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夏之帝国余晖

第九章北苑读书

大夏之帝国余晖 常落尘 2674 2024-07-06 15:23

  “隆庆十三年夏,陈尚居于京都北苑书院读书,时京都北苑书院院长为国子监祭酒,常常招尚至门前问事。连问数次,尚都以实作答。遂深得人心。”先生讲完这段,台下立马就有学生坐不住了。

  “先生,你为什么不讲陈尚在都察院的故事了呢?”学生举起手来问着先生,陈尚在都察院那么厉害,甚至都能猜到皇帝的想法了,为什么不继续讲这些而转去讲他在书院读书干什么?

  “先生,我还想听陈尚在都察院的故事。读书太无趣了,肯定不好玩。”又一个学生站了出来说道。

  先生抚摸了一下胡须朗声道:“不是我要讲这段,而是陈尚他经历了这段,你们说这段在前我要跳过陈尚的人生吗?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完整的,丢失了任何一段都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生了。我希望学生们也要如此。”

  教陈尚读书的先生叫做李常,时任京都北苑书院院长同时也是朝廷的吏部尚书。

  来北苑书院读书的人不少,但是李常记住的人却没有几个。而陈尚恰恰就是其中之一。春天正好是京都不少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宽海带陈尚来京都的目的就是让陈尚读书的。

  不然远在云州的陈言也不会就这么简单的让陈尚离开了。

  去上学的第一天,陈尚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行囊。以后都要在北苑书院里生活了,这段时间是陈尚生命之中为数不多的,简单平凡的日子。就算陈尚在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也是充满着惬意和遐想的。

  北苑书院早早就开了门,但是偌大的门口却没有几驾马车,周围百姓的孩子都是远远的看着北苑书院的大门他们想进这个地方读书,但是又不敢。而那些达官贵人的孩子却又不能来这里。

  原因无他,吏部尚书李常是朝廷很多党派之中数量较少的清流。那自然就是没有任何党派了,他的书院的学生大多数也是清流官员的子女,以及一些百姓的孩子。

  每年能招收到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二十人。

  下了早朝,吏部尚书李常就已经在书院的门口等着学生前来求学了。陈尚其实很早就到了,但是他却没有进去求学。

  原因无他,陈尚只是想看一看这个以后教他们的先生是什么样子。

  隔着老远,陈尚看见了一个老头从轿子上走了下来,看起来有点腿脚不利索的样子。好像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模样。

  那老头也没有进院子里去,而是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本来今天是陈澈送他过来求学的,但是都察院临时出现了一些意外,在烟花河上的暗探不知道被谁干掉了。

  而且最近监察御史也失踪了不少,这让都察院有点头疼,陈澈还得在都察院指导工作于是今天便没有来。

  老头从上午一直坐到了下午,都没有任何人过去。再过一段时间北苑书院就要关门了。

  陈尚耐不住性子,反正无论如何今天这个门是一定要进的。所以陈尚还是收拾好了东西往哪里走。

  刚来到书院门前被一个人叫住了。

  “小子,你来这里干嘛?”原来是从早上就一直坐在下午的老头叫住了他。

  “回老先生,求学。”陈尚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上下打量着这个老头。

  老头站了起来道:“我看你从早就在对面铺子,一直看着这里到下午,你说你是来求学的?”

  “老先生,如果一个人你只听闻他很有智慧您会拜他为师吗?”陈尚反问道。

  “不会。”老头回答道。

  “那么为何不会?”陈尚继续问道。

  “只闻其名,证明此人只是让我知道了,拜师我得看他的真功夫。”老头回答了陈尚的问题。

  “那么小子也回答老先生的话,听伯伯说北苑书院很好,故今日来求学。而我从早到下午都没有见到有书院的先生出来迎接学生也没有看见一个学生进去求学,学生故此不相信他好。”陈尚拱手说道。说完便要走进去,但是却被眼前的老先生给拦住了。

  “小子,如果今天有一个钱庄在你面前,他旁边坐了一个乞丐,你会相信这个钱庄有钱吗?”老先生又问出了一个问题,陈尚愣了一会儿便答道。

  “学生会,此钱庄有财,只是不外露而已,而乞丐坐于钱庄前也正是证明从何钱庄出去的人有钱,故此学生认为这个钱庄有钱。”

  “今日你看见了一个书院,从早到晚你都没有看见这个书院有前来迎接学生的老师也没有看见这个书院有进去的学生,但是你看见了一个糟老头子,而那个糟老头子子坐在书院门口从早到晚,没有老师出来迎接学生没有学生进去拜见老师你认为不好,而老头坐在书院前恭候学生,学生却不来拜见你认为如何?”

  陈尚突然之间愣住了,盯着眼前的老头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学生陈尚,云州人士,拜见老师。”陈尚鞠躬到底。

  今年北苑书院只招到了三个学生,一个是来自云州的陈尚,一个是来自东都的王浩正,一个是来自通州的袁惑。

  这三个人,将在以后的日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朗朗乾坤,天筑以万物,水静人心,火炼人骨,冰凉炙热,雨过天晴。”李常缓缓的开口读着书上的话,陈尚坐在座位上,缓缓道:“先生,这本《大夏纪》中写的太宗皇帝因为爱惜鹿的生命从而放它走的故事是真的吗?”

  “《大夏纪》成书于宪宗,本朝流行的多是思宗的版本,根据诸多书籍记载的内容来看,文宗怜悯世人,常常不征税于民间,爱惜花草树木动物,这件事应当是真的。”李常说完又道,“但世人不应该只有怜悯,燕人在太宗皇帝当政时常常袭扰民间,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太宗皇帝怕两国开战伤及无辜便又一直没有对北燕宣战,后来太宗皇帝说‘天为行者常,地为厚者宽,而不予逆天者猖,地不予屠戮者生’。”

  “先生,学生受教了。”陈尚将书本合上,仔细的听着先生讲话。

  不知不觉间,大夏的季节已经走到了秋末。

  北苑书院之所以叫北苑书院,其实是因为大雁深秋之时便向北去,归家。而北苑书院春时招生,秋时学生就已经结业了。所以李常今年其实也就只带了三个学生而已。

  “先生,学生陈尚谨记先生教诲。”陈尚缓缓跪下,给李常叩了三个响头这才离去。

  “先生,学生王浩正,东都人,欢迎先生去东都游学指教学生。”王浩正也跪了下来叩完头才走。

  “先生,学生袁惑,先生这几月所讲袁惑有一处不懂,先生说财来于天下去于天下,可是学生只见到了来于天下,这去于天下学生却并未有着深刻的感觉,还请先生到通州时能指导学生。”袁惑也轻轻跪下,叩了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