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家覆灭之后,李鸿业没有做过多停留,匆匆的又赶回了西安。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顺军内部的大清洗足足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逐渐的平息了下来,这次大清洗也给顺军内部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损失,虽然剿灭了境内绝大部分的锦衣卫密探,有没有隐藏更深的谁也不知道,而跟大明暗通的各级官员、将领就被抓出来两百多位,士绅大族三十余家,被杀头的超过五百人,因他们受到牵连的家眷族人足足由五六千人,男子被流放、充军,女子被贬为奴婢或者官买。
两个多月的腥风血雨,使官员和大族们胆颤心惊,生怕牵扯出自己,好在李自成还算是比较理智,没有连坐,也没有再将事件扩大化,他也怕最后导致政权不稳被明军偷袭了。
在这期间李自成和李鸿业也和重臣们多次聚在一起商讨原因和得失,最后综合分析认为,这其中虽然有朝廷锦衣卫蛊惑的原因在,但是主要的还是出在自身的问题;
首先是官员方面,由于顺军地盘扩张太快,归顺的官员又太多,自身官员储备不足,对于地方上的控制力度不够,也可以说只是单纯的军事占领,好多主动归降的官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嘉奖和晋升,只是进行了平调甚至有的还被降级了,而且除了军中,文官阶层的高层清一色的都是李自成的亲信旧臣,新降之人一个都没有,有些官员对新势力信心不足又看不到晋升的希望,才重新倒向了明廷。
一部分是因为自身家族在大明境内,被胁迫的不得已而听从锦衣卫的安排,这部分人倒是情有可原。
还有一部分是和本地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铤而走险的,这些官员也不在少数。
至于那些大族纯属就是因为官府推行新政,动了自己的蛋糕,既得利益受损而心存怨恨,明面上又无法反抗才会鬼迷心窍的转投明廷。这些大族真的是死的一点都不冤。李自成等对他们也是没有丝毫的怜悯。
无论任何时候,想要稳固政权就要能够在达到自己施政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任何一方得不到平衡那么造成的结果不是政权被推翻就是失衡的一方被血腥镇压。
认识到自己安排上出现失误的李自成,立刻就做出了调整,首先将原凤翔知府熊应元调任中央,入阁参政,凤翔知府的位置也由降官接任。
同时为了安抚众官员和那些世家大族,李自成还发布嘉奖令,对他们能在危机时刻仍然恪尽职守,安守本分表示肯定和赞扬,所有官员升一级酌情重用;
许给每个家族可以不用通过科考而推举一名德才兼备的后辈到顺侯府任职,同时放开除了铜铁粮之外所有的经商禁令!允许自由贸易。
那些空缺出来的官职,由这些推举上来的人和科试上榜那些举人接任。为了增加人才储备,张榜宣布三个月之后会组织第二次科考,让士子们安心读书,不要操心外边乱七八糟的事情。
随着李自成的一系列动作,因为这场清洗引起的人心动荡很快就平息了下来,旧势力的消亡预示着新势力的诞生和崛起,这些官员和大族腾空出来的位置、产业迅速的被瓜分的一干二净,没有人再为他们流的血赶到一丝丝怜惜。虽然果断的杀伐造成了一些混乱和地方上的权利真空,但在明廷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又很快的调整了过来,反而使得顺军内部变的更加团结紧密,这次事件的影响和损失也算是降到了最低。
现在所有的官员和大族也都已经充分地意识到,顺侯李自成已经不是那个刚刚从土坷垃里钻出来的土包子了,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政治成熟,心思深沉,杀伐果决的合格君主。大顺政权也在渐渐的稳固下来。
李鸿业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到了足够的教训,国家之间的对抗,不仅仅是军事斗争这么简单,民生、经济、外交、情报缺一不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看来是之前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以为能够夺取政权,给了百姓们土地让他们吃饱,就能够稳固住江山。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自己还觉得靠着先知条件创造了如今的局面而沾沾自喜,真的是太天真了。
好在现在内政建设方面有这些经验丰富的文臣,军事也有合格的将帅,唯有暗处的对敌斗争太弱了,如果不是这次机缘巧合,真等到明朝军队大举进攻的时候,这些官员和大族反水,那将是灭顶之灾。
得到教训的李鸿业,立刻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内卫队伍的建设上来,不仅拨出了大笔的资金招募人员,还亲自和刘山、王家兴研究细节,主持内卫的建设。
这次安排的可谓是非常全面,内卫被分成了内勤、外勤、和行动三部,
内勤部主要应对顺军内部的敌人渗透和对官员、大族、军队的监视,确保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哪怕有也要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内勤部统领由李自成的亲卫统领刘宗敏担任;
外勤部负责对大明和后金的情报探查、人员策反工作,为了避免出现锦衣卫那种扯出一条线就被一锅端的境况,外勤部分为了两部分,分别由刘山和王家兴负责统领,两部都是单独行动互不统属,如果需要配合则需要刘山和王家兴自己沟通;
行动部主要负责配合两个部门对叛徒和敌人的清理、刺杀等活动,这就需要行动部拥有极强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人员都是从军中精选出来的精锐之士,李鸿业还把最早投靠过来三个关宁铁骑之一的鲍勇从军中调了回来,担任行动部的统领。
三个部门李鸿业共计划招收不少于一卫六千五百人马,现在已经齐备的只有行动部的三千精锐,剩下的内勤和外勤加起来还不过千,内勤和外勤招收的人员,都需要经过精挑细选,和严格的训练才能派出去,虽然现在人员还不够,甚至有些还只是存在于规划之中,但大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相信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定会健全起来。
每当李鸿业想起锦衣卫来就恨得牙根痒痒,几百名锦衣卫,给顺军境内带来的损失比千军万马还要多。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鸿业也决定要往大明和金国境内派遣大批的细作,比锦衣卫做的还要多,要无孔不入上到官府大员的身边人,下到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各行各业的都要有,如果有机会连崇祯皇帝和皇太极的宫中都要安排人进去,最好连他们今天吃了几碗饭,龙袍下穿没穿裤衩子,晚上临幸的哪个妃子,睡觉打不打呼噜都要知道。
即便可能有些安排的细作起不到什么作用,那也要癞蛤蟆趴脚面—吓不死你也要恶心死你,反正培养千八百的细作花费不了太多银子,要是能像锦衣卫似的弄些情报再策反些官员将领,那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李鸿业在内卫衙门的后堂里挂着一副地图,上面画的都是各种圈圈,这是李鸿业要求派遣细作的地方,基本上所有的重要城池都被点到了,这可忙坏了刘山和王家兴两个人,本来就已将忙的不可开交的两人现在都快飞起来了,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八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