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凤鸣五溪

第六十七章 止观双运

凤鸣五溪 艮仁 4959 2024-07-06 15:11

  自去年拜师之后,王芳突破性地进入了未到地定。这在修行中,佛教叫作奢摩他,儒家和道教叫作止。

  曾子的《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在四禅八定中,初禅定以前,还不算定,而是止。当一个修士从欲界定进入未到地定后,便算修止大成。

  在修止大成之后,便可以修观,佛教叫作毗婆舍那,在《大学》中称虑。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永恒的哲学命题,皆在此中。

  三观,反映一个人的智慧,乃至品德修养。

  因为,有止才有定,有定才能开慧:

  止(奢摩他)--——定(三昧);

  观(毗婆舍那)——慧(真如)。

  智慧或说宇宙人生的真理、天理、绝对理性等,分为两种。一种相对,记载于经典,经得起百年千年的检验;另一种是绝对,无法记录,只能自己去实证,或称现观。

  绝对真理,就是道,是超越时空的。

  超越时空,不是说在天上飞,而是指不管在哪个时间和地点,它都是成立的。而相对真理,比如一个物理学定理,或许在地球适用,到了月球或火星就不适用,乃至于去了系外、河外不适用,甚至如果有其他宇宙,也变得不适用。

  绝对真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它在原始社会适用,在大同社会适用,在茅坑里适用,在真空里也适用,在任何时空都适用,所以说超越时空。

  那么,这个智慧如何获得?在佛家,其过程分别是闻慧、思慧和修慧。

  闻慧。闻,见闻觉知。见,看见;闻,耳朵听;觉,鼻子、舌头和身体的触觉;知,意识等,也就是通过六感获得的智慧。是老师教,或自己学来的智慧。

  一般人只能拥有闻慧,也就是用识神进行思维判断,不能修元神,因为没有定力;只有修行人,才有思慧和修慧。

  思慧。思,思维,简单说,思慧就是禅修。在小乘佛典中,别看总是那一句,“善男子,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其实,你没有未到地定以上的定力,根本就做不到。

  修慧。已经悟道,依道而行的智慧,或称净慧。

  所以,在获得奢摩他之后,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观察,反复地观察自我身心和身外世界,以获得毗婆舍那。

  这个过程,在小乘佛教是分开来的,也就是先修止,出了定以后,再修观。而像天台宗等大乘佛教,则是止观双运。

  止观双运,先进入未到地定,还没有出定时,就修观。

  止,是定的前行;观,是慧的前行。以小乘来说,先是修五停心观。比如你喜欢打架、杀心重,就修慈悲观;或者像王芳修安那般那与数息,也属于五停心观,让散乱之心停下来;

  五停心观之后,是分别相的四念处和总相四念处,分开单独的观察身、受、心、法,以及在一相之中观四相;

  再然后,是加行位的四个阶段,暖、顶、忍和世第一。

  五停心观、两个四念住,再加四加行,这个过程,一共七阶,所以也叫作七贤位。再下去,那就要悟道了,就不是贤人而是圣者了。

  悟道的那一刻开始,也进入修道位,才算正式修行。之前,都叫准备阶段、资粮位,好比出门之前,你先准备好干粮和水。

  一个修士能走到加行位,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像写出《俱舍论》和《瑜伽师地论》这等名著的世亲和无著两兄弟,都只是这个程度。还有提婆达多,连忍位都没到,又分裂佛教,所以只能下地狱。因为一旦证到忍位以上,就不会去三恶道轮回了。

  而在大乘佛教,尤其智者大师判教后,修炼更是仰之弥高的事情。从初发心到成佛,一共五十二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就是大师自己和他的师父南岳慧思禅师,这两位天台宗的祖师爷,据说都只是十信位。

  那么,当年二十出头的智者大师,他初出茅庐即名动天下时,是什么定力呢?便是王芳目前这个水平,未到地定。

  某一天,王芳心有所觉,进入鸣玉观静室后,并不打坐,而是慢慢在静室走动,随即进入未到地定。

  在一直绕行入定中,王芳也开始修观。

  修观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比如说无常观。很多人一听,嗯,生老病死,确实是无常,完了。这就是很多人不能入道的原因,只是一个好奇或者做学问需要,大致了解一下就走了。

  而真正修观需要无数遍地观察练习,这从七贤位的第二阶和第三阶都是四念处就知道了。实际上,四个阶段的加行位,也是修四念处。或者说,想要超凡入圣,就是观察自我和身外世界。

  修观,依照前贤和师父的教导,老老实实千遍万遍地去观察。

  王芳修观,更为复杂。她不仅观身受心法的四念处,又不断在脑中闪现《度人经》的章句。

  开始,她是在定中整篇的背诵回忆:

  “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原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

  这种入静之中的修观,正是要求平时便把师父传下来的要义或主修经典要记忆牢固。记忆是基础,但有疑问,必须向师父问清楚,然后在修观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有了这个过程,修观中会产生一种力量,叫作“胜解”。

  胜,殊胜,特别不一般的意思;解,理解、领悟。

  就好比上学时物理老师讲交流电、直流电什么的,你只是泛泛而听,但当你毕业后做了一名电工师傅,哦,一下子真正理解了,这就是胜解。

  止观双运,止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定,但到了未到地定这一步,也具有七分八分的相似了,所以它的特点是“心一境性”,即常说的专心、专注。但是,观,思维是发散性的,刚好相反。所以,观产生的胜解,就是关键性的力量,不然根本做不到止观双运,很快就会出定。

  止观双运,就要求以定力的余力来修观,又通过修观产生的胜解力转化为定力,如此,周而复始,功力大进,智慧日深,等到超凡入圣后,止观双运就叫作定慧等持了。

  王芳在静室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始终沉浸在一种胜妙的状态中。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轰!”

