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夏末,桂林郡拢平县,偏远大山深处,有处被称作白香炉的山坡,依稀的散落着几间草舍,一处较大的房舍,门前摆放着一排陈旧的兵器架,木架虽旧,兵器却齐全,刀枪棍棒,剑锤钩戟等,一应俱全。
屋内:一老者端坐于高台之上,老者一头黑发,脸色红润,身着龙纹八卦阴阳法袍,手持玉如意。完全看不出年纪,只是让人感觉属于长者那种神态,仿佛世间万物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老者前面站着三个少年,皆揖手躬身,尽显虔诚。中间少年身高七尺有余,身材匀称,穿着一套锦衣长衫,一副贵公子模样,面色白中稍红,鼻梁高挺,双眉略浓,眉翼微翘,眼神厚重无澜,一身贵气尽显无遗。他就是家住拢平县,回龙乡大户,李孝敏之子,李万安。今年十八岁。
左边少年在三人中,年纪稍长,今年二十岁,身高七尺,身材偏瘦,一席白衣长衫,脸色白皙,一副书生模样,眼内暗含精光,很是英俊。他是拢平县落崖乡人,佃户唐仲年之子,唐子方。
右边少年,身高八尺,体型粗狂,体肤黝黑,肥头大耳,右耳上还挂了个耳环。身穿异族服装,一脸敦厚,年纪亦是十八,他也是拢平县人,家住大肚岭乡。是族长韦达超之子,韦赞德。是壮族人。
老者道:你等三人,随吾已有六年,虽吾一人所受,却因天生因素各有侧重,如今亦算学有所成。当今天下崩乱,豪强崛起,万民遭难。大丈夫当顶天立地,建不世之功,救万民于水火。今日就此下山去吧!
三人跪下,伏地而拜!
唐子方道:我等今日下山,甚是迷茫,还望师尊明示。
老者道:小善者明哲保身,惠泽乡里,可衣食无忧。身逢乱世,你想安逸也不那么容易呀。
韦赞德道:师傅,那中呢!又当如何?
老者道:中善者横刀立马,距强权于百里之外,画地而治,保一方太平,但强敌环伺,绝非长久之计,旷日持久亦会耗尽民资。
李万安道:愿听师尊教诲!
老者道:大善者,大公无私,为拨乱反正,屠戮百万亦不为过,王法达处,莫敢不从。
谨记师尊教诲,三人同声道。
老者道:你等此去,需共勉之,凡事需守住本心,妇孺一怒尚以命相搏。强者一怒伏尸千里。慎重,慎重,,,
吾今日便出门云游去了,你等往后不必上山寻找,今后不可在人前提及师门。
三人跪倒拜别恩师,收拾行装下山而去。此时三人都特别开心,上山六年了,中途只在三年前回家一次,住了三日便回返山中。直至如今,也已三年了。
山路上走着,约摸一炷香功夫,就看见对面山坡有一人背着背篓,不紧不慢的走着,因相隔太远,也看不清模样,猜应该是个药农,上山采药来了。
这时又有一人,手拿弓箭,身背箭袋朝药农对相向而行。
哎哟,老徐啊!你咋这么早?寻猎回来了啊!
三人心脏突兀一下,啊,好像大梦忽醒。心里在想:怎么回事?都同时看相彼此。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掉头,往草舍回赶,心情甚急,片刻便到。当回到白香炉山坡时,三人都哑然了,山坡还是那个山坡,只是往日生活过的迹象全部不见了,像抹去了,好像从来就没有人在此生活过,没留下一丝痕迹,整个山坡野草丛生,腰粗的大树凌乱生长。仿佛树一直都在,而不该出现的是脑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