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轼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密谋冤狱

轼语 砚曦瑶 2468 2024-07-06 15:28

  自从推行新法以来,全国各地水灾、旱灾、蝗灾、地震不断,苏轼在密州、徐州基本上刚送走了这个灾,又迎来了那个灾,他时常感到身心俱疲,然而其他地方的官员也好不到哪儿去。

  自古以来一遇灾害就被视为上天预警,宋神宗屡次下罪己诏,同时减膳食、搬到偏殿居住,希望可以赎罪消灾。

  反对新法的官员们纷纷上书表示正是因为推行新法才造成上天降灾预警,宋神宗起初对此不以为意,但是次数多了难免自我怀疑。

  加上新法执行过程中官员为了政绩已将初衷是富国强兵的新法执行得面目全非,百姓们怨声载道,宋神宗对于新法的坚定程度已大不如从前。

  王安石一走,这些年被提拔的新党之人危机四伏。对于新法能否推行下去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位置能否够长久。如今的朝堂早已从原先的新旧党之争,变成了权利之争。大家相互弹劾,拉帮结派,尔虞我诈,沆瀣一气。

  何正臣问道:“苏子瞻现在身在何处?”

  李定揣测道:“前段时间朝廷改任他为湖州知州,这会儿应该在去往湖州赴任的路上。”

  舒亶道:“据我所知,苏子瞻在杭州时政绩不算突出,但在密州、徐州却政绩斐然,据说卸任时百姓倾城相送,场面非常壮观。”

  王珪震惊道:“竟有此事。”

  舒亶道:“我也是听朝中之人说的。如今他名满天下,仰慕追随者甚多,如果他此次在湖州任上再继续有所作为,只怕会让官家萌生召其回京之心。”

  何正臣听后不以为意,对舒亶道:“这个只怕是你多虑了。他对新法无益,官家就算惜才也不会召他回京的。这些年朝中官员可没少举荐他,官家全都视若罔闻。”苏轼为官这些年来,晁端彦、潘良翰、向经、王居卿、李察、陈荐、李清臣、孔宗翰、董廉、李孝孙、鲜于侁等诸多官员都举荐过他。

  王珪沉默片刻,道:“你们可别忘了前年水灾淹了四五十个州县,那么多官员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官家下诏嘉奖,此人不得不防!”

  当时朝廷的嘉奖诏书写道:省京东东路安抚使司转运司奏,之前黄河水至徐州城下,你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人口及仓库庐舍得以免受漂没之害,于是得以保全。

  黄河作为中国的祸患久矣,近日堤坝崩溃向东倾注,衍至徐州,而百姓保卫家园,加固城墙,仅仅是因为你才得以使徐州平安。使者屡次上报此事,朕甚为赞赏。

  蔡确道:“既如此,我们需得早做防范才是。王相公,您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珪眉头深锁,惆怅道:“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李定满含仇怨地说道:“何须从长计议,苏子瞻喜好写诗文,又常有讥讽之语,我家有本他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仔细研究总能从里面找出些漏洞来,到时下官上书弹劾,定能让官家治他的罪!”

  舒亶道:“大宋立朝以来祖宗家法可是规定了‘不以言罪人’,就算他真的写文讥讽了什么,按律也是无罪的。你们可别忘了当年沈存中就想以言治苏子瞻的罪而被官家驳回了。”(沈括,字存中)

  熙宁六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沈括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杭州巡察农田水利之事。

  临行前,宋神宗特意交代沈括到杭州后多方关照下苏轼。沈括抵达杭州后拜访了苏轼,苏轼热情招待,两人闲话家常,详谈甚欢。

  沈括向苏轼索要诗文,苏轼平时就喜欢和朋友互赠诗文,且真心待人,从未存防人之人,于是将近期所作诗文全部抄录了一遍赠予沈括。沈括回京后将其诗文逐句加以批注,呈送御前,称苏轼“词皆讪怼”,欲治其罪。

  宋神宗置若罔闻,沈括只得作罢。

  何正臣道:“那可怎么办,他这些年为官政绩斐然,没有缺点让我们攻啊!想治他的罪除了从诗文着手,我想不出还有何方法。”

  王珪道:“沈存中做不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苏子瞻区区一名知州,想整他又有何难,难的是与他相交的旧党之人,那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要是能借苏子瞻之手将其一并铲除,以绝后患,方为长久之计啊!”

  众人点头附和,称赞王珪高瞻远瞩。

  蔡确道:“但是要想拉众人下水,绝非易事。”

  王珪道:“正因为如此,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需得十拿九稳才能动手。大家回去后派人多搜集些苏子瞻的诗文,以及与他人往来的信函,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些忤逆官家,甚至……”他停顿片刻,流露出凶狠的目光,道,“甚至……谋反的罪证。”

  众人纷纷表示定会全力以赴找出罪证,随即拜别王珪,相继离去。

  四月。

  苏轼等人走水路一路南下,终于来到高邮地界,此地距湖州不远,不日便可抵达。船只停靠岸边,众人在岸边休息,苏迈对凭江远眺的苏轼道:“太虚好像就是高邮人吧,不知道他此刻在家吗?”(秦观,字太虚)

  苏轼道:“应该在吧。”他离开徐州前已收到秦观落榜的消息,并写信慰问其一二。对方既已落榜,按理说应该在家中才是。

  正说着,不远处两名男子背着行囊朝这边走来,看样子是要来江边乘船。

  苏轼定睛一看,笑道:“人真是不经念叨,这不人来了。”只见秦观和参寥正往这边走来。参寥,俗家姓名何昙潜,字参寥,法名道潜。

  去年秦观拜访苏轼,拜其为师。秦观与参寥交好,十月,参寥千里迢迢从杭州前往徐州拜访苏轼,并与其同游数月方去。

  苏迈朝二人挥了下手,喊道:“太虚!道潜大师!”

  秦观震惊地看着苏轼等人,快步上前,吃惊道:“师父、维康,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苏轼道:“去湖州赴任。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秦观道:“闲来无事,我与参寥子正准备乘船出游呢!”随即对参寥道,“反正咱们去哪儿玩都是玩,不如陪师父一起去湖州,你意下如何?”

  参寥道:“也好,此地去湖州沿途美景甚多,我们可以边走边游玩。”

  于是秦观、参寥登船与苏轼等人一同前往湖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