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成吉思汗铁木真传

第六十六章 兵围讹答剌

成吉思汗铁木真传 文盲五哥 4368 2024-07-06 15:28

  公元1219年春,蒙古西征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西征大军经乃蛮故地、过阿尔泰山,蒙古军在额尔齐斯河下游驻夏,稍作休息。在这里成吉思汗祈祷长生天,占卜利害。恰在此时正值炎炎夏日,却突然天降大雪,反常的天象令西征将士们担心此去不利,就连成吉思汗也犹豫了起来。而随军出征的耶律楚材却断言道:“此克敌之兆也!”。成吉思汗闻言大喜,遂义无反顾,继续前进。

  大军开进的途中,畏兀儿国主巴尔术、阿力麻里的昔格纳黑的斤、哈喇鲁汗阿儿思兰等人应召率军马前来从征,蒙古大军人数增加到了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大军翻越天山,在赛里木附近安营扎寨。稍事休息之后又来到了天山深处的果子沟。前路不通,先锋察合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800年后的今天,这里仍然留有当年察合台所架木桥的遗迹。出天山,达伊犁草原,西征大军在此做了最后的休整,然后继续前行,渡伊犁河、楚河,抵虎思斡鲁朵,继续向西行进。

  西征大军从春天走到秋天,行军万里,于公元1219年10月,终于抵达了花剌子模的边界。

  蒙古人真的来啦!

  大军压境,大战在即,花剌子模举国恐慌。

  摩诃末苏丹的将领们建议阵重兵扼守锡尔河,拒蒙古军于国门之外。摩诃末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消极地用他在数量上远远超过蒙古人的军队去守卫王国的各个重要城市。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如此部署的缺陷——分兵御敌,各自为战,化整为零。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将花剌子模军队数量上的优势转变成了数量上的劣势。

  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摩诃末面对蒙古西征军的时候为什么又变得如此消极谨慎了呢?摩诃末有他自己的难处。

  和当时的金国一样,花剌子模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后方不稳。

  新兴的花剌子模国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强大。因为在它的内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花剌子模国土的大部分,是新征服的地区,统治尚不巩固;花剌子模的军队成员主要由土库曼人组成,而康里人仅仅因为是秃儿罕太后的娘家人,就能够在军队中享有比土库曼人高出很多倍的地位,因此土库曼人和康里人之间素来不睦,矛盾重重。

  1217年摩诃末向巴格达的哈里发宣战。当军队到达阿撒答巴忒山之后,恰遇大风雪,兵马冻死多半。既意外地遭受惨重损失,又因征讨哈里发而引起了整个***世界的愤恨,遭遇双重打击的摩诃末此时本来就已经狼狈不堪了。此时,曾经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已经开始呈现出了极盛而衰的态势。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摩诃末的亲生母亲秃儿罕太后又跳出来在她亲生儿子的背后捣起乱来。

  秃儿罕太后乘摩诃末苏丹远征之机,依仗自己的娘家人康里族将领,别居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另立朝廷,干预国政,造成了母子不和。

  所以,花剌子模国虽然拥兵40万,但实际上在军队内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大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尚能团结一致,但是当大军压境的时候却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为政,互不配合。

  更加要命的是,在花剌子模军队中说话算数的不是摩诃末苏丹,而是秃儿罕太后。

  这么算下来,摩诃末苏丹自己手中能掌握的军队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了。

  就是这么些有限的兵力还得分散把守各个重要的城市,以防在摩诃末苏丹与成吉思汗作战的时候秃儿罕太后趁其不备从背后来一刀。

  亲生母子竟然能够闹到这个地步,看来花剌子模国也离灭亡不远了。

  1219年秋天,蒙古西征军队从谢米列奇耶地区出发,通过位于亚历山大山与合刺套山之间的阿卢里耶阿塔河谷,全军突然出现在了讹答剌城下。

  摩诃末苏丹早就预料到了两军的第一场大战一定会在这里发生,所以特别加强了讹答剌城的防御。

  讹答剌城墙坚固,粮草充足,“海尔汗”亦难赤在城中率两万精骑防守,摩诃末另派自己的亲信哈剌察汗率一万骑兵驰援。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对能够保全讹答剌城信心十足的亦难赤耐性地等待着蒙古大军的到来。

  经过漫长的等待,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耀武扬威的亦难赤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城墙要看一看这些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蒙古军人到底长的啥怪模样。

  这一看不打紧,险些把亦难赤的苦胆都给吓破了。

  只见城下黑压压的满是人头,蒙古大军队列整齐,铠甲鲜亮,刀剑林立;战马的嘶鸣声和将士们的喊杀声惊天动地,震耳欲聋;军帐、车辆和马匹不计其数,从城下一直连到了视野的尽头。

  不是说蒙古是一群人口不足百万的野蛮人吗?怎么来了这么多的人啊?惊魂未定的亦难赤终于开始对自己当初做下的蠢事懊悔不已。

  就在亦难赤要死要活地捶胸顿足之际,却发现城外的蒙古人突然之间变少了,少到数量几乎与城中的守军相当。亦难赤的心稍微地宽慰了一些,他觉得他这颗项上人头姑且算是保住了。

  成吉思汗率领全部兵力集结在讹答剌城下仅仅是为了给亦难赤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好让他乖乖地在城里呆着,不要轻举妄动,以免小命难保。如今目的达到了,攻下一座边城不需要蒙古军队的二十万人全部一起上。

  接下来,成吉思汗兵分四路,分头攻击花剌子模的各个要害之地。

  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继续围攻讹答剌。

  第二路由术赤率领,沿锡尔河左岸进发,进入锡尔河北面的草原地带,在那里堵截作战勇猛的游牧部落钦察人和康里人。

  第三路由阿剌黑、速客秃、塔海三人率领,他们不需要深入花剌子模的西北部和中心地带,而是要向东南方向的忽毡和别纳克忒进军,扫荡花剌子模的边界。

  第四路是由成吉思汗和拖雷率领的大中军,向锡尔河南部敌人的人口中心区进发。

  第一路军在察合台的指挥下开始攻打讹答剌城了。此时的亦难赤因为围城军队数量的减少而渐渐恢复了勇气,又变回了那个有着狂人性格的海尔汗。海尔汗一声令下,三万守城将士集结完毕,立即投入了战斗,誓与讹答剌城共存亡!

