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凤鸣五溪

第一百章 高华庵

凤鸣五溪 艮仁 4363 2024-07-06 15:11

  王芳过江之后,疾奔高华山。

  高华山又是什么地方呢?正是王芳未来的一个重要据点,她要在这山上建一座庙,名字就叫高华庵。

  这高华山位于桃源和沅陵交界的太平铺黄金坪村,长吉高速、杭瑞高速和319国道都经过此地,也在湘西金矿、亦即辰州矿业范围之内。

  但现在这会儿还荒凉着呢,话说当日王芳特别嘱咐胡秀芬与季传辉二人,请他们专门开发此地,二人一番实地考察,嘴巴立刻就瘪了。

  原来,这高华山高不过百米,也就是三十丈左右,还是丹霞地貌,红色的砂砾岩历经风蚀后山形如塔。它由两座小山峰夹峙组成,中间一条百米长的峡谷开出一门,爬上去时只见山路陡峭山道弯弯、四面均是悬崖峭壁、空中云雾缭绕,他俩实在不知哪里好。

  可这是王芳远在跟着师父周年祭时,路经此地就看中了的,大吹了一通法螺,二人缴械投降,半信半疑开始做起了基础建设。

  好在高华山虽陡峭,难得的是山顶平坦开阔,处处茂林翠竹,更有巨石凌空,远看如雄鹰展翅、巨龙回头,倒也有几分仙家气象。

  于是,这些天二人便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开来。

  最开始,他们按照王芳的交代,带着大把的铜钱来到官庄和界亭驿等附近的乡镇,大张旗鼓地买东西、雇人搞建设。

  修一个庙需要不少钱,但这不是问题。要知道光明山一役他们浴血奋战,可是杀掉了四千多猛兽,那是多大一笔财富啊。他们不要这份功劳,让给了李观象和向宗彦,但钱还是分润分润的。

  不知道李观象分到多少钱,但是王芳曾去过湘西旅游,莲花池向氏宗族的古建筑群是省文物保护单位,正是五代时期修建的,可不就是出自这一仗么?

  第五队没多要,李向两家本来要各自给他们一万贯,他们打了个对折,一共收了万贯,此刻正好用一部分。

  至于材料和工人,更不是问题。材料,这会儿都是木建筑,能需要多少材料钱?工钱,更少得可怜。古代,尤其是宋朝以后,对老百姓的户籍划分非常细,工人即匠户,那就是社会底层。

  说到古代的教育,大致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但无论官私都是都是以做人和做官为目标;另一个体系,相当于后世的职业技术教育,比如你想当木匠、泥瓦匠等谋生,那么便去拜师学艺、技术只在口耳相传之间。

  而后一体系,实则是为官僚体系服务的,在户籍上叫作匠籍,每年除了要免费义务为官府服徭役,就是平常做工的工钱,也少的可怜。所以,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不能突飞猛进的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像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英国科学史家评价他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日本科学史家说日本没有一个数学家比得上沈括。可是,现实中的沈括,为了做官,卑鄙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比如说,他和苏轼差不多时间就业,两人还在一个大院里,算是朋友。可是,当王安石掀起变法风暴,而苏轼是和司马光属于保守派,不大赞同变法。于是,这沈括就最先收集苏轼的诗歌,从里面找出反对变法的证据,上呈皇帝,这等于是开了乌台诗案的先河,只是那一次没成功。

  当苏轼被贬杭州时,宋神宗曾派沈括,意思大约是关照一下苏轼,因为苏轼名气太大,就连皇太后都是苏轼的粉丝。这沈括见了苏轼,二人追怀往日友情,气氛非常好。之后,沈括便向苏轼求新诗欣赏。苏轼于是翻出了一大堆作品给他。哪知,这沈括一转身,又去扣字眼,向皇帝告发苏东坡反对变法。

  关键是,沈括除了与苏轼只有友情没有仇怨,他还并非真的支持变法。当变法出现问题,他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王安石的,搞得连皇帝都知道此人太无耻。总之,像这样的大科学家为了升官,都是这等操作,背着匠籍的工人们又怎么可能去钻研科技。

  再者,这种职业技术教育低人一等的局面,还并非一天两天,一直要持续到民国。所以,1922年的时候,老毛在长沙领导了一次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他作为工人代表,与湖南省的建设厅长对话,要求呢,低得可怜,因为罢工的口号就是“一定要改工资为银元三角四分”。为了多争取几分钱,六千多匠人全体罢工。很快,湖南社会各界纷纷同意,承认这三毛四分钱的工价,请他们赶紧复工。

  所以,这种社会情形下,季传辉和胡秀芬二人对中介的牙人挑三拣四,在那里咋咋呼呼,大张声势。牙人完全没意见,大买卖,中介费高啊。

  官牙,是官府掌控市场的辅助机构,但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地头蛇。说它是官牙,是相对于私牙而言。获得官方认可、合法的就是官牙,本质上他们还是中间商人。

  这年头但凡你想做生意,不管是满江湖跑的行商,还是开实体店的坐贾;也不管你有一门祖传医术,想开个小医馆,还是财大气粗,想做粮食、布匹、茶叶等大宗买卖的批发或零售,没有对应的牙人出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牙人是这个时代很有面子的热门职业,典型的如安禄山,以前就是互市牙郎,据说懂讲六门少数民族的语言。

  于是在牙人的带领下,很快就有几个百匠的头目来了,什么裁缝作、砖瓦泥匠、油作、钉铰作等,都有。

  建筑业到宋代前后,已经非常精细,北宋还出了一本名著《营造法式》。营造,就是建筑;法式,就是规范。此书意在打击基建工程领域的贪污腐败,内容非常细致,比如三分之一篇幅就专门讲述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与建筑质量的关系,亦即建筑管理学。

