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鸣惊人
短短一年后,辛弃疾已拉齐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里面有辛家族人,有同乡友人,也有素不相识但被辛弃疾人格魅力吸引来的有识之士,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贩夫走卒,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二十年累积的才华终露锋芒,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辛弃疾意气风发,带着这支队伍毅然踏上了抗金战场,在战场上,辛弃疾擅用兵法,行军灵活多变,虽常以寡敌众,但鲜有败绩。每当打硬仗时,总会身先士卒,其武艺高强,往往能以一敌百,所掠之处人仰马翻,无人可挡,但他始终不是一个人,总有一道同样矫健的身影护在他左右,肃清暗箭。
一场战斗过后,辛弃疾望着尸骸遍野的战场,又有百十条好汉永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辛然,那个第一个跳出来应和辛弃疾起义的少年,此刻安静地躺在地上,手中至死未松开的刀深深刺入一名金军的胸口。残阳如血,秋风猎猎,辛弃疾伸手合上辛然怒睁的双眼,他知道,未来的日子,还会有更多的人不断倒下,也包括自己,金军的铁骑不会留给他时间悲伤。
“随之,我们的人还是太少了,难以和金军正面抗衡,听闻同乡耿京聚众十万人,北地为最,我们投靠他可好?”辛弃疾站在一处高坡,轻声问询。
“好。”辛随之知道辛弃疾心意已决,与其说是问他不如说是自言自语。
“那我们就择日出发。”辛弃疾露出笑容,他已习惯了随之的惜字如金,这个男人从不干涉自己的任何决定,只是默默地支持着。
这日,辛弃疾在投奔耿京的路上,远远看到一座破败的寺庙,乌泱泱地窜出数百人,看上去调度有序,不乏有身手矫健之辈,辛弃疾不明所以,还以为是遇到当地的贼寇,正欲下令全军戒备时,一条精壮的身影顶着一颗锃光瓦亮的光头行至军前。
“远看贵军‘辛’字旗飘扬,敢问是辛家军?”这汉子声如烘炉,双手抱拳。
“正是,阁下是?”辛弃疾看出此人非比寻常,不敢怠慢,下马还礼。
“洒家名叫义端,是归元寺的酒肉和尚,阁下可是辛弃疾?”义端眼神一亮。
“正是,不知师父身后这数百人是?”辛弃疾有些疑惑地开口。
“这些都是附近受不了金狗欺辱的老百姓,有一次几个金狗欺负来庙里的女施主,洒家和师兄弟们看不下去,就上去宰了几个杂碎,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拉拢来附近活不下去的百姓,与那些金狗不死不休!”义端此刻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反而像是绿林好汉。“辛弃疾,你要不嫌弃我们是些杂兵,让我们加入如何?兵法啥的俺们不懂,但我们兄弟几个挑出来都是个顶个的好手!”
“怎有嫌弃一说,我们巴不得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我们此行正要去投靠天平军节度使耿京,不如一同前往?”“好!”
收拢义端部众后,辛家军一路风尘,终于赶到耿京驻军之地,只见前方营帐连绵,旌旗飘扬,士兵操戈演练,杀声震天。辛弃疾重重吐了一口浊气,心想如此阵势应足以一展抱负。
是夜,耿京接见辛弃疾,二人既是同乡,又同怀报国之志,酒桌上相谈甚欢,纵谈国事,谈到靖康之变时痛心疾首,泪洒长襟,谈到收复失地时又踌躇满志,壮怀激烈!
次日酒醒,有下属询问如何安排辛及其部属,耿京沉吟片刻:“辛弃疾虽有大才,但过于年轻,恐会冒失,先让他去做管理文案印籍的掌书记罢。所属部众,皆打乱编入各军。”辛弃疾接到任命,心神微怔片刻后,欣然领命,只是回话:“辛随之与我宛如一体,希望能在同部。”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