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字写成这样了也叫好看?
现在这书金贵得很,虽是发给了赵近使用,却是并不给他带回家,上面的字迹也不像是印刷出来的,似乎就是手抄版的书册。
赵近理解,怕是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造纸或者印刷工艺,所以才会是目前这样的状况。
书上的字,很多都是繁体,甚至还是一些比后世的繁体字写起来还要繁琐的字体,加之没有任何的标点符号,这导致了赵近看起来时吃力得很。
而这个时候的教育模式,更是让赵近无语之至。
学堂最前方那位名为先生,可讲学时,无非就是照着念。
甚至有时候,念完了,却连这段话的含义都不讲解一番。
于是乎,先生在上面说一句,学童便在底下跟一句,一个字都不能错,然后就是摇头晃脑一遍遍的来。
原来这就是古私塾里,所谓的朗朗读书声吗?
这明明就是背书声……
身子摇摇晃晃的,经常性一背就是一天。
赵近在当客座教授时,每日空闲的时间不少,课程也不多,加之早就财务自由了,没有一点点的生活压力,便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翻上一些儒家经典。
所以他对这些句子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明白的,但是那些孩童却是不明白的。
有些孩子不懂,就会问先生这话是何意,可是得到的答复却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若不是赵近曾经当过老师,这先生说的话他就信了。
赵近就想起了后世上,有些好学的学生,在课堂上会问自己一些很刁钻的问题,自己其实是答不上来的。
然后自己就会搪塞学生说:“有些问题,你需要自己先去了解一遍,自己弄懂了后,再来问我,和我讲给你听的东西,进行相互印证,这样记忆就会更牢固。”
话说得甚是漂亮,其实就是给自己寻一个喘息之机。
有了喘息之机后,自己就会抓紧时间去弄懂那个问题,然后在下次课上再将自己的理解告知那名学生。
这样当老师,既不丢面子,也不愧良心。
而眼前这位先生,书中很多地方干脆就不解释,经常拿什么“尔等长大后自然就懂了”这种话来搪塞。
摆明了就是自己读书不求甚解,就这种水平,也能来当先生吗?
赵近有些瞧他不起。
这种瞧他不起的心态,再加上念经一般的学习手段,对赵近而言,着实是一种煎熬了。
于是在赵近将这些繁体字都认全了后,再上课就忍不住要打盹睡觉了。
而此时,先生让他们对照书册,抄写刚刚诵读部分的话,赵近是一句也没听见。
学堂上自然也有学童发现了正在睡觉的赵近,却是没有任何喊他起来的心思,基本都在想着瞧他的笑话。
果不其然,待到先生收缴宣纸时,赵近桌案上那份却是空空如也。
这先生并未苛责赵近,而是轻轻将其叫醒,同时宣布课业暂歇,让大家都小憩一会儿,趁着这段时间,令他快些将东西补上交于他。
赵近原本心下还是有些抱歉的,只是看到他并不怎么管自己,这歉意反而消失了。
但也没有和先生唱对台戏,而是老老实实的将那些东西写好给他。
交于他时,看着自己拿毛笔写得歪七扭八有大有小的字,有些满意。后世本就少用毛笔,加之现在身体对手指的掌控也不怎么到位,写成这样应该足够丑了,不至于自己脱颖而出。
不料先生看了后居然惊咦了一声,接着便是一声赞叹:“未曾料到,知耻居然如此聪慧,写得一手好字。”
赵近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诧异的看了先生一眼,发现他的神色却是严肃加认真的。
我都写成这样了还算好字?
“先生莫不是看走眼了?”
先生却是满意的冲赵近颔了颔首:“既然有些天赋,课上还是专心听讲为好,莫要辜负了你娘的一片苦心。”
接着便将赵近所写文字交由众位学子传阅,这群孩童拿到后反而没有先生那赞叹的感觉,反而多是撇嘴或者咂嘴,也有些小声嘀咕“不过如此”之类的话语。
赵近觉得有些无语,便偷眼去瞄了先生桌案上其他人所写的字,瞬间整个人就石化了。
这是字?
这个时代的字本就是竖着写的,可写出来的字,和那个“楚中天”与“林蛋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已经算写得不错的了,还有不少人写的字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你若不说这是在写字,你都要以为这是在画画了。
自己已经很刻意写得丑陋了,这居然还能算作是最好的……
赵近觉得有些荒谬。
抬眼又看了一眼先生,见他也正望着自己,目光灼灼的,顿时荒谬感更甚。
这到底是你不会教,还是这群学子太蠢?
“先生,可否让小子看看其他人的字”
先生却是捋了捋胡须,呵呵一笑,同时还整了整桌案上的纸张,将下面的几张纸挡得更加严实。
“知耻不必妄自菲薄,你的字写得是极好的,这张想必你也看见了,是张淼那小子的,虽与你同岁,但是这字与你相比,差得实在太远了些。要再接再厉,莫要辜负了你母亲对你的期望。”
赵近有些狐疑,抬眼又审视了一番先生,发现神色如常,确实一副勉励自己的模样。
自己不过五岁年纪,莫非他这番夸奖还能害我不成?
想了半天,想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于是摇了摇头,便没往心里去了。
然而放学之时,却是被人堵了门,正是那屎蛋和小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