  此后,蒙古人的新式武器一个接一个地出场了:用投石机往城墙里抛射石块,配以弓箭手万箭齐发。敢死队架云梯往城墙上爬,用撞城器往城门上撞。

  攻城大军的主帅察合台不像他的父汗那样爱惜兵力。他在此次攻城战役中只要结果,不问过程,一心只想攻下讹答剌城,至于将士的伤亡数字他一概不问。

  在亦难赤的指挥下城中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拼命地向城下的蒙古军队抛掷滚木、砖石、箭矢、甚至开水。双方伤亡惨重,但讹答剌城的确坚如磐石,没有任何将要被攻破的迹象。

  蒙古军队只好改变策略。改强攻为围城,长期作战,逐步推进。

  第一步:切断外援。这件事好办,其他三路大军正在料理距离讹答剌最近的所有城市,这些城市自顾不暇,不可能前来支援亦难赤。

  第二步:阻断粮源。这件事也好办。数日之内,讹答剌城方圆数十里之内的农村立即变成了一片焦土。

  第三步:就只剩下耐心地等待了,看亦难赤还能坚持多久。

  讹答剌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城破人亡的结局已经注定,只不过是早与晚的问题而已。

  木华黎从中原送来的随军工匠们再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察合台、窝阔台两兄弟的指挥下,这些工匠和士兵们在讹答剌城四周建起了几十座高高的瞭望台和弩台。

  通过瞭望台,城中景象一览无余。通过弩台,蒙古军队居高临下地向讹答剌城发动了空对地的综合性袭击。

  蒙古军队从弩台上用抛石机和床弩日夜不停地向城中抛掷巨大的石块和锋利的箭矢,所到之处尽是人仰马翻,房倒墙塌,天崩地裂。

  蒙古军队还用上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火药。讹答剌城中顿时火光四起,浓烟滚滚。

  对于这种发生在十三世纪的全新作战方式的威力,我们可以用“狂轰滥炸”四个字来形容。

  五个月过去了,讹答剌城内已经是弹尽粮绝,死伤无数,疫病横行,死亡和绝望的气息弥漫在整个讹答剌城中。而在这五个月之间,蒙古人随军带来的牛马羊驼在水草丰美的中亚草原上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畜群的数量猛增,且个个膘肥体壮。

  给养充足的蒙古将士个个精神抖擞,他们以一种嘲弄的心态冷静地注视着讹答剌城的每况愈下,直至彻底崩溃。

  经过漫长的等待,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首先崩溃的是海尔汗的助手哈剌察汗。

  有一天,负责防守南城门的哈剌察汗率一万将士趁夜打开城门逃出了讹答剌城。在城外,哈剌察汗的一万大军慌不择路,直接就跑进了蒙古军队早已准备好的埋伏圈,不战而降。

  抱着一线求生希望的哈剌察汗将城中军事部署的详情统统透露给了察合台。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兄弟饶有兴趣地听完了哈剌察汗所说的一切。察合台和窝阔台非常高兴,然后立即下令把哈剌察汗连同他手下的一万名战俘全部处死。

  处死哈剌察汗之后,蒙古军队轻而易举地攻入了无人防守的南城门。讹答剌的外城被攻陷,外城中的居民全部被赶出了城外,海尔汗退守内城。

  退守内城的讹答剌将士对蒙古大军进行了一番顽强的抵抗。残酷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直到讹答剌城只剩下了最后一名抵抗者——海尔汗。

  海尔汗能够活到最后并不是因为他的头颅有多硬或者武艺有多么的精湛,而是因为成吉思汗临走前留下的一句话——务必要生擒海尔汗。

  我们说过海尔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狂人。

  狂人海尔汗独自一人与成千上万、全副武装的蒙古骑兵顽强对抗,即使武器被敌人打落,仍然赤手空拳地向蒙古人拳打脚踢,用牙齿撕咬,用指甲抓挠,直到最后筋疲力尽地躺在了地上。其表现之疯狂顽强,令在场的蒙古将士们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海尔汗最终还是被束缚住手脚,送到了成吉思汗的面前。

  成吉思汗立即下令让海尔汗“饮下死亡之杯,穿上永生之服”,将熔化的银液,灌进他的耳朵和眼睛里,表示对贪财者的惩罚,为被杀害的商人报仇。

  海尔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眼睛里看到的只有白花花的银子,耳朵里听到的只有滚烫的银液倾泻而下的声音。他将拥抱着他心爱的银子长眠,也算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白走一回。

  讹答剌城中的财物被蒙古人抢掠一空,海尔汗当初得到的那一大笔不义之财还没来得及花出去就被加数千倍地奉还给了蒙古人。蒙古军队拆除了讹答剌城的城墙,将讹答剌城夷为了平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