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多鞑子骑兵在不大的包围圈内,顶着城墙上火炮的轰炸,硬生生的调了头朝着尚未形成合围之势的山东兵团和河南兵团冲杀过去。
带着手下士兵们匆匆赶到战场的山东总兵吴雄见鞑子发动冲击,有想要冲破包围圈的迹象,于是连忙下令传令兵挥舞信号旗:盾牌兵前顶,长枪兵列阵其后进行防御,弓弩手列阵后方进行打击。
令旗挥舞,备倭军的士兵们很快就列好了阵型,在平原上形成了一道小型长城,抵御着高余骑兵的冲击。
山东兵在总兵吴雄的指挥下,以极快的速度列好了防御阵型,使得阏氏南快速冲垮梁军一侧包围圈的计划落空。这些年不仅北方和西南的事情多,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事情也多。山东沿海几乎每年都有倭寇上岸打劫,为了抵御这些倭寇的骚扰,吴雄请示朝廷要来的政策,亲自训练了一支能打能抗的备倭兵。
山东这一块虽然军费不足,士兵甲胄不齐,但是作战能力可是杠杠的,毕竟都是一米七到一米八的大汉往哪里一站,气势就已经很足了。再加上这些年剿灭倭寇发下的赏银和从倭寇身上夺回的银两财宝,也是让半数的备倭兵换上了新装备,不过这些有资格换装的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老兵,凭借着战功换来的。
这一套制度是吴雄想出来的激励政策,先不细说。不过这套军功政策倒是使得山东兵成为内地兵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山东兵这边的防线组织的是严谨有序,但是另一块的河南兵就不太行了。河南总兵张养晦和他手下带的备操军可就没这般本事了,张养晦刚刚带兵上来,还没整顿完毕,阵型乱的和洒在地上的芝麻似的,见到鞑子骑兵冲过来,当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养晦在见到山东兵军阵中令旗挥舞的时候,也是灵光一现,命令手下的传信兵也是挥舞令旗,将军队集结起来列阵,抵御鞑子兵冲击。
可惜,传信兵挥舞令旗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可惜手下的士兵平日里安逸惯了,也没常训练,现在来玩这一套紧急集合,那可谓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盾牌兵,长枪兵,弓箭手挤在一起,半天也没列好阵型,与山东兵的整齐严密有着巨大差别,说好听些就是烂泥和板砖的对比。
阏氏南也是在山东兵方向受到阻碍后,第一时间发现了散乱不堪的备操军军阵,当机立断带着数万骑兵朝着尚未集结完毕的备操军方向冲去。
“不好!这群鞑子要冲破备操军的防线了!”魏国公在城墙上,看着这一幕有些失色道。
“公爷,要不要让神威营和勇威营的步兵们出城去拖住他们?虎卫营的骑兵也还有一千多人能战现在!”李瑜在一旁焦急的说道。
“李瑜,你还是太急躁了!若这是阏氏南的圈套呢?趁着我昌平城城门大开,士兵出城立足未稳的时候突然反冲回来,将军队阵型冲散,直接杀入城中使得昌平失陷,这该如何?”魏国公脸上显露出愠色,说道。
“魏国公教训的是,只是这包围圈,怕是难以形成了。”李瑜叹了口气,说道。
“这便是天意吧。阏氏南命不绝于此,这些河南的地方军,真是误事!”魏国公看着渐渐突破河南兵军阵的高余骑兵,说道。
“算了,打出旗语,让吴总兵带领手下的备倭军原地固阵,结圆阵防守,免得高余鞑子反攻!让那张养晦爱干嘛干嘛去,别死了就行!”魏国公面色凝重地说道。
话音落下,城墙上的传令兵连忙拿起令旗有节奏的挥舞起来,与远处的备倭军的传令兵的令旗相互辉映。很快,在令旗的指挥下,山东备倭兵根据指示结成了一个圆阵,而高余的骑兵也是没办法再发动进攻了,砍了几百个备操军后便远远地逃去。
城墙上的守军在确认高余鞑子已经撤远了之后,再次打出令旗,示意备倭军和备操军整好军阵,然后撤到城内。同时,西门的城门打开,从城内出现了一千余名骑兵,朝着高余鞑子撤离的方向赶去,但也只是追到一定范围内便不再往前,转变为游走。
备倭军很快就重新整理好了队形,五人一排,整支军队如长蛇一般进入了西门,进入了昌平城。而备操军则是在遭到了高余骑兵的一次打击后,士兵跑的跑散的散,在备倭军全数进城后才整理好队伍,跟了上去。
“啧,同样有个备字,怎么两支军队差的这么大?”魏国公看着散乱进城的备操军,不禁叹气道。
“兵可练,可带,将难得啊。国公爷您不就是带了一支好军队么?神威营此战可是斩首两千多鞑子呢,大功啊!”李瑜说道。
“是啊,兵易得,可练,将难得啊!”魏国公叹了口气道。
......
当晚,大军离开了昌平城,原来仅有的一万余人,现如今增加到了六万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京师开去。带领大军回京的便是魏国公,身后一左一右跟着吴雄总兵和张养晦总兵,跟在身旁的一名年轻将领,便是李瑜参军。
魏国公决定了,这次回京后,一定要把李瑜这小子送去国子监找几个老师给他深造一下,这苗子太好了,若是就这般埋没属实可惜!
另外,回去以后自己一定要参张养晦一本,尼玛的带兵如此无用,士兵连最基本的列阵对敌都难以做到,导致错失了战机!
大军开到北京城德胜门外,备倭军和备操军两军在门外扎营休息,三大营的兵则是入城返回各自校场。这不算是差别对待,而是自从太宗朝便开始的制度,各地军队入卫勤王后必须驻扎城外,不得入城。
回到京城后,魏国公第一时间便前往宫内见了皇帝,将这几日的战事一一道来,随后再递上了李瑜早已准备好的战功名单以及敌我伤亡情况,另外还有一本奏疏,是魏国公参河南总兵张养晦的诏书。
魏国公这暴脾气最忍不了的就是这些食君禄而不为君分忧的狗官,于是一到京城就写了奏疏,在见到皇帝的同时递了上去。总而言之,全文就强调两句话:张养晦带兵不行,带的兵垃圾,换条狗都比他好,他这是延误战机,必须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