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业帝国之崛起

第二十九章 大周依然存在

大业帝国之崛起 王文夕 3736 2024-07-06 15:16

  北魏早在刘裕第三次北伐的时候就已经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了,他们一直想获渔翁之利,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们自认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时机。

  就是现在!宋军死磕弘农,周军不敢出战。

  那么拿下三郡的可能性就提升了很多。

  拓跋嗣的五万鲜卑骑兵极其彪悍的杀来,第一站就是平阳郡。

  而吴承宗早已经做好准备,在和刘裕开战之前就已经把整个三郡地区的百姓迁入关中,坚壁清野,做出和北魏死磕的样子。

  随后给予甘祖在三郡地区扩充兵力的权力。

  甘祖统领着三万精锐的常备军以及临时招募组建起来的三郡营一万人,凭借这些人,他完全可以坚守三郡很长一段时间。

  但当八月十六日,拓跋嗣大军来到平阳郡的时候,人都傻了。

  平阳郡城墙上空无一人,并且大开城门,看起来空荡荡的,一时之间整个魏军都是上下疑惑。

  到最后他们才知道,甘祖提前一天跑了!

  他竟然舍弃平阳跑了?!

  得知这个消息,拓跋嗣也是心情复杂的接收了平阳,可他得到的基本上是一个空城,城内的物资,人口几乎全部清空,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甘祖的撤退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可是他为什么要舍弃平阳呢?难不成是为了压缩自己的防线吗?

  就在拓跋嗣不明所以的时候,甘祖已经率领四万大军来到了黄河北岸,半夜渡河。

  八月十九日,围攻弘农的宋军突然发现一支周军出现在他们的北面,与此同时,在潼关的吴承名,于大文悍然发起进攻,直接把自己两万骑兵和四万步兵压上去,和刘裕拼了。

  这一战史称“弘农鏖战”,刘裕被前后夹击,两军二十余万大军混战。

  不仅如此,弘农城内的张升也是率领两千精锐从内部突破,在八万围城宋军之中进进出出,威风凛凛。

  大战断断续续,前后一共两天,用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来形容都毫不过分。

  打到最后,刘裕的北府兵硬生生的撕开了甘祖军的一个大口子,随后骑兵掩护,步兵撤退。

  甘祖,吴承名,于大文三人也是很清楚自身损失惨重,所以没有贸然追击,而是汇合在一起,坚守弘农。

  随后周军清点尸体,宋军阵亡两万四千余人,被俘一万八千余人。

  而周军自身阵亡三万一千余人,受伤也是高达两万五千余人,可谓是伤筋动骨,损失惨重。

  就这样的情况下,甘祖依然没有停止行动,率领剩余的一万九千余人杀回黄河北岸。

  在南下的时候他在河东郡,河北郡各自安排了一千人防备拓跋嗣,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让他们和刘裕大战。

  现在大战结束了,他就要快速稳定北方战局。

  果不其然,随着甘祖的回归,两郡瞬间稳定下来。

  拓跋嗣弄清楚情况之后也是极其后悔,没有第一时间拿下河东,河北。

  但已经无济于事了,不过战场的主动权还是在他的手上,拓跋嗣依然向甘祖发起进攻。

  吴承宗在长安得到了战况之后也是松了口气,于是向北方十二部匈奴发出旨意,让他们率领本部骑兵集合,攻打北魏首都平城方向,围魏救赵!

  八月二十六日,吴承宗以大周王的名义给刘裕发去议和书,其中内容主要就是呵斥刘裕无缘无故攻打他们大周,弄得生灵涂炭,现在双方都伤筋动骨,反倒是让鲜卑小儿拓跋嗣占了便宜,大家都是汉人,自家人打架让外人捡漏,哪有这样的事情?倒不如双方罢兵言和,宜阳和上洛他们大周也不要了,就让给你们了,这样子你们面子里子都有了。

  刘裕看完之后就把这个议和书扔到火堆里,大怒。

  宋军此战损失惨重,让他不得不小心警惕,这一次甘祖的确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谁能想到吴承宗竟然愿意以三郡为代价冒险背刺他,以至于这一场大战下来双方都是有了停战的念头。

