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萱苒从来没有听苏辙说过这么多话,呆若木鸡,继续听苏辙滔滔不绝地深情诉说。“我爹一生都只爱娘一人,我和兄长一直将爹作为榜样。我曾听兄长说过,他对嫂嫂承诺今生独宠她一人,不会纳妾。我不像兄长能随口说些甜言蜜语,但我能像兄长一样向你保证今生绝不纳妾,与你朝夕相伴,不离不弃。”
史萱苒难以置信苏辙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在这个妻妾成群的年代,不纳妾对于她来说简直天方夜谭。“你……你是真心的?”
苏辙坚定地说道:“天地可鉴!如有违背……”
史萱苒急忙捂住苏辙的嘴:“我相信你。”随即笑靥如花。
苏辙激动地一把抱起史萱苒在原地转了个圈,吓得史萱苒仓皇看向周围催促苏辙:“快点放我下来,小心被人看见。”
苏辙笑道:“放心吧,周围没人,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我刚才对你说的话句句肺腑,此生不变!”
她半信半疑地点点头。也许多年以后,她会自嘲今日为何不完全相信苏辙,因为对方真的做到了终其一生只娶她一人,爱她一人,直至寿终正寝,先她而去。
至和二年。
这天,苏轼和王弗如往常一样在书斋看书,见苏洵走了进来,急忙起身。苏洵走到桌边,看了眼苏轼手中的书,问道:“最近没怎么考你功课,都看了什么书?”
苏轼将最近所读之书逐一回禀,苏洵满意地点点头。王弗见苏轼紧张对答的样子觉得甚为有趣,看来从小到大苏洵的教育非常严格,以至于苏轼虽已成婚,面对父亲的考问仍心有余悸。
这时,苏辙走了进来,对苏洵道:“爹,您找我?”
苏洵点点头:“你们兄弟俩今天收拾一下,明日一早随我启程去益州。”
事发突然,苏轼疑惑道:“为何去益州?”
“拜谒一下益州知州张大人。”苏洵几日前已送信给益州知州张方平,表明自己将携子前去拜谒,今日收到张方平欢迎拜访的回信。
苏洵平日与哪位大人相交从来不会带家眷,今日竟主动提出带上他们同行,苏轼、苏辙对视一眼,不知父亲意欲何为。苏轼主动问道:“爹,我们为何要去拜谒张大人?”
苏洵解释道:“你俩寒窗苦读十几载,也该试试明年的解试了,所以我想带你们去拜谒一下张大人,请他提点一二。”
苏轼、苏辙对视一眼,明白期盼已久的这天终于要来了。
苏轼心中激动不已,出仕为官,为苍生谋福是他一直以来的志向,如今终于到了快要践行的时候了。
益州离眉州眉山不远,无需携带太多衣物,兄弟俩各自回房简单收拾行囊。
朝暮斋中,王弗为苏轼装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又放了些日常必需品,全程一言不发,情绪甚为低落。苏轼察觉到王弗的异样,在床边坐下,一把将其拉入怀中坐在自己腿上,看着王弗委屈的表情,笑道:“不过是去几天,舍不得我了?”
“没有。”王弗不敢直视苏轼。
苏轼轻轻捏了下王弗肉乎乎的脸蛋,笑道:“还说没有,都写在脸上了。”
王弗一时情难自已,眼眶泛红,潸然泪下。
苏轼用手轻拭王弗的泪珠,安慰道:“好了好了,不哭了,我这不是明天才走嘛。再说了益州离眉州不远,我过几天就回来了。”
王弗伤感道:“一想到你马上要赴京师赶考,数月不回就有点难过。”
苏轼笑道:“什么叫马上?早着呢!解试一般在当地考,等我过了解试去京师参加省试都后年了!我去益州要是遇到什么新奇好玩之物给你带回来,好不好?”王弗点点头,将头埋于苏轼的肩部,因刚才太多忧伤,泪虽止住了,但浑身依旧在抽搐着。苏轼轻拍其背,默默安慰着。
翌日,苏洵等人一早便启程前往益州。
益州。
苏洵父子三人和阿宗找了间客栈住下,苏洵一人先去张方平宅邸拜谒。
此前苏洵曾向张方平献上《机策》、《权书》等文,文中所述治国策略切合实际,而非迂阔浮诞之言,使张方平深刻认识到苏洵不是迂腐的书生,而是学以致用之人,加上在当地早有耳闻苏洵的才华,所以这次见面,张方平热情接待,并为苏洵单独设置了一个座位。享有此等特殊礼遇,可见张方平对其的重视程度。
苏洵献上自己所做的《衡论》,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两人谈古论今、相谈甚欢。
交谈中,苏洵提到两个儿子,提出想让两人参加明年的解试。
张方平问了二子的年龄,虽然还算年轻,但可以一试,又问及二子最近在读何书、如何读书等事。苏洵如实回答。
回到客栈,苏轼、苏辙好奇父亲去了这么久都谈了什么,苏洵略微告之,道:“张大人过目不忘,读一遍就能记住,而且学识渊博,你们明天可以好好向其讨教一番。”
苏轼道:“读一遍能记住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读三遍的效果肯定比他读一遍好,每一遍都有新的见解,可谓常读常新。”
翌日,苏洵带苏轼、苏辙再次拜谒张方平。
张方平一见兄弟俩便甚为喜欢,几人相谈许久,张方平表明准备修书给欧阳修,向其推荐苏洵,并建议他明年开春带着二子一同赴京,一来可以拜谒欧阳修,二来二子顺便参加开封府的解试,也可让孩子们见见世面。
苏洵听后大喜,拜谢张方平的举荐之恩,但转念一想,忧虑道:“多谢大人美意,但是两个孩子户籍在眉山,只怕没法去京师参加解试啊。”
宋朝解试一般在当地考,除非有官员的举荐担保。
张方平笑道:“那有何难!我会在信中向欧阳永叔说明此事,有我和欧阳永叔的举荐与担保,二子在京师参加考试绝对没问题。”苏洵再次拜谢张方平,感谢其对他们父子的提携之恩。几人又相谈许久,苏洵才带着儿子们离开。(欧阳修,字永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