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轩辕新明录

第六十三章 访日围棋代表团

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2702 2024-07-06 15:24

  送走了毛渊明才没几天,冯锡范便来找许纬辰,说是徐远一行赴日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动身启程。

  许纬辰对冯锡范的效率很是满意,从去年年末赴日到现在不过是半年时间,所有事情就已办妥了,行文办理实授冯锡范南京礼部侍郎也就顺理成章。

  说起来,安排徐远赴日之事还真是一波三折。日本幕府有锁国令,凡日本国内之人除非持有明日贸易勘合,否则不准离开日本,强行离开者,不得再返回日本。因此许纬辰想要邀请本因坊道策访问南京的计划显然是无法实现。冯锡范此前持大明招讨大将军的照会赴日,与日本将军德川家宣商讨特事特办,请求特准本因坊道策访问南京,不料被德川家宣一口拒绝,原因是此例一开,则持各种理由的人都会要求出海,到时候难于禁止。

  不过,德川家宣本人倒是对两国棋圣一决高下之事极有兴趣,反而要求冯锡范安排大明棋圣黄虬赴日,冯锡范只能如实相告,黄虬身体不佳,不能出海远行。最后双方商讨出了一个替代方案,由黄虬的大弟子徐远赴日,与本因坊道策的大弟子桑原道节在将军御前对弈。

  显然,这个方案已经算是两位棋圣不能直接对弈的情况下,最好的替代办法了。不过许纬辰觉得,既然要派人赴日,索性多去几个,也算是历史上第一次“访日围棋代表团”。在到棋馆与黄虬、徐远商议之后,选定了周东侯、娄子恩和吴来仪三人与徐远同行。冯锡范则推荐由南京礼部员外郎孔尚任担任使臣,带队前往日本。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文采斐然,而且粗通棋理,颇喜对弈,必能胜任。

  周东侯是棋坛名宿,年将六旬,十几年前乃是中原唯一敢与黄虬一较高下之人,三藩起事之时已经收山不出,以训徒为务。只不过黄虬与徐远在南京开设棋馆一事传到耳中,不由得技痒难禁,又搬来南京居住,早晚与一众棋友切磋。娄子恩与黄虬年纪相仿,棋力稍逊,不过在黄虬、徐远师徒之外,也是难逢对手了。吴来仪年纪又更小一些,不过二十出头,据徐远评价说,年纪轻轻便棋力不凡,尤其是风格诡异,喜欢剑走偏锋,与寻常棋手大不相同。棋馆常客还有不少,不过水平都及不上这三位,这一次可算是精英尽出了。

  许纬辰知道日本将军对围棋极为重视,每年御城棋战必亲临观摩,此次势必越发重视与大明棋手的切磋。站在大明的立场,虽然不至于张扬或者损害国威,但也脸面攸关。故此叮嘱孔尚任,到达日本之后,必须严格按照自己定下的方略行事,不得擅自更改。

  首先在到达之后,要觐见将军,献上礼物。然后休息几日,可在江户附近游览,但不要远行。等到大家精神恢复之后,先不急于进行御前对弈,而是安排大明和日本棋手进行友好切磋。到时候徐远不必出场,由周东侯、娄子恩和吴来仪三人出战。等到与日方交手过后,对日本棋手的棋风有所了解,细加拆解参详,再安排御前对弈。

  由于两国围棋规则不同,大明围棋实行座子制、还棋头,而日本围棋不座子、不还棋头,因此许纬辰还专门叮嘱孔尚任,切磋交流各听自便,御前对弈必须下满四盘,其中以大明规则下两盘,日本规则下两盘,徐远和桑原道节分别持先后手各一次。

  另外,许纬辰将自己所记得的中国流布局和村正妖刀定式、大雪崩定式、大斜定式的几十路变化全部画成棋谱,交给徐远等人演练,加上之前已经给徐远摆过的“芈氏飞刀”,想来日本棋手也不太好应付了。

  一切准备就绪,许纬辰调拨了船只,送孔尚任、郑眕英和徐远一行登船。

  相比许纬辰忙里偷闲,陆希星就快要被京城源源不断送来的行文逼疯了。向瑷珲城运兵运粮的计划如期进行,但情况比想象的复杂,松嫩平原春季融雪造成的泥泞,对运粮非常不利。项绍宽发来了措辞严厉的军机处廷寄,要求南京再运送一批粮食到盖州卫港口。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大军在雅克萨久攻不下需要就地过冬,项绍宽还要求陆希星准备五千人规模的棉衣棉裤,在格里高利历8月底之前交付。

  苏南一带虽然粮食和棉花都有,但分散在各县,陆希星紧急行文到各县,要求按量交割到南京。各地的地方官却又是以夏季洪水泛滥、运输不便、百姓疾苦等等为名,要求宽限。陆希星自然知道其中有些确是实情,但项绍宽的军令更加不能怠慢,只得行文继续催促,又派快船去武昌刘国轩处调拨。

  很快,武昌那边就有了回复。刘国轩在回函里说,整整五十船粮食和棉布、棉花已经装船出发,不日就能到达南京,若是需要,武昌还有储备可以调拨。这个结果令陆希星喜出望外,但朱丹赤却认为,刘国轩长于军事,不擅民政,能够在连年用兵的情况下存下粮食布匹,势必是有能吏在相助。

  陆希星于是回函询问,刘国轩也不隐瞒,说手下有个叫郑端的官员,原本是大清陕西省的一名道员,三藩起事之时被赵良栋征调到军中担任粮道,后来投降刘国轩,量才录用继续负责军粮征收运输,后来放任湖广粮储道,这些年在湖广各地征粮储粮就是此人手笔。

  陆希星因此大为欣喜,发文要求调郑端来南京任职。刘国轩自然是不舍,陆希星只得提出交换条件:将在南京工部任员外郎的刘国昌升任郎中,并且送往湖广担任水利道。刘国昌自从在杭州出任工部主事以来,主要负责城市里的营建,未曾外放地方官员,刘国轩一直很希望这个弟弟到武昌帮手,这次便遂了他的愿。

  郑端收到吏部行文,马上收拾行囊到南京报到。陆希星询问他有关于粮食储运等方面的经验,郑端便建议,粮棉是天下百姓生计最紧要的事务,需要派专员管理,同时增修粮仓、棉库,以丰年预欠年。另外,还有鼓励商家收购粮棉卖给朝廷的办法十余条,都可推广应用,必有果效。

  陆希星将郑端的意见放到军机处会议上讨论,许纬辰本来就对户部机构大而无当非常不满意,一直想要把户部的机构专业化,于是提出,在南京户部之下专设一个部门,叫作粮棉署,增设侍郎一员管理,下设粮储厅、棉储厅、仓场科等机构,专门处理粮食和棉花的收购、运输、储存等事。第一任粮棉署侍郎就由郑端来担任。

  金和光也趁机提出,本来在南京附近建了巧克力和味精工场,后来又增建了一个纺织工场,用于生产四季军服。现在羽林苑毕业的女生越来越多,正好作为劳动力,趁着棉花棉布供应充足,可以扩大生产。

  温如嵩马上跳出来表示反对,因为纺织业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手工业,若是朝廷扩大官营纺织工场的规模,那就是与民争利了。

  金和光显然不太高兴,指责温如嵩东林一党,只知道为乡绅代言,心里没有社稷安危。温如嵩也暴跳如雷,反斥金和光秦制入脑,不知体恤百姓。

  “行啦,都别吵啦。羽林苑的女生,我有更重要的用途。”许纬辰大喝一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