  拓跋嗣方面,在甘祖回防之后也是不再南下,对于河东,河北两郡打算徐徐图之。

  北魏暂时退出战场,潼关的吴承宗和洛阳的刘裕还在对峙。

  十月八日,双方对峙的几个月里,基本上都是小规模对战,超过三千人的大战根本没有。

  所有人都感受得到,这场战争就快要停战了。

  周国不是后秦,刘裕和整个大宋高层都很清楚。

  他们能势如破竹的攻灭后秦却难以在周国手上占得太多便宜。

  可是刘裕不甘心。

  因为他在完成了南方政权交替之后就开始想着怎么长治久安。

  既然想长治久安,外部环境一定要稳定。

  北魏虽然强大,但总归不是汉人政权,就算是大举南下,也不可能吞下自己的帝国。

  可是吴承宗的大周不一样,那是一个汉人政权,并且对于攻下的地区全部当成自己的辖区对待,极得民心。

  他想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刘裕清楚帝国内部最大的隐患就是太子刘义符,他不仅年轻(406年生人,和吴立炎一个年龄),还很稚嫩。

  虽然说吴承宗长子也只是这个年纪,但吴承宗还有一个强大的弟弟,如果吴承宗死了,是吴承名继位,那么这个强悍的对手自己的儿子如何能对付?

  可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刘裕在洛阳也是生病了,他总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不愿意留在这里了。

  可是他不甘心啊。

  十月二十日,刘裕调遣檀道济至洛阳,率领一万骑兵突袭弘农。

  二十二日,遭到吴承名骑兵的对战,双方都是损失惨重,没有谁能捞到好处,只能撤退。

  十一月二日,天冷了,刘裕知道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心里带着无限悲凉,依依不舍的看着洛阳城,率领着大军主力撤退。

  他离开之前曾经和左右说:“朕恐无力再入洛阳。”

  他没有说错,这是刘裕生涯之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战虽然他没有给予大周沉重的打击,但却把两国前线推进了一大片,占领上洛和宜阳,为自己的后人争取了一片更大的生存空间。

  刘裕的离开让吴承宗松了口气,于是回到了长安城内,从此以后十余年,吴承宗都没有再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了。

  当吴承名回到了长安的那一刻,整个大周高层都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危险。

  党争就快要开始了。

  吴承名和吴立炎表面上依然是和谐相处,但早已经磨刀霍霍了。

  双方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时候彻底公开的恶化的呢?

  起源于一次拜年。

  公元422年(大周建兴三年,大宋元初三年)正月初一,王太子吴立炎在给吴承宗行礼之后按照惯例要去给亲叔叔吴承名送去礼物。

  可当吴立炎见到吴承名之后,按照规矩,吴立炎行晚辈礼之后吴承名应该行君臣礼。

  可是吴承名却没有,反而是拍了拍吴立炎的肩膀笑着说:“尔可为太子,实是陛下糊涂。”

  这句话可以说是吴承名公开的否定吴立炎的身份,这可是一颗重磅的政治炸弹。

  更要命的是这句话传出来之后吴承宗并没有第一时间斥责自己的弟弟,反而是保持沉默。

  或许在他看来吴承名只是无心之失,或者是他只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一场误会。

  可是正因为这句话和他的不作为,真正的激化了大周官场的党争。

  这时候公开的太子党重臣包括梁锐文,公孙籓,葛延,宋得之。

  吴承名党派的是于大文。

  至于于大文为什么会是吴承名一党?因为在409年刘裕攻打吴承宗,把于大文俘获,打算带回健康斩杀,如果不是吴承名突然袭击,把他救回来的话他已经死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吴承名才会不服从于大文的命令,整天都是一副你都是老子救的,有什么资格对我发号施令?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一点,于大文就算是想投靠吴立炎都很难,别人肯定会以为他是奸细,不信任他。所以就造成了于大文那悲惨的结局。

  看着长安氛围越来越不对劲,甘祖立马上表,要攻打北魏,收复平阳,吴承宗顺势同意,并且表示十二匈奴部落全部服从甘祖的命令。

  422年三月一日,甘祖率领一万骑兵,三万步兵进攻平阳。

  与此同时,十二匈奴部共计两万四千骑兵和大周驻扎的一万两千骑兵悍然对北魏嘉乐城发起进攻。

  嘉乐城位于长城北方,攻克之后就可以隔着长城觊觎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地理位置还算是重要。

  拓跋嗣都城中央地区遭受到巨大的威胁,他也是率领精锐骑兵剿灭这些人。

  但因为匈奴骑兵和大周的天骑军太过于精锐,双方一时之间竟然难以分出胜负。

  更重要的是平阳方面就只有一万北魏军,面临甘祖围城也是人心惶惶。

  由于甘祖之前坚壁清野,他们在平阳城内压根没有多少粮草,两个月之内拓跋嗣无法支援,平阳必败无疑。

  甘祖向拓跋嗣发去书信,说只要你们放弃平阳,那么北方匈奴部会即刻退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