。当年杨志流落东京,身上没钱,只好卖祖传宝刀。有个叫牛二的泼皮,非要抢他的刀,还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一时冲动杀了牛二。可杀了人之后,杨志没有逃跑,而是自己去官府自首了。

  弟子们听完纷纷议论,有人说杨志傻,杀了人还去自首。拾遗子摆摆手说:“你们错了。杨志虽然杀了人,但他是被逼无奈,而且他自首了,这就是懂得利用法律。法律不是用来限制好人的,而是保护好人的。牛二爱占人便宜,欺负人,这是他的本性。但杨志没有像他一样胡作非为,而是在犯错后主动承担,通过法律来证明自己的情况。这样一来,官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杨志最后不就因为自首得到了相对轻的处罚吗?所以啊,咱们守法的人,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勇于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利益。就像杨志,他知道自己杀了人不对,但他相信法律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所以他选择自首,这就是明智的做法。”

  二、辨利章

  在一个集市上,拾遗子看到一个商人正在和买主争吵。原来买主买了商人的布,却只给了一半的钱,说剩下的以后再给,可过了很久都没给,现在还想赖账。

  拾遗子带着弟子走上前去,问商人:“你为什么不通过官府来解决呢?”商人无奈地说:“我觉得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好意思去告官。”拾遗子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那个人爱占你便宜,这是他的本性,你不能因为面子就放弃自己的利益。法律是保护我们的,你应该去官府告状,让官府来帮你要回钱。”

  商人听了,还是有些犹豫。拾遗子接着说:“你看,以前有个人,卖粮食给别人,别人也是欠了钱不还。那个人一开始也不好意思去告,结果对方越来越过分,最后欠了很多钱都不还。后来他实在没办法,去了官府,官府判他胜诉,帮他要回了钱。所以啊,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正当的,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做法。”商人听了,恍然大悟,连忙去官府告状,最后要回了自己的钱。

  三、护产章

  在一个村庄里,有个工匠辛辛苦苦做了一件家具,卖给了一个财主。财主拿到家具后,却说家具做得不好,不给工匠钱,还想把家具占为己有。

  工匠听说拾遗子很有智慧,就来找他帮忙。拾遗子问工匠:“你有没有和财主签订契约呢?”工匠说:“有,我们当时写了契约,说好了家具做好给钱。”拾遗子说:“那太好了,你可以拿着契约去官府告他。财主爱占人便宜,这是他的本性,但你有契约,这就是法律的依据。官府会根据契约来判断,让财主给你钱。”

  工匠有些担心地说:“可是财主有钱有势,官府会帮我吗?”拾遗子说:“法律是公正的,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契约,就要受到惩罚。以前有个农民,把地卖给别人,对方也是想赖账,后来农民拿着契约去官府,官府还是判农民胜诉了。所以你不要害怕,要相信法律,勇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工匠听了,鼓起勇气去官府告状,最后财主不得不给了工匠钱。

  四、维权章

  有一天,拾遗子路过一个学堂,听到里面有学生在争论。原来有个学生的笔墨被同学拿走了,同学还说只是借用,不想还了。

  拾遗子走进学堂,对那个拿笔墨的学生说:“你拿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还回去。”那个学生说:“我只是借用一下,又不是不还。”拾遗子说:“借用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而且说好了借用时间就要按时还。你这样不还,就是爱占别人的便宜,这是不对的。”

  然后拾遗子对丢笔墨的学生说:“你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让别人随便占你的便宜。如果他不还你,你可以告诉先生,或者通过其他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就像以前有个人,自己的书被别人拿走不还,他一开始不敢说,后来书丢了。后来他学会了,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去找长辈帮忙,最后要回了自己的书。所以我们要懂得,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随便拿,当别人侵犯我们的利益时,我们要勇于维权,用合理的方式,比如借助长辈、官府的力量,也就是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五、止争章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户人家因为宅基地的问题争吵不休。一家说另一家占了他们的地,另一家却不承认,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差点动手。

  拾遗子听说后,就去调解。他对两家人说:“大家都是邻居,何必为了这点地伤了和气呢?但话又说回来,自己的利益也不能随便被侵犯。我们应该按照法律来解决问题,以前有专门管土地的官员,会根据地契来判断土地是谁的。现在虽然情况不同了,但道理是一样的。你们可以拿着地契去官府,让官府来判断到底是谁占了谁的地。”

  其中一家说:“我们没有地契,只是口头上说的。”拾遗子说:“所以啊,以后不管做什么交易,都要签订契约,这样才有法律依据。现在你们虽然没有地契,但可以找周围的邻居作证,官府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的。不要吵架,更不要动手,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才是最公正的办法。”两家人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去官府解决了问题,最后也和好了。

