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章 增长见闻
四月二十六,宜出行。
辰时一刻,今天特意提早起床的陈逸来到王宫门口时,众人早已准备好。
王吉还特意叮嘱仆从将乐成、刘德等长安来的上使马匹进行了更换,换成了安装好马蹄铁、马鞍、马镫的马匹。就等陈逸到来便可随时出发。
“大王,都已准备妥当了,可否出发?”王吉问道。
“出发!”陈逸兴致颇高,总算要跳出昌邑见识外面的世界了!
…………
从昌邑国到长安城,这一路须经过定陶、济阳、雒阳、弘农、霸上,几乎穿越了大汉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道路最顺畅、历史文化积淀最厚重的中原地区。
从长安陪同乐成等人来迎接昌邑王的车队加仆从、侍卫约八十人,加上陈逸这边的二十人,近百人的车队在郡道上行驶,带起漫天的尘土。
车辚辚,马萧萧,浩浩荡荡,颇为壮观。
路边的行人纷纷驻足张望、路上的行商也连忙让路,都在想是何人如此威风。
定陶位于昌邑古城的正西,是济阴郡所属的重镇,与昌邑国同属兖州刺史部。刘贺的车队到定陶,必须过荷泽,跨泗水。
陈逸刚开始还拨开帘子,一直兴奋地望着窗外的景色,一个时辰过去以后,陈逸就感觉浑身不舒服了。坐在马车里一点也不舒服,颠簸的很。
陈逸对车队旁骑马跟随的王平招手示意。
“大王,有何吩咐?”王平骑在马上低头问道。
陈逸说道:“尔去告知车队前方的上使放慢些速度,只要在日落之前赶到定陶即可,今晚就在定陶过夜吧!”
实在是陈逸从未体会过这样乘坐马车,而且还是在不算平坦的道路上疾驰。这种颠簸的感觉比后世坐汽车在高速上行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原本带了些竹简,想在车上无聊看看,但是陈逸现在这个想法显然不合实际,光是在车内平稳的坐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看书的话只怕会将吃过的早膳吐出来。
经过这样一日的奔波,终于在晡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末赶到了定陶。下车时陈逸差点摔了一跤,实在是坐久了,腿都坐麻了。
“减震器啥的就不奢望了,但是这个时代连四轮马车都没有么?”陈逸无声的吐槽着。
“大王,今日吾等才到定陶,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未央宫内还等着大王回去主持典丧呢!不如在驿馆休息一个时辰后我等继续出发,争取夜半时分赶到济阳歇息?”乐成见陈逸下车后便立马过来对陈逸说道。
“寡人也希望能早日赶往长安,但少府你看车队众人皆无精打采,而且马匹也需休息。不如今夜就在定陶过夜,明日平旦(凌晨三点至五点)时分便赶路如何?”陈逸稍作妥协道。
“那便如此罢,不过明日吾等须加快速度,在济阳不再停留了,赶到浚仪再歇息,到了浚仪后便可上驰道,速度便可快上许多。”乐成说道。
“可!”陈逸也不想为了这赶路的事让这些三公九卿们对自己印象不好。
在驿馆的房间内,陈逸用过晚膳后便躺了下来。
“今天才走了一百多里,明天估计还要在马车上呆一整天,从定陶到浚仪将近三百里。最主要的是在车上实在是太无聊了,什么事也做不了。”
“不如明天让王吉和龚遂来我车上给我讲课吧,总比在车上发呆要好得多。”陈逸想了一会就爬上床睡着了。
…………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熟睡中的陈逸便被王吉等人喊醒了。
陈逸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用了早膳后又被人扶上了马车。
也不知道行驶了多久,脑袋又磕到车上的陈逸捂着已经起包的头醒了过来。
“王平,现在什么时辰了?吾等现在到济阳了么?”陈逸对窗外喊着。
“回大王,现在快日中了,离济阳已经不远了,还有半个时辰就可到济阳了。”王平回道。
“等下在济阳让马车稍作休整,然后让中尉和郎中令来寡人车上吧。”陈逸嘱咐道。
“唯!”王平领命后便驾马向车队前方赶去。
雄不过五岳,美不过四渎。五岳大家都熟悉,四渎便是指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山南水北以为阳,济阳便位于济水的北边。
半个时辰后,车队在济阳城边停了下来,陈逸下车后对又跑来明显想问为啥停下来的乐成说道:“少府勿急,寡人只不过想吃点东西便继续赶路,车上太过颠簸,实在是无法下咽。”
“那便歇息半个时辰吧!”乐成有些无奈地说道。
乐成说完便去安排众人休息、用膳。
“中尉,为何此济水可入四渎之列?”陈逸看着并无特殊的江水向王吉问道。
“大王,据《禹贡》中记载,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上的济水,先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济渎、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境内便交汇成一条河,称为沇水。”
王吉继续解释道:“至温县西北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浮出地面。”
“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第三次伏行至定陶,与北济汇合形成大野泽,然后向东北汇聚汶水,流入大海。济水三隐三现,穿越黄河,百折入海,神秘莫测。故而与江、河、淮并列四渎。”
“原来如此!这济水果然奇特!”陈逸感叹道。
“中尉、郎中令,等会不妨上寡人的车驾吧。寡人的车还宽敞,另外路途中也好向二位请教学问!”
