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华九年(公元433年)四月八日,林从于太原拔剑自刎,年仅三十四岁(400年-433年)。
有关于林从的死,原因很简单,他的性子烈。
四月七日,在吴立炎和拓跋黎签订合约之后,双方浩浩荡荡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横扫匈奴柔然,打得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而自然有业朝使者进入太原,要求带走林从。
林从得知吴立炎割地换取和平的时候,极其气愤,破口大骂周围的使臣:“尔等使殿下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在他看来,纵观历朝历代,秦汉魏晋,从来没有哪位太子割地,吴立炎实在是开了一条历史先河。
那个时候对于吴立炎来说,他和后辈石敬瑭差不多。
但林从草率了,他不明白吴立炎这样做的深意。
业宣帝吴立炎可是被综合评为大业第一的帝王,文治武功方面就连他的父亲都稍微逊色,他不可能如此目光短浅的养虎为患,给后人留祸害。
养虎为患的背后还有一个目的,养寇自重!
那个时候吴立炎击败吴承名之后,这个帝国基本上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地位,但他和吴承宗的关系却尴尬到了极点。
我想大家都应该还记得,吴立炎之所以出来击退北魏,还是因为吴承宗为了让吴承名回来而做的决定。
这一点上是吴承宗对不起吴立炎,再加上吴承名反叛,吴承宗应该是罪魁祸首,是他给了吴承名造反的一切条件,所以当时的上层社会对吴承宗普遍存在意见。
这时候吴立炎想,完全可以在地方自立为帝,打入长安的成功率也是很高的。
反观吴承宗,身边的亲信将领全部都阵亡,并且中央内部军队数量少。
只不过吴立炎不屑于如此,毕竟不管怎么说,吴承宗是开国皇帝,影响力很大,父子亲情还是在的。
更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太子,等几年老爹嗝屁了皇帝还不是自己的?有什么好担心的?谋反,逼迫吴承宗退位还会给自己留下千古骂名,实在是划不来啊。
但事无绝对,他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必须留有一个强大的外敌,北魏就是最好的人选。
只要天下安定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一次基本上伤筋动骨,十几年内不可能有大动作,那么面对唯一一个还占据中原汉地的北魏,吴承宗自然是严防死守。
而最合适的人选,就只有吴立炎一派的人了。
所以林从的死很不值,但有证明了他的精忠报国之心!
他和自己的父亲林大,弟弟林众都是好样的,一门三英!
得知消息的吴立炎很伤心,但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他只能继续征战。
山西地区的局势越来越好,柔然因为可汗吴提阵亡,军心溃散,和流寇差不多,很快被歼灭。
匈奴部落军队节节败退,那些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立马取消中立,对自己的族人往死里打。
四面受敌之下,匈奴军队覆灭,柔然大军同样如此。
两族十几万人全部阵亡在山西地区。
五月中旬,吴立炎彻底清除了山西,并且把鲜卑军队送走,至此,帝国安定!
五月下旬,吴立炎率领三万骑兵奔赴长安,入宫向吴承宗禀告情况。
得知情况的吴承宗并没有说他的,面对自己的儿子,他感到了愧疚,随后让吴立炎退下,但这一次吴立炎态度极其强硬。
他站了起来面对自己的父皇问了一句:“齐王安在?”
这句话是问齐王的情况,更加深层的意思就是,为什么吴承名还活着?
作为这一次反叛的发起人,他不死,朝廷上下不知道多少人寝食难安。
面对吴立炎如此强硬的态度,吴承宗也没有表态,而是告诉他,秋后再算账。
吴立炎懵了,秋后算账?还要等几个月?
还不待吴立炎说什么,吴承宗再次发话:“尔意欲弑叔?”
这句话有些诛心,如果说是其他太子可能就认了,但吴立炎却直接反驳:“叔先杀侄!又欲杀兄!”
吴立炎这是在告诉吴承宗,吴承名杀了你的二儿子吴立德,并且还想着造反杀了你,不要忘了!
吴承宗闻言,也是直接拔出自己的天子佩剑,扔在地上给吴立炎,意思不言而喻。
吴立炎沉默了,吴承宗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杀吴承名,那就自己去动手。
吴承名的确是罪该万死,但他终归是齐王,吴立炎的叔叔,就算是要杀,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杀。
吴承宗铁了心的想保吴承名了。
于是吴立炎对着吴承宗行礼,然后离开了皇宫。
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但战后则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比如说恢复生产力,分封有功之臣。
宋寖领楚国公爵位,入驻中央,代替他的父亲成为了尚书省丞相,这一年他才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封侯拜相,宋寖无疑是达到了一个后人难望其项背的地步。
那个时候社会上普遍把他称之为大业霍去病。
蓝田则是保留原来的爵位,功过相抵,但此后几十年再也没有掌握兵权,不过他还是有机会出场的。
林从本来就是越国公,死后爵位由他的儿子林启继承。
林众则是被追封为南越公,其子林德继承公爵位,世袭罔替,不递减。
宇文延晋升公爵,冠英公。
张升本来就是公爵了,吴承宗并没有把他提升到不递减的地步,而是给他增加了俸禄。
至于那些和齐王反叛的将领,全部杀无赦,并且诛三族,九族全部迁往西南。
齐王本人剥夺一切爵位,六子之中,吴立宪,吴立圭已死,其他四个全部下狱关押。
至于被证明冤屈的于大文一家,吴承宗并没有给他们平反,因为皇帝是没有错的。
于大文家族想平反只能等到吴立炎即位了。
天下大事,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