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天道大势
“好阴险啊!”
三人同时被一个恶霸威胁,纷纷送礼以求平安。其中一个送的少,另外两个多送的自然会觉得亏了,潜意识就会希望那个拿钱少的倒霉。假如恶霸真的发怒,朝送礼少的那个挥动了拳头,另外两个送礼多的,肯定会爽的不行。
这个就叫做‘幸灾乐祸’的心理,也有祸水东引的快感。
即便是唇亡齿寒,要动手帮忙也会先等一等,而不会立刻出手。
“好吧!”
龙阳君也是无语了,这岱王果然是个阴货。
“哦,对了。你说东六国这样才能战胜秦国?”
“分兵伐秦。”
范简说道:“东周君那种联军之法不可取。若是让我来合纵六国,绝对不会使用愚蠢的联军作战之法。”
“请讲具体点。”龙阳君请教道。
“赵国战力最强,可让其先陈兵秦之北部边境,待秦国组织兵力抵抗时,楚国出兵秦之南部边境。待秦分出二路抵抗楚军,魏国再攻击秦之中部。
等秦兵三分,韩、齐、燕也发动大军,一样分三路从不同方向攻击秦国。
此时,秦国就真的完了,其不敢小视任何一路,不论哪一路失败,都将是亡国之危。”
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毕竟秦国已经侵占了楚国、魏国、赵国大片的领土,这三家没有任何的问题。
之所以不能成行,还是因为齐国、燕国、韩国三个不稳定因素。齐国、燕国和秦国没有接壤,很容易被秦国远交。
楚国、魏国、赵国不敢对秦国主动用兵,就是担心背后的燕、齐趁机在背后下黑手。毕竟赵国、魏国、齐国、燕国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保不齐在关键的时候会提出勒索的要求。
这就是不信任造成的。楚魏赵在受到秦国的攻击后,其它的诸侯国可以联合起来去救援。但是,在赵国主动对秦发动征伐时提供帮助,因为他们可以允许地处西陲的秦国强大,绝对不允许中原腹地的赵国强大。
其关键还是没有人相信秦国能灭掉六国。
在蒙骜、王翦攻打韩国的时候,赵国、魏国、楚国却只能眼巴巴的瞅着,不敢对秦国发动进攻。
他们在担心什么?担心后背的齐国和燕国搞小动作。
总体上来说,秦国的胜利是胜在了人性上,是怀疑猜忌战胜了信任。
连横的基础是利用东六国的猜忌之心,而合纵的基础则只能是信任。
秦统一六国,也不是因为秦德强大,而是人性的丑恶。
墨芷说道:“这么说,楚国、燕国、齐国也有一统天下的可能了?”
“当然,从人性上分析,只要是地处边缘的诸侯国能够自强,都有一统六国的条件。但相比秦国来说,这三个国家缺少了一样东西。”
“什么?”
“乌龟壳。”
范简道:“秦国之所以能强大,就是占据了地利之险,咸阳地处关中盆地,想要打到咸阳,只有攻破函谷关才行。但这个太难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许夸张,但‘百二秦关’则是事实,百万之众攻关中,二万人拒之足以。
而楚国、齐国、燕国则是没有这样的天险关隘。
其实攻打关中,也不是非要盯着函谷关不可,多费点力气从其它路进入关中,秦国立刻就会变的不堪一击。”
墨芷撇嘴道:“你说的到是轻松。我看也不过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范简哈哈大笑:“哈哈哈,我对关中不感兴趣,尤其是不喜欢那个乌龟壳子。但我要是想要敲碎它,还真的不是吹牛。”
“你就是吹牛。”
“好吧,我是吹牛。”
范简道:“天下归秦这是注定了的,就算是我敲碎了那乌龟壳也没用。换哪一个去做秦王,都挡不住天道大势。”
龙阳君惊讶道:“你能看到未来?”
“谁都能看到,只要用心去看。”
范简说道:“周朝天下,从周初七十一个诸侯国,到现在只剩下了七个,再过几十年将会只剩下一个。
这是天道大势,不是个人所能阻挡的。就连东六国不也没有停止兼并和征伐吗?每一个都在肆意的扩张。”
龙阳君道:“你说现在七国都停止征伐,保持现状有没有可能?”
“这就是一场赌局,想要停下来,先把你吃进去的都吐出来。”
“这不可能。”
“对呀,你自己觉得吃饱了,想停下来。可不要忽略了还有肚子大的,人家可没有吃饱。”
“这么说,天下是终将一统了。”
“这是必然,从管国被灭开始,就注定了其他所有诸侯的结局。”
管国被灭,原因是管叔鲜(姬鲜)的叛乱。
文王姬昌有一百个儿子,嫡子十人:伯邑考、周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处、卫叔康、冉季载。
周得天下后,伯邑考早死,次子姬发为周天子,封老三姬鲜建立管国。
武王姬发死后,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老三姬鲜最长,但二哥姬发并没有传位给他。所以就联合蔡叔度、霍叔处,扶植武庚(纣王子)复国,被周公旦打败,管国被灭。
“管国可是周王灭掉的。”龙阳君道。
“叛乱的是国君,而不是国。杀死叛乱者,管国继续保留才是正确的做法。
可周王没有这么做,他灭掉了管国,就等于告诉所有人,诸侯国是可以被灭掉的。
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
范简说道:“周朝既然打算以礼乐治天下,就要从自身做起,树立一个诸侯国不可灭的规矩。但是他没用这么做,所以给后来的霸主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儿。”
假如周公旦没有灭掉管国,后边的诸侯霸主也不跟着学,国君看不顺眼换一个顺眼的子孙继承。这样一直流传下去,随时代变迁最终发展成为郡县不是没有可能。
将诸侯国看成一个地理概念,这才是最为进步的思想,保留各个诸侯国的文化传承和特色,这就是文化遗产。
其实,魏王、秦王对待卫国的姿态就很值得提倡,人家都臣服了,留着那块封地不是很好吗?
