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渊宋:悬壶天下

第二节 师父

渊宋:悬壶天下 筑基的貔貅 1657 2024-07-06 15:14

  年轻人旋即觉得有些恼怒。

  ——我爸爸还在床上躺着那!

  但没有人给他回应,唯一能给他回应的人,已经羽化飞仙了。

  随后,随着记忆的逐渐恢复,年轻人不受控制的陷入了回忆之中…

  记忆中,他叫李念尘。

  师父十五年前把他从失去双亲的地狱中救了出来。

  从此,懵懵懂懂的李念尘,就跟着师父行医看病。

  师父并不是寻常的人物,带着他走了大宋许许多多的地方。

  永兴军路(京兆)、京畿路、京东西四路、河北路、河东路、江浙路、淮南二路等等……

  十二年前,师父带着他到青州李夫子那里,命他背了整整一屋子古籍。

  然后又带他去了相州,由一位名叫周侗的师父,教导他骑射之术。

  相比骑射,李念尘更擅长用剑刺竹。

  读书的好处暂时还看不出来,但习武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

  自从学了武艺之后,师徒二人接下来的旅途,便没有什么人拦阻了。

  直到在这五台山落脚,并建了这简陋的道观后,才因为山上和尚的不满才有了争端。

  一开始,李念尘还是有些害怕的,但是有一次终于忍不住动了手才发现,这伙和尚看着强壮,其实大多都是花架子,根本不是年轻人的对手。

  这引来一位名叫武松的独臂大和尚。

  他拎着一柄戒刀,为那些被打跑的和尚来找场子。

  李念尘毕竟年幼,自然是打不过武松的,不过二人却颇为投缘,一来二去,竟然如兄弟一般。

  这些年,武松对他颇为照顾,文殊院的和尚们打水、做饭,都往往要给他们师徒留上一份。

  又因为师徒二人行医济世,医术颇高,所以山下镇子里的富商又筹资给他们租了一间药铺,当做二人行医落脚之处,几年下来,远近的百姓、和尚大多都熟络了……

  回忆倏然而止。

  李棣摁住不停跳动的太阳穴。

  随着记忆加载完毕,头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疼了。

  心中虽然还满是疑惑,却对“师父”平添了诸多尊敬,李棣两世为人,更能理解师父一生之不易,李念尘年少时的诸多困惑,随着李棣记忆的注入,更是一触即通,年轻人本就是生机勃勃,一些困惑解除后,整个人顿时显得焕然一新。

  更令他满意的是,这具身体明显比以前那具高大威猛。

  令他惊讶的则是,随着李念尘记忆的全部载入,李棣竟然还是不知道师父是谁。

  所有的记忆都好像刻意地避开了师父成为他师父之前的故事。

  他只能模模糊糊的将师父所有的特点,尽可能的罗列出来。

  姓名被刻在元祐党人碑上、还是新党(参与过王安石变法)、甚至还入过阁(当过宰相),还交了一位在青州收藏了无数古籍珍本及金石拓本的老夫子。

  这一定是在史书上,记了名字的响当当的人物。

  怎么当时就没好好读读史书呢…

  但凡读读宋史,在这么多已知条件下,也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师父是谁。

  知识这东西不像逻辑推理,脑子里没有,就是没有,说一片空白,就是一片空白。

  老师是谁这门答卷,李棣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交了白卷。

  白卷是交了出去,可李棣旋即又疑惑起来。

  这种人物,为什么要去花费十五年的时间,去教导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且失了双亲的苦孩子呢?

  师父那种人物,定然是有家族、有子女的才对。

  难道说李念尘是师父的私生子?

  这个念头出现后,年轻人自己都笑了。

  记忆里完全没有能印证这种事实的蛛丝马迹。

  这么多疑点,李念尘这十几年,竟然没有鼓起勇气问问师父。

  或许是觉得时间还长,师父总会说的。

  可师父终究是没有说。

  以后也没可能亲口告诉自己了……

  遗憾也终究只能成为了遗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