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轼语

第三百九十四章 缉拿归案

轼语 砚曦瑶 2425 2024-07-06 15:28

  此时天刚亮,李直方等人在村外不远处潜伏着。他将众人分成两队,人多的一队在进出村口的道路附近埋伏,其他人跟随他进村抓捕尹遇等人。他部署好一切后,对众人道:“据探子来报,这个村子已被恶贼占领,百姓们早已逃离此地。一会儿我们进村搜人,如果有人试图逃跑,不管对方如何狡辩,都尽数抓回衙门,如有拒捕者,斩!”

  众人点头应和。

  李直方选带领一路人马入村排查,其余人马或张弓引箭、或手持利刃在村口各处守着。大家来到村口的第一户,李直方举手示意驻足,环顾四周后,右手一摆,示意大家准备杀进屋内。他刚走了几步,回头一看,只见除了弓手节级程玉与阿威二人紧随其后,其余一干人等皆胆怯不敢上前。他无奈地摇摇头,对众人道:“你们既然不愿进屋,我也不勉强,那你们就引弓在这儿守着,听我的号令行事。如果我没出来,就一拥而上,活捉或诛杀逃出的恶贼。”

  大家想着屋门这么小,就算有人出来也是逐一逃出,大家人多势众,想来是安全的,于是点头表示同意。

  李直方看了眼程玉、阿威,道:“我们走!”说完,手持长枪走到门前,一脚踹开了房门,程玉、阿威在其身后一左一右掩护。这时一人正躺在床上,听到动静急忙起身,只见李直方手持长枪朝自己刺来,他正要反抗,却见身旁两名弓箭手满弦待发,只得放弃抵抗,以免被就地射杀。

  李直方快步上前,用布条将那人的嘴塞上,以免其离开房间后呼喊而打草惊蛇。他对那人厉声道:“尹遇在哪儿?带我们去!”

  那人连连点头。

  众人见李直方押着一人走了出来,不由松了口气。李直方将此人交给另外两名捕快左右挟持着,并在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外。他走到那人身边,低声确认道:“是这间吗?”

  那人点点头。

  李直方压低声音,在其耳畔威胁道:“你最好别耍花样,不然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那人面容惊惧,连连摇头表示绝不敢欺瞒。

  李直方对众人做了个手势,大家弯弓待发,然后他又对程玉、阿威使了个眼色,示意准备行动。尹遇的凶狠众人皆知,李直方虽然在众人面前佯装淡定,但内心却波涛汹涌。他来到门前,屏住呼吸,鼓起勇气,一脚踹开房门。

  尹遇闻声惊醒,急忙拿起枕边的短弓,彀弓驾箭欲发。李直方径直上前,身子歪斜躲过对方发出的箭,同时快速出枪直抵对方腹部。尹遇感觉身上一阵剧痛袭来,应声倒地,强忍痛疼准备反抗,只听对方大喊一声:“快来!”众弓箭手闻声一拥而入,将拼命挣扎的尹遇生擒。

  尹遇被擒,其他盗贼不足为惧,捕快们分头展开抓捕,一时间全村鸡飞狗跳,杀伐遍地,没多久便将盗贼或缉捕、或就地正法。洗扫残云后,李直方命人将尹遇等人套上枷锁,带回颍州衙门交给苏轼发落。

  而辛捕头那边也已在数日前将陈兴、郑饶、李松三人及其手下尽数逮捕,正在返回颍州复命的途中……

  数日后。

  辛捕头、李直方等人先后返回颍州衙门,将尹遇等人押入大牢,听候发落。百姓们听闻衙门已将尹遇等人逮捕归案,欢心不已,奔走相告,一时间竟有六百一十七人聚集于衙门口。大家提交状纸控诉诸贼凶恶,多年为害乡里,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苏轼见聚集人数太多,收了状纸,命人将百姓们劝回,结果大家皆不愿离去,衙役只得将情况汇报给苏轼。苏轼命人将百姓们带入公堂,由于人数太多,公堂内外皆挤满了人。

  一名百姓率先开口道:“大人,尹遇等人作恶多端,还望大人将其严惩!”

  苏轼道:“本官自当依法断案,大家无需担心。”

  那人道:“草民不懂法,不知尹遇等人会被判什么刑?如果只是将其刺青并发配流放,只怕将来会卷土重来,继续为害乡里,还望大人将其处斩,以绝后患!”

  苏轼道:“一旦涉及死刑需上报朝廷,本官做不了主。”他知大家害怕尹遇等人报复,于是对众人道,“大家的担心本官明白,本官会上书朝廷,请朝廷将其处斩,请大家放心。”

  众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叩谢苏轼后离去。

  由于朝廷论功行赏只论数量,不论难易,李直方立功做大,但由于缉捕人数较少,无法获得应有的奖赏。于是苏轼上书朝廷,将尹遇等人的恶行,李直方身为家中独子却英勇杀敌等事详细诉说,并表示此事如果交刑部定夺,只怕官员会严格按照律法执行,那么李直方将无缘第三等奖赏。因此他请求朝廷对李直方的英勇予以特别赏赐,给予其第三等奖赏。同时,他还表示如果朝廷将尹遇等人减刑免死,只怕将来会再次聚集群寇,无恶不作,希望朝廷将其赐死,以绝后患。

  贼寇已除,苏轼总算可以放下心头重担,开始全身心致力于衙门公务以及治理颍州西湖之事……

  正月十五。

  上元节。

  苏轼吃过晚饭在家中闲庭漫步,忽感肩头一沉,低头一看,只见王闰之将一件披风披在了他的背上。王闰之绕到他面前,为其系着带子,柔声道:“夜里凉,小心染了风寒。”

  苏轼微微一笑,拉着她的手,道:“走,我们去转转。”

  王闰之笑靥如花,与其携手前行。

  苏轼道:“一晃数十载,不知不觉你我都老了。”

  王闰之感慨道:“是啊!”

  “我想等这一任期满后就以体弱多病为由向朝廷请求提前致仕。”

  “这些年你身上的旧疾不时发作,病痛缠身,本该养着。可你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时间长了身体终究吃不消,是该歇歇了。可是朝廷会同意吗?”

  “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我只盼能安安稳稳地在颍州度过三年,别再像之前那样来回奔波便好。这些年,你跟着我没少吃苦,你虽不说,我却知道你的身子也太不如前。这些隐疾看似无碍,但积累得久了,一旦遇到大病,只怕……”苏轼没有继续说下去,拉着王闰之的手继续朝前走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