  不过,有个说法是,到了近代,已经没人懂它在说什么了。有人听说梁启超的儿子在美国学建筑,便把此书寄之。梁启超也看不懂,就寄给梁思成。当时梁思成在哈佛学西洋建筑,得这书后,也看不懂,于是发誓一定要搞懂,改学传统建筑。后来,他终于完成愿望,注释了此书,并和林徽因一起为保护古建筑,不惜与市长吴晗对抗。保护文物这事怎么比得上建设新城,夫妇俩失败了,但终究为以后的文物保护事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在文化传承上是做出了杰出贡献。

  总之,季传辉二人撒下铜钱后,就只要担当设计师和监工就行了,一切自有法度,不需要他们操心。

  那为什么要大张声势呢?自然是王芳想要在一个月内把庵堂造出来,她还等着打猎呢,准备一次性把辰州的妖兽荡灭干净。所以,开张的日子也已经定好了,他们二人必须日夜赶工,且让当地人乃至路人都知道某地正建造一座庙,这庙开光仪式就定在三月十六。

  说到设计,其实王芳也已经定好了,不劳他俩多费心。但是二人听完了王芳的设计思路,那个闹心啊,这也是为什么说是在高华山建一座庙、一座庵,而不是道观的原因。

  在古人那里,因为国人并无宗教情节,所以也搞不清三教的建筑术语,比如动辄就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和尚与庙并没有关系,人家叫寺院。庙,是祭祖、祭天地的,或者说适合儒家。

  庵,则佛道都用。它本义就是小茅棚、宿舍,后来给佛教女尼专用。但事实上很多道教建筑也叫庵,而且住的还是男道士,到清朝都这样子。

  二人倒不是闹心这个,而是想起王芳的交代就晕乎。

  王芳是这样交代的:

  第一,主殿,中间呢,放释迦摩尼像,上书四大皆空;左边放老君,头上匾额写神灵赐福;右边,设孔子像,上书道德生辉。

  第二,再找人在左边偏殿修一个送子观音殿;右边,请钟馗和财神爷一起入住,建个财神殿。

  第三,去除附近的杂树,移栽些花木来,桂花、紫薇花、樱花、茶树,现在是春天,

  正好花多,什么花都行。

  第四,修个斋堂类的吃饭的地方,还添置歇脚处和茅房,还有檀香、香炉、幡幢宝盖。。。。。。

  这真是,二人已经完全无语了,这是儒释道和民间信仰准备一网打尽,万一上面知道了,会不会批评呢。

  王芳没多解释,这一点不出格啊,不是说三教合一嘛,后来的全真道就是这样搞建筑的。最起码,老百姓就分很多类,要求也很多,十块钱买一串香蕉,拜一拜就想升官发财、婚姻健康什么都保佑了。没事,到高华庵来,满足你的一切愿望,这才是国情嘛。

  除了全真道,有些皇帝也是这样的思想。比如明宪宗朱见深,他的《一团和气图》构思绝妙,以陶渊明、陆修静和慧远法师的虎溪三笑为灵感,把三个人画成了一个人,表达了自己合三为一、忘却是非、一团和气的理想。

  那么,为什么要定在三月十六日?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准提菩萨的诞辰,也是三茅真君得道日,更是中岳大帝的诞辰。中岳嵩山,可不正是宋青萍的师门么。

  难得这一天佛道二教都有圣人过生日,也正符合高华庵三教合一的精神,适合前来看热闹的每位百姓,不管你信什么求什么,来这里总能找到去处。

  当王芳赶到高华庵后,一切已经按要求完工。不过,王芳表扬完毕,却又再度让工人们忙碌起来。因为对她来说,这还只完成了一半。

  如她在议事厅所说,道观只是文化载体,是平台,根本还在人,所以仅仅建一个庵堂还不行。她先让部分工人在弯弯山道上加固扶手,以确保上山的安全,然后通知牙人,招来更多的工人,在山下大肆扩建起来。

  说在山下建停车场当场有点夸张,毕竟这是乡村,有马车的人不多。但除了把开阔的平地做成一个小广场,再在周边建造一个风雨长廊、一个戏台、一家旅馆、一间食店、一间香烛铺,还有一所学校,都是必须的。

  没错,就在这山脚下,王芳想办一个义学。真正的义学在历史上要等范仲淹才开始,不过提前几十年也没什么吧。义学,其实花费并不很大,因为只是让贫寒子弟可以免费认字而已,并不要求教授太高深的知识,相当于后世的学前班而已,高华庵的香火钱足够其长期运营。

  高华山上下顿时热闹非凡,山上,陆续赶来的第五队队员们,有的忙着购进柴米油盐、整理花花草草,有的在忙着雕刻神像。雕刻,普通匠人或许要一两个月,他们手起刀落,也就一两天的事。让匠人再丰富一下脸部神态,再涂上生漆,也就差不多了。

  山下,除了工匠,这时候每天都有信徒闻风而来,不少人自愿无偿地加入其中。

  王芳走到山脚下,回头看看陡峭的山壁,觉得甚是难看,心中一动,拔刀跃起,落在山壁的凸起处,而后运转真气,刀尖直入,哗啦哗啦,一阵削刻。再落地时,“高华山”三个斗大的大字已然铭刻山体。这座小山远远看去,顿时有了文化的灵气。

  然后,王芳又去拜会当地的几个头面人物,比如耆老、大商人等,向这些人发出邀请。这既是礼数,实际上也是打广告和拉赞助了。

  至于官府那边,自然也早已报备。且不说她和王虔朗的关系,单说高华庵的常住道士不会超过三人,即便不报备,也不违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