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御制序言:“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音xù,养育之意)其德。”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张居正曰】
魏斯、赵籍、韩虔,这三人都是晋国强臣。春秋时,晋国有范氏、中行氏、智氏,及韩、赵、魏三家,一共六家,就是六卿。后来范氏、中行氏、智氏都被韩、赵、魏所灭。韩、赵、魏权势日益重大,就三分晋国之地,以威势逼迫周天子,求封为诸侯。天子微弱,不能讨伐其罪,只好顺从他们,封他们为诸侯,与列国之君同等地位。
周朝自周平王东迁以来,王室卑微,诸侯强大,礼乐征伐之权不出自天子。但是,体貌犹存,名分还在,所以,诸侯彼此吞并的事虽然有,但以臣代君的事还真没发生过。到了三家分晋,割地自强,胁迫天子以请封,而天子也不敢不从,这就冠履倒置,纪纲扫地了。
所以,特意用“初命”二字,意思是之前从未有这种事,这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垂戒万世。
威烈王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402年)
1 周威烈王崩逝,子安王立。
2 强盗击杀楚声王。楚国人立其子为悼王。
安王元年(庚辰,公元前401年)
1 秦伐魏,打到阳孤。
安王二年(辛巳,公元前400年)
1 魏、韩、赵联军伐楚,打到桑丘。
2 郑国围攻韩国阳翟。
3 韩景侯薨逝,子烈侯继位。
4 赵烈侯薨逝,国人立其弟继位,是为赵武侯。
5 秦简公薨逝,子惠公继位。
安王三年(壬午,公元前399年)
1 周王子姬定逃奔晋国。
2 虢山崩塌,泥石壅塞黄河。
安王四年(癸未,公元前398年)
1 楚国发兵包围郑国。郑国杀掉宰相驷子阳。因为驷子阳是郑国宗族,是郑穆公的后代。
安王五年(甲申,公元前397年)
1 发生了日食。
2 三月,强盗杀死韩国宰相侠累。
安王六年(乙酉,公元前396年)
1 郑国驷子阳的余党杀掉了郑繻公,立他的弟弟乙为君,是为郑康公。
2 宋悼公薨逝,子休公田立。
安王八年(丁亥,公元前394年)
1 齐伐鲁,取最。
2 郑国负黍城叛变,重新回归韩国。
【胡三省曰】
负黍本来是韩国城市,据《史记》记载,郑繻公十六年,败韩于负黍,应该是在该年成为郑国地盘,现在又起义回归韩国。
安王九年(戊子,公元前393年)
1 魏伐郑。
2 晋烈公薨逝,子孝公倾立。
安王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
1 秦伐韩宜阳,攻取六个城邑。
2 当初,田常生襄子田盘,盘生庄子田白,白生太公田和。这一年,齐国权臣田和把齐康公流放到一个海岛上,给了他一个城邑的赋税,以奉其祖先祭祀。
安王十二年(辛卯,公元前390年)
1 秦、晋战于武城。
2 齐伐魏,取襄阳。
3 鲁败秦师于平陆。
安王十三年(壬辰,公元前389年)
1 秦侵晋。
2 齐国权臣田和与魏文侯以及楚国、卫国代表在浊泽会晤,希望魏、楚、卫支持他取代齐国姜氏成为诸侯。魏文侯替他向周安王请求,并且斡旋列国诸侯。周安王同意了。
安王十五年(甲午,公元前387年)
1 秦伐蜀,取南郑。
2 魏文侯薨逝,太子魏击继位,是为魏武侯。
楚悼王一向仰慕吴起的贤名,吴起一到,就直接任命他为楚国宰相。吴起推动改革,修订法律,罢黜所有只领薪水、没有具体工作的闲散官位;废除血缘疏远的公族的爵位俸禄,把国家财政,用来养战斗之士,提高军队待遇和战斗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既不合纵,也不连横。于是三面出击,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国,楚国国势大张,诸侯都畏惧楚国之强,而楚国的贵戚大臣利益集团,因为吴起触动他们的利益,而非常仇恨吴起。
3 秦惠公薨逝,子出公立。
4 赵武侯薨逝,赵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5 韩烈侯薨逝,子文侯立。
安王十六年(乙未,公元前386年)
1 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
2 赵国公子朝作乱,逃奔魏国,又和魏国结盟,率领魏国军队攻打邯郸,没能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