“唯!”王吉、龚遂躬身答道。
“自家大王现在果然勤奋好学,连坐车途中也不忘学习。”二人心中想着。
车队在乐成遣人询问过陈逸意见后便再次出发了。
一路上,王吉、龚遂与陈逸讲解着论语、诗经,或解答着陈逸提出的一些问题。陈逸的一些发问也不时引起二人的思考,毕竟近两千年后的见识与当下的认识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
在不知不觉中,车队已抵达浚仪。
乐成、刘德等人也送了一口气。这年轻的大王并未再闹什么幺蛾子,一路顺利的抵达了浚仪。
在这休息一晚,更换马匹,明日便可上驰道了,上了驰道路就好走多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仍是天还没亮便出发了,不过今日陈逸倒是起床后便清醒了过来,昨日听两位兼通五经的师傅上课学到了很多东西,陈逸还有许多疑问正等着二人解答。
从浚仪出发后不久便上了驰道,陈逸明显感觉到马车平稳多了。
陈逸拨开帘子看向窗外,驰道的宽度约有五六十米宽,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八车道!每隔三丈便种了一棵树,驰道两边也用泥土厚厚地筑起来。
陈逸不禁感慨道:“始皇帝修驰道于全国,虽劳民伤财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啊!”
“大王所言极是,始皇帝雄韬伟略,不过太急于求成,如缓步推行,秦或许不会二世而亡。”龚遂也赞同道。
王吉跟着劝谏道。“大王也须引以为戒,无论何时都需三思而后行。今朝廷以典丧的名义迎大王前往长安,能否继承大统还须大将军、上官皇后决定,大王现在最好能够在众人面前日夜哭泣、悲伤哀痛。”
“大王千万要谨慎,切不可犯错、也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就算是继承大统,登上皇位后也要如此!”
王吉拨开窗帘看了眼窗外,发现没有人在车旁边后,小声地对陈逸说道:“如今孝昭皇帝驾崩没有后嗣,大将军正在选择可以奉宗庙者,现在选择了大王,大王对大将军须事之敬之,政事都听从大将军的,大王须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中尉放心,寡人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也会这样去做的。”陈逸说道。
这样真的能让我坐稳皇位,成功完成任务么?登上皇位后要不要还是想办法把霍光给办了?
陈逸心中纠结地不行。
…………
就这样一路上,并未再提及这个话题,王吉和龚遂也尽力地向陈逸传授着知识和见闻,陈逸也如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两千年前的常识。
随着车队马不停蹄地赶路,三天后,车队一路经过了“天下冲厄”的雒阳,抵达了弘农,也就是常说的函谷关。
“函谷关,为前秦最重要的关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始皇帝横扫六国,便是从函谷关出兵一路向东。”
“老子辞官离去,走到函谷关时,遇到镇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尹喜望见紫气东来,便知有圣人将至,随后在尹喜强烈请求之下,老子应邀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此为《道德经》。随后老子便骑着青牛西行而去,不知所踪。”王吉一路都在为陈逸普及着一些见闻及常识,陈逸也是受益匪浅。
过了函谷关,离长安便不远了,最多还有两日的车程。
长安,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