  六、明责章

  拾遗子在游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书生。书生很苦恼,说自己借给朋友钱,朋友却一直不还,自己又不好意思去要。

  拾遗子对书生说:“你这就是不懂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朋友爱占你便宜,这是他的本性,你不能因为友情就放弃自己的钱。你可以先和朋友好好说,如果他还是不还,你就去官府告状。”

  书生说:“可是这样会伤了友情的。”拾遗子说:“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他如果尊重你,就不会不还你的钱。而且法律也是为了维护大家的利益,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有规则。以前有个人,也是借钱给朋友,朋友不还,他去官府告状,最后朋友还了钱,他们的友情反而更牢固了,因为朋友知道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所以你不要担心,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正当的,用法律来明确彼此的责任,这样才能让关系更健康。”书生听了,决定去和朋友沟通,要是不行就用法律手段,最后朋友果然还了钱。

  七、护物章

  在一个村庄里,有个农民养了一群羊,经常有邻居家的孩子来偷羊吃。农民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怕得罪邻居。

  拾遗子知道后,对农民说:“你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任由他们偷你的羊。孩子爱偷东西,这是本性,但你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东西。你可以先去和邻居说,如果他们不管,你就去官府告状。”

  农民说:“可是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拾遗子说:“法律不仅是惩罚坏人,也是教育人的。你去官府告状,不是为了让邻居受到重罚,而是让他们知道不能随便偷别人的东西。以前有个老人,家里的果树经常被人偷果子,他一开始也忍着,后来偷的人越来越多。他去官府告状后,官府对偷果子的人进行了教育,后来就没人敢偷了。所以你要勇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财物,这样才能让大家都知道要遵守规则。”农民听了,去和邻居沟通,邻居也很不好意思,让孩子再也不去偷羊了,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八、正心章

  拾遗子在一个寺庙里,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说:“世人皆有贪念,爱偷东西爱占人便宜,这可如何是好?”

  拾遗子说:“贪念是人的本性,但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来引导人们。就像我们知道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因为法律会惩罚这样的行为。所以守法的人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让那些有贪念的人知道不能为所欲为。”

  和尚又问:“那如何让人们从心里不想去偷去占呢?”拾遗子说:“这需要长期的教育和法律的约束。法律不仅是一种惩罚手段,更是一种行为规范。当人们知道违反法律会受到惩罚,就会慢慢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像以前有个地方,一开始很多人偷东西,后来官府严格执法,抓住偷东西的人就惩罚,慢慢的,大家就不敢偷了,最后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所以法律的作用很大,我们要善用法律,不仅捍卫自己的利益,也让社会更加和谐。”

  九、循法章

  在一个城市里,有个商人开了一家店铺,卖的货物很好,生意兴隆。可没过多久,就有人模仿他的货物,以次充好,抢了他的生意。

  商人找到拾遗子,哭诉自己的遭遇。拾遗子说:“你可以去官府告他们,他们这是侵犯了你的利益。”商人说:“可是他们人多,我怕告不赢。”拾遗子说:“法律是讲证据的,你只要能证明他们模仿你的货物,以次充好,官府就会帮你。以前有个做瓷器的师傅,有人模仿他的瓷器,他拿着自己的瓷器和对方的对比,去官府告状,最后官府判他胜诉,那些模仿的人也受到了惩罚。所以你不要害怕,收集好证据,勇敢地去官府,法律会还你公道的。”

  商人听了,按照拾遗子说的去做,收集了证据,去官府告状。最后官府判那些模仿的人停止侵权,还赔偿了商人的损失。商人很感激拾遗子,说以后会更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生意。

  十、守道章

  拾遗子年老的时候,弟子们围坐在他身边,问他:“先生一生教导我们要懂得利用法律捍卫利益,这其中的根本是什么呢?”

  拾遗子说:“根本就在于我们要明白,人有本性,爱偷东西爱占人便宜是难免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纵容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法律是上天赐予我们保护自己的工具,我们要遵守法律,也要善用法律。就像我们走在路上,遇到有人抢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对抗,而是要懂得向官府求助,用法律的力量来惩罚坏人,保护自己。”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法律,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到了现在,法律更加完善。我们每一个守法的人,都要记住,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不要害怕,不要犹豫,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就像杨志杀了牛二后自首,他用法律来证明自己的无奈和正直;就像那些商人、工匠、农民,他们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劳动成果。这就是我们一直坚守的道理,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利益,让这个世界更加公平、正义。”弟子们听了,都纷纷点头,把拾遗子的话记在了心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