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清初一百零五年

第一节 气节

  顺治二年(1645)六月初七,多尔衮采取一个行动——派官招抚江南各省,并下令全国剃发留辫。

  早在拿下山海关,进军北京的时候,多尔衮就曾令沿途军民剃发留辫,引起了强烈反应。不少官员拒绝剃发并纷纷南下,更有甚者起兵反抗。

  当时由于多尔衮刚来,根基不稳,面对这么大的反应不得不“收回成命”。但顺治二年的进展实在有点快,快得令多尔衮不适应。

  拿下北京后,紧接着相继拿下西安、扬州、南京、杭州,清军所到之处,不是征服就是投降。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都没能啃破山海关,多尔衮一来,只用了一年就干出这样的业绩,实在是不得了、了不得。同时,多尔衮明白,要完全征服这群人光靠武力是不行的,必须使他们同化,而同化的最好做法,就是剃发易服。

  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强迫占领区孩子学习日语,因为征服一个民族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文化。

  元朝时蒙古人的发型很特别,前面留一撮,两耳边留两条辫子,虽然没有清朝的一根辫子有个性,但元朝的统治者从未下达剃发易服的命令。

  忽必烈不敢做,多尔衮敢做!

  多尔衮的剃发令一下,全国轰动。各地纷纷起兵抗清,连多尔衮占领的地盘上也揭竿而起。无论是官是民,是商是兵,都一致站起来反抗清朝统治。

  ——头可断,发不可剃。

  有那么严重么?

  有!

  关于这个问题,要讲清楚是很麻烦的,我先打一剂预防针,以下说的每一句话没有任何预设的民族立场,仅为说明历史问题。

  首先,古人对于头发的看法跟现在人是不一样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即象征着一个人的尊严,一般不会随便剃发,没头发的要被人嘲笑。

  比如:三国时曹操行军经过麦田时,下令士兵不得践踏麦地,否则杀头。结果自己的马受飞鸟惊吓,闯入麦田,曹操让下属给自己定罪,下属拒绝了。于是曹操举刀自杀,却被众人阻拦,最后曹操割掉自己的头发以示惩戒。

  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说这么多,只为说明一个问题——头发于古人很重要。有了这种认知,你才能理解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

  相信有人会问:头发太长,如何打理?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将多余的长发挽起来,盘成发髻,用头巾包裹,或戴上“冠”。即使要剪,也要选个黄道吉日,将剪下的头发藏起来或者焚毁。

  其次,是一个抽象的观念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尽量说得明白点。

  明末大儒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亡国与亡天下。

  有什么区别吗?

  用原文回答就是: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句话不好理解,我来翻译一下。

  拿明朝臣民的观念来说,李自成夺得天下就是亡国,改个国号,换个老板,班照常上,工资照常拿。

  多尔衮夺得天下就是亡天下,因为清朝统治者是外族,不仅要换老板、国号,还要改制。以前的那一套全得丢,什么生活习惯、衣着打扮,甚至活法,都得改。

  这就是“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顺治二年(1645)六月初二,江阴百姓起兵抗清。

  当时的江阴已经降清,豫亲王多铎下令剃发留辫,军民怨声四起,纷纷起兵抗清。执行多铎命令的是江阴县令方亨。江阴百姓将方亨逮捕,推举江阴典史陈明遇为首领,领导兵民正式起兵抗清。陈明遇知道自己难担大任,推举了上任江阴典史阎应元,江阴训导冯厚敦也加入其中。

  史称“抗清三公”。

  多铎接到江阴反叛的消息十分恼怒,派刘良佐来攻,江阴民兵奋力抵抗,刘良佐竟没打下,被多铎训了一顿。随后,多铎给予了民兵足够尊重,派了三个“王”来攻。

  双方兵力介绍如下:

  多铎方:兵力二十万以上,参战者有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恭顺王孔有德。

  江阴方:兵力忽略不计,百姓十五万左右,参战者有江阴县退休典史阎应元,在任典史陈明遇,训导冯厚敦。

  战斗六月初二打响,江阴百姓英勇抗战,用锄头和棍子挡住了清军的铁骑。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坚持了八十一天,无一人投降。

  八月二十一日,由于等不到援军,清军的火炮也已经运到,江阴城破,冯厚敦自缢而死。陈明遇坚持指挥百姓巷战,兵力耗尽战死。

  阎应元负伤投湖,但被清军抓了起来。被俘后,阎应元拒绝投降,拒绝向清朝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不屈而死。留有绝命诗一首“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军占领江阴后屠城。长时间攻城不破,令清军十分愤怒,他们选择将愤怒发泄在无辜的百姓身上。屠了两日,江阴县的十几万百姓全部遇难,城中无一人投降,无一人示弱……最后,仅剩“大小五十三”人。

  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与此同时,嘉定县也进行着反清斗争。

  六月十四日,嘉定落入清军之手。六月十七日,嘉定人民拒绝剃发,起兵抗清。侯峒曾、黄淳耀被嘉定百姓推举为首领,树旗守城。

  清总兵李成栋率军来攻。毕竟只是一些民兵,挡不住清军的攻势,七月四日城破,侯峒曾殉国,黄淳耀自缢。李成栋执行老规矩——屠城。

  然而,没完。

  李成栋走后,嘉定幸存百姓逃回城里,和清军再次战斗,战败被杀,无一人投降。

  然而,还没完。

  二十多天后,一个叫吴之番的明朝将军率军再次攻嘉定,李成栋接到消息,亲自来战。李成栋来攻时,吴之番自知不敌,然而他依旧没有后退,始终操剑杀敌。就像他说的:“未战而溃,我目弗瞑矣。”

  最后吴之番战死,嘉定再被屠城。

  史称“嘉定三屠”。

  顺治六年,济尔哈朗攻占湖南湘潭,屠城。顺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攻克广州,屠城。

  我常感叹,这是怎样一群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自尊,为了大义,抗争到底,甚至抛弃生命。留头不剃发,剃发不留头,我欣赏左懋第、阎应元等人,也佩服他们,由衷佩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