魏安厘王做的就非常好,打下卫国后,让自己女婿做了卫国君主。他的这个做法被秦始皇继承,秦攻下卫国后依旧保留了卫的封爵,一直传到了秦二世。
也不知秦二世怎么想的,干嘛要下诏削了卫君角的爵位,为何的如此任性。
此时的范简又想穿越了,穿越到周初,去找周公旦说说,让他别废掉管国,就像对待霍叔度一样,改立其儿子做管国的君主不就行了。
就算不改立管叔鲜的子孙,把你周公的儿子弄过去做管国的君主也行啊。
灭国,这不是好行为。
但是,穿越这件事不是不想穿就能穿的,身不由己。
保留诸侯国的传承和文化,并不影响统一华夏。后世的一县一乡还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呢,没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县公张泊送来请柬,邀范简、钜子令、龙阳君赴宴。
张泊夫人诞下一子,白白净净的好不喜人。
“岱王,这里你最长,请为我儿赐名。”
这话没错,按身份算范简的确是最长的,他略微沉吟了下,说道:“既然张公开口,我就不推辞了。看他生的一副好皮囊,也希望他将来有一可良好的心,就叫张良吧!待其成人及冠,便以子房为表字。”
张泊忙道谢:“谢岱王赐名赐字。”
范简淡然点头,拿出韩非送的白玉,又转送张良,说道:“本王与次子有缘,你好生抚养,五年后他会有一难,倒是本王自会前来救他。”
装高人,说玄乎的话。不管准不准,却是能诛人心,让你忘都忘不掉。
喝了喜酒,范简这才离开城父。与亲兵卫队回合后,吕不韦也派人送来消息,楚、韩、魏三国送的重礼换成了军饷已经送到了蒙骜、王翦军中,这三国先不要打了。
韩国安全了,龙阳君离去。墨芷却是留了下来,一直陪在范简的身边,美其名曰要保护他。
“范简,我怎么感觉你去城父的目的就是奔那个张良去的?”
“那不是张泊的儿子,是韩王然的儿子,韩非的异母弟。”
“你怎么知道的?”墨芷惊讶道。
“这是天机,不可说。”
“去你的吧!故作神秘。”
范简笑笑不再和墨芷掰扯。张良这人就是韩国公子,太史公说张良父(张平)祖(张开地)五世相韩,这话说的有点不严谨了。韩王然往上属五代,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韩然)。
悼惠王韩然二十三年(前250年),也就是去年时,张良的父亲张平卒,卒二十岁。也就是说张平做韩相邦不过一年。
韩昭侯时,相邦是变法的申不害,之后有名的韩相为韩朋、韩侈。姓张的韩相邦在史书上未曾留名。
范简穿越来的有点晚了,当时也没有想到张良这个人。这些进入韩地,打听之下,张平的确是韩相邦,可刚上任就死了。
这时距离张平去世,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而张泊的那个儿子也的确是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样子。
所以,范简怀疑张良绝对不是张平的遗腹子,而是韩王然的私生子。
墨芷问:“张泊可是楚国人,他和韩王是什么关系?”
“这城父以前可不属楚国。”
范简道:“好了,不要纠结这个了。你跟在我身边是没有用的,还是好好的去做你的钜子令吧!”
墨家到此时已经没落了,但墨家之言却深深的影响了各诸侯国。墨子死后,墨家三分为西方相里氏(相里勤)之墨,东方五侯(伍子胥)之墨,南方邓陵子(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墨。
这三派有各自的特点,东方之墨能说书(传道),南方之墨善谈辩(论理),西方之墨重行事(实干)。
白起的地宫。
当然是实干的西方之墨负责建造的,机关无数,幸亏的墨芷在,不然范简是进不去的,就算是找到具体位置都难。
这地宫是建造在山腹内的自然空洞中,洞璧岩石削平成墙,方正如块,根本看不出何处设有机关埋伏。在平常处或墙壁开合,地板抽离,顶壁下沉,若不知机关设置关窍,进来就会被石块挤压成肉饼。
墨芷讲解道:“动力来自水流,这地宫下面有暗河。”
范简故意挑毛病,“唉!这机关设置巧妙,但不能持久。”
“要那么久干什么?藏了宝贝就要早点挖出来用才是正道理。”
“师妹所言有理。”
“我是师姐。”
“就不怕我成就宗师之后,狠狠的欺负你?”
“所以我才抓紧机会先占你便宜,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师姐你是不是喜欢我。”
“废话,这还用说吗。”
“不是废话,我忘记以前的事了。”
“可你人没变,还是这么的冰冷无情。”
“是吗?我不觉得自己冰冷啊。”
“外表是暖了不少,可心依旧是冷的。”
好吧!范简也算服气了,这个身体以前的主人看来比自己还要冷酷,心冷身体也冷。
他现在只不过是性格谨慎而已,心真的不冷。尤其是现在,他已经确定墨芷不会害他,否则把他推进机关内,瞬间就完蛋。
当然了,范简也在研究墨芷触动机关的手法,随着深入,他感觉发现了其中的关窍。
方块状的巨石在触动时,移动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永远都是。
石块推出,缩回时,他们会被迫移动,使之不能看到石头的其它面。
“你在干什么?”墨芷看到范简闭上了双眼,屏住呼吸在听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