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定基调
玄烨拿起筷子说道:“大家都动筷子吧,尝尝御膳房的手艺,估计你们平时去御厨饭庄也不好定位子,今儿个不用拘束,敞开了吃。”
玄烨的话,引起众人一片笑声,然后都动起了筷子。看众人都吃过了,玄烨看向福全问道:“裕亲王以为如何才能民心所向呢?”
福全起身想了想说道:“如果皇上是一位明君,能够勤政为民,爱民如子自然能获得万民的敬仰。”
玄烨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说的好,入座吧。”他又看向众人说道:“朕以为,其实百姓的奢求并不多,只要每天能吃饱饭,没有官吏和恶霸的欺压,能够安生的过日子,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这两件事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如果朝廷无能,让百姓没有了饭吃,又或者经常被贪官污吏或者土匪恶霸欺凌,那他们就会揭竿而起,推翻朝廷。
所以朕接下来要做的头两件事,第一就是鼓励农商,让每个百姓都能有地可耕,有事可做,能够有饭吃,有衣穿。第二,整肃官吏,把那些没有作为,不能为民做主或者贪腐甚至欺凌百姓的官吏统统绳之以法。不论职位高低,不分满汉,如若不然,我们都得被打回到那寒冷的关外去。”
朕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想问下大家的意见,是循规蹈矩沿用祖制好,还是厉行改革变法的好。“安亲王,朕想听听你的高见。”玄烨看向安亲王说道。
安亲王被问的有些突然,一时琢磨不透玄烨的用意,他想了片刻拱手坦诚地说道:“回皇上的话,这祖制和规矩也是人定的,自然有好也有坏,况且每一朝的情况都不一样,有适用的也有不再适用的,所以本王觉得,对于祖制,能用的则用,不能再用的就改,通则用不通则变,一切以当下需要裁定。”
玄烨听了安亲王的话非常满意,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叔叔,竟然如此想得开,说的又于情于理,比那些保守迂腐呆板的人强百倍。
玄烨笑着说道:“安亲王说的好,令朕茅塞顿开,请坐吧。”
看安亲王坐下后,玄烨大声说道:“朕以后施政就以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为重,怎样有利于百姓和社稷就怎样做,不会拘泥于祖制和以往的规矩,朕要创造自己的制度和规矩。”
“朕要说的这第三件事,就是满汉之分,自从我大清入关以来,好多人认为我们满人得了天下,就要事事以我们满人的规矩为准,满人旗人就是主子,就是高人一等。
朕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们都是这样的想法,那我们就和当年的元朝一样,过不了几十年就会被第二个朱元璋赶回关外去。
朕不但是满人的皇上,也是蒙人和汉人还有其他很多民族的皇上。你们可以只看眼前一时的得意和利益,为本族人着想,图一时之痛快,但是朕不能。如果朕和你们一样,那大清离覆灭就不远了。
所以以后谁再提满汉之分,歧视汉人,就是反对朝廷,反对朕的旨意,等同于造反,如有发现绝不轻饶。”
玄烨此话一出,底下众人有喜有忧,那些饱受排挤的汉臣们,自然欢欣鼓舞,激动的热泪盈眶。而很多出身八旗的官员子弟,他们习惯了凌驾于汉人之上当贵族和主子的感觉,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是玄烨说的通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又无力反对。
汉臣们纷纷跪到地上大喊皇上圣明。
玄烨挥挥手让他们坐回座位上继续说道:“朕命安亲王岳乐掌管宗人府,严格约束满蒙贵族,康亲王杰书坐镇大理寺,对违反大清律例的人,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皇亲国戚都要一视同仁,严惩不贷。”
安亲王和康亲王站起身来走出座位,跪下领旨谢恩。
正事说完,玄烨招呼众人饮酒吃菜,汉臣们有种翻身为奴把歌唱的感觉,吃喝的有滋有味,那些旗人相反,因为有了顾忌,吃的索然无味。
玄烨今天设宴的目的就是两个,第一,告诉众人朕不是一个遵循祖制和规矩的人,以后别再老子面前提什么祖制和规矩。第二,化解满汉的矛盾,提倡平等,警告满蒙的贵族以后安分些,谁要再嚣张专横搞事情,就是要毁朕的江山社稷。
最后让两位亲王分别掌管大理寺和宗人府就是给这些人的震慑,有亲王压阵,你们再高贵能高贵的过亲王?不安分守己就治你丫的。
第二天玄烨便下旨昭告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继承大统,是满人的皇上,也是汉人及其他各族人的皇上。大清子民俱为炎黄子孙,无论满汉皆为一家。自此以后,不分满汉,人人平等。如若再有人言满汉之分,行破坏之事,由宗人府和大理寺查办,定严惩不贷。”
此诏书一出,天下为之震动,普通百姓或许没有什么感受,这件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平常也接触不到旗人。但是对于在职为官的汉臣,还有要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从此以后,再不会被满蒙旗人所排挤和欺凌,有了能够掌握实权,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是玄烨以后获取民心,稳固朝廷和皇权的一块基石。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得政令才能彻底的推行。
玄烨准备观察一阵子,等过了年这场风波平稳了以后再开始接下来的改革。
康熙五年二月十日,曹玺来到乾清宫面见玄烨,玄烨给他赐座后,曹玺迫不及待地说道:“回禀皇上,皇庄的田产还有京师八旗以及各地驻防八旗剩余的田产,按照皇上的意思已经分发完毕,百姓们都对皇上感恩戴德,高兴不已,称自己是三生有幸,才能能遇到皇上这样爱民如子的圣君。”
玄烨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做的好,辛苦你了。这件事了了,朕心里也踏实些了,如果以后能多做一些这样利民的事情,朝廷也就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