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被穿越者坑了的王莽

第七十九章分人

  等到宋弘、王钦到了后,王莽给他们描述了一下晚上自己和皇后游玩时候见到的难民,问道:

  “朕之前看数据统计整个关中地区还有将近三十万难民,这天寒地冻的,得赶快解决啊,三位爱卿有什么法子?”

  王钦首先表态道:“陛下,我们京兆尹可以派人在长安街头搭起粥棚,给难民们施粥。”

  王莽对于这种方式并不满意,他斥道:

  “几个粥棚,几十口大锅,就能把这三十万难民全救活吗?再说他们不仅需要吃的,也需要住的地方。”

  王莽顿了顿,向他们展露了自己的真正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朕想能否通过以工代赈灾的方法,彻底救治了这些难民。你们都是正在或者曾经主政一方多年的好手,看这个方法可行吗?”

  “以工代赈!”

  张邯喃喃自语道,他突然眼神放亮了,

  “陛下提了个好方法啊,新任大司空魏岢上任后,最近一直在和老臣提关中去年中发了洪水,水利需要休整了。

  这样把难民给派过去疏通河道、加固堤坝,我们给他们工钱粮食,这样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看到方法有用,王莽兴奋追问:

  “那大司空那里总共能接纳多少难民?”

  “整个关中水利都需要休整,这可不是小数,大概四五万人吧!”

  “四五万人,那就是六分之一了。”

  听到了张邯说出了用难民修水利的具体例子后,其他人的思路也一下子被打开了。

  王莽转头看到自己的内库大管家宋弘,只见其不像一般见到的财神爷那样一直笑眯眯的,宋弘一脸刚正严肃。

  从前任得来的记忆,其平时行事也是一丝不苟,这也是前任让他当共工(少府)这个看管皇帝内库的大管家,能牢牢帮前任管住那么多的财富。

  “宋卿,大司空那边那收纳四五万人的难民,你这个朕的财神爷能容纳多少?”

  “陛下,臣的共工府加上之前陛下让臣兼管的予虞府,其下铁官、盐官以及矿区、铸币、将作监等各个官府,我们和司空府差不多,也能要四五万人。

  可惜现在上林苑马场只有两万匹小马驹了,要是像之前有十五万战马,我们还多需要万人。”

  听到他又提起上林苑马场,王莽又想起了自己被贪污走的那些战马,不由一阵心疼。

  “还剩下二十万难民,这样你们京兆自己也吃不下,前不久各郡太守不是和朕抱怨乱民四起,土地都荒废了吗?

  这样刚好劳动力有了,你们京兆加上他们四个郡平分吧,按实际情况多一些少一些你们协调,平均每郡四万难民,没问题吧?”

  王钦对此自然没有异议,京兆地区虽然土地少,但是作为手工业和纺织业全天下最发达的地方,他们也的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诺!京兆可以多为其它郡分担两万人。”

  “不需要你们强行做这个表率,就按你们的实际情况来。”

  只是简单施粥,那些难民就像无底洞,一直需要你拿出粮食救他们,而以工代赈,马上他们就能有产出,也得到了报酬,双赢的局面。

  王莽想到这些,心思回转又默道事情解决了,这样回去告诉梓潼,她想必也很开心吧。

  时间一晃到了春天,上林苑,在共工府收纳的难民新搭建的一排排木房中,有两处特别显眼的建筑,这两大门楣上分别挂了“上林苑皇家文学”和“上林苑皇家武学”两个牌子。

  王莽站在武学的牌子下看着这两所新修的学校,敲了敲自己的腰。

  他想起昨天春耕,这不管什么典礼是真的累,昨天二月二,龙抬头,他身为皇帝要和皇后亲自下地耕作。

  王莽觉得耕地倒是还好,他前世也不是没干过农活,可是这典礼的流程没想到比耕地还累,一直到今天他还觉得身上酸疼。

  看着这些在难民还没有被分的时候,他先从中挑选出来的上千个聪明伶俐、又年龄合适的孩子来上学,感觉到了希望可有很是肉疼。

  虽然他刚过来这个时代时候就决定要先建立学校,培养效忠于自己的人才,可是在不久前他刚知道新朝的政策时候,他还是肉疼得不行,甚至都想着要不不建了。

  毕竟新朝在历朝历代都很冷门,他其实对于前任那全方位、无死角的全盘“现代化”改革,并不是都了解。

  也是在决定要建立新的学校时候,他才去了解了新朝的教育和他之前知道的古代教育完全不同。

  前任在教育上又开了世界的先河,而且还是领先几千年的,这个时候新朝已经实现了社会普及型的学校教育,仅仅在京城长安建筑的学校和校舍,就有上万间。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城”了。而且,当时数量众多的学校和师生,都是“皆诣公车”的,这说明,当时开办学校和师生们的费用,都是由国家财政包养和支持的。

  汉平帝元始四年,“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谬论,一异说云。”

  这里所说的当时教师中的“异能之士”,显然是指意的那些社会各行各业中的技术专家。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中的许多技术专家也可以进入学校讲学和在学校中开设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科目。

  不仅仅是长安,前任还完全实现了全国性的普及学校教育,在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社会普及式的教育理想,事实上是,西汉王朝的中前期,社会普及式的教育理想并未实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