  某一瞬间,天地忽然像撕开了一层面纱,大地为之震颤。王芳觉得自己变成了沧海一粟,又好像获得了上帝视角,只见宇宙苍茫,空无一物,细看,只有一些闪动着五色精芒的东西在若有若无地存在。

  “这是延康劫的时期!”王芳没来由地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而后,宇宙继续演化,经过龙汉时期,混沌初开,但天地还没有初开,只有五方五行之炁产生;又时光飞逝,进入赤明劫时期,阴阳日月、诸天终于诞生,只见那原始妙炁飞快地绕诸天运转,并与五方五行之炁交汇,四时和万物逐一出现了。

  此时,天幕拉开,诸天显出三十六层,就像镜子一般浮现在她眼前: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共二十八天,然后是四道民天、三清天和最高的大罗天;地下也是,酆都地府、六道众生等,也若掌中观纹。

  这一刻,王芳又忽见元始天尊出现了,他正在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向十方天尊演说《灵宝度人经》,天音无远弗届,一遍、三遍之后,聋子复听、瞎子复明、老者返童、少者皆强;九遍十遍,枯骨更生,都转化为人。。。。。

  元始天尊所在的位置,其实更在大罗天之上。大罗之上,也有三天,只不过都是空虚之境,只有五色云霞。首先是苍黄色的黄天;上去是青苍色的苍天;最上面是一片青色的青天,元始天尊就在这里向天下众生说法,而且据说是每逢宇宙重生之时就在那说法。

  没想到,这一次王芳居然亲眼目睹,这便是天大的造化了。

  想要获得定慧等持,先要止观双运。

  从佛家来说,修行的分段是:

  资粮位:拜师、听讲、参学等,就像出门前先准备一切,雨伞、干粮等;

  加行位:密集用功,不可停歇,就像枯燥的旅途看到了驿站,于是急行军;

  悟道位:就像推开了驿馆的大门;

  修道位:前路虽远,但终点清晰可见,于是摒除陋习,大步前行;

  无学位:前面都是有学,到这一步,学无可学,证道了,得小乘第四果、大乘八地以上大菩萨位。

  如果用沅江来比喻,那就是:

  沅水上游,黔城以上,河谷狭窄、水位落差大,犹如外凡;

  沅水中游,黔城到沅陵,水势缓、河床宽,兼收并蓄,犹如资粮道;

  沅陵段,武陵山与雪峰山交汇,沅水就像修士要冲开凡圣两界最后的壁障,水势奔腾咆哮,犹如加行道;

  桃源段以下,冲过青浪滩,刹那间成圣,于是烦恼即菩提、普度众生,水流平缓,港汊密布,进入洞庭,犹如修道位。

  在道教内丹派来说,高嫣早已给王芳介绍过,筑基、炼气、金丹、元婴、合道、冲举,或者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等。

  五代十国,便是道教由外丹术逐渐衰落,内丹术逐渐兴盛的过渡与转折时期。比如谭峭的化书;之前,东汉末年,魏伯阳的参同契,内外兼修;更早一点,春秋时期亢仓子把修仙过程归为: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虚,和后世的内丹术如出一辙。

  王芳等到定境终于退去,笑了笑,推门而出。门外,宋青萍和高嫣都在守着,笑吟吟地看着她,不说话。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桃源观,乃至天下所有的高阶修士,但凡定力境界比王芳高的,都感受到了一次大地震动!

  王芳走出门,立刻对二人行礼,道:“原来元始天尊一直在说度人经,弟子有幸,今次亲眼目睹。”

  高嫣目瞪口呆,宋青萍则终于忍不住仰头而笑,响遏行云!

  是的,宋青萍这次终于放心了。以前,无论王芳有什么进展,她都不过问。这一次,她也不准备问。这是有原因的,虽然她不在此列。

  原因就是,一旦修士把自己的定力境界说出去,直接后果就是他再也无法重新进入该定境。

  这是由于修士之所以向外公布自己的定力,无外乎是自鸣得意,于是,他的心境就有了破绽,这个叫作暗邪入侵。比如你原来进入欲界定时,是那个心境,现在心境已破,当然没法再次进入。

  这都是有例子证明的,像智者大师之所以初出茅庐就名动天下,便是当时他说法的时候,有个老者态度很傲慢。后来智者大师指出,你当日就是获得欲界定的时候,告诉了别人,所以再也无法进入欲界定了,这位六十多岁的前辈才恍然大悟。

  王芳以前在瞿童洞修定时,有粗心住、细心住等,而如果把整个欲界定的所有定境进一步掰细,一共有九阶,叫作九心住。

  九心住,随时可能退转,必须心志坚定,持之以恒。而如果稍有成就,就对外炫耀,也就难以寸进了。

  宋青萍二人本不是外人,因为王芳是她们的晚辈,境界也比他们低,告诉他们,那就是请教,不存在炫耀。因为修习定力的障碍和陷阱很多,情障、见障,甚至十二种障,只有过来人才清楚其中的凶险,这就是明师的重要性。想做修行的独行侠,那必须是祖师级的天才。

  但是她们一直以来,都从不主动过问,就是谨慎,生怕好奇一问,断了王芳的前途。

  这一次不同,王芳进入了未到地定已经超过一年,止观双运早已娴熟无比,距离初禅定都只有一步之遥,又是亲近之人,所以直接把今次胜境透露而出,并无妨碍。

  而宋青萍之所以如此开心,因为王芳能亲见元始天尊说度人经,也就是对度人经产生了无上的胜解,说明她已经完全得了灵宝派的传承,自己再无道法传承之忧!

  到这一刻,当日她和丁君宝互相以道器当顾眄相扶的那一幕,已经翻过了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