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之名,故意牵连,大肆杀戮功臣。有一位老臣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个个的被抓了起来,自己也即将命归九泉,心中酸楚无以言表,不禁老泪纵横。
此举惊动了大脚马皇后和太子朱标。马皇后以不吃酒肉为老臣祈福,打动了朱元璋;太子朱标是老臣的学生,以跳河自尽的方式,恳请放过他。朱元璋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免除了老臣死罪。但因其年事已高,最终还是病逝于发配茂州的路途中。
他名叫宋濂,祖籍金华潜溪,位居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明朝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刘基赞其“当今文章第一”。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文名远播国外。朝鲜、日本、安南等国使节曾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
宋濂承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多源于佛、道二氏,根深自金华山黄大仙、积道山定光佛文化,属浙东儒学婺州谱系,兼融性理之学、经世之学和事功之学于一体。
一、元炁和朴素唯物主义
宋濂是一位钻研道家思想的学者,有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等别称,曾登上金华山,探访黄大仙赤松园遗迹。道家将金华山誉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圣地,金华洞位列“洞天福地”的第三十六洞天,黄大仙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松宫被誉为“江南道宫之冠”。
宋濂借用道家“元炁【qì】”理论,解释自然观现象,完善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将物质的本源归集于“元炁”,巩固了“炁”与“理”辩证统一的二元论。
二、“理”与“炁”相辅相成
“元炁”广泛流传于儒道思想中,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要素。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炁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炁说”,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炁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炁本体论”。
《关尹子·六匕篇》曰:以一炁生万物。元炁学说以元炁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炁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炁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包括万物生成、自然现象、生命起源、生物现象作出朴素唯物主义解释,主张物质和精神是统一的。
“理”通过“炁”影响万物运动。宋濂认为“理”即“天地之心”,是绝对的。自然界因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心”,而充满生机。他认为,求道问学,修养道德,就在于个体能否体认“天地之心”,而使吾心(个体意识)能够冲然(谦虚)、渊然(静默)、浑然(完整)、凝然(坚定)、充然(满足)。苟能如此,人便能与天地并运,与日月并明,与四时并行,于是便实现了“君子之道”。
个体之所以能体认“天地之心”,则是因为吾心本具“太极”,它无大不包,无小不涵,能与天地之“太极”相应。《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的实质就是记录“吾心”所具之理,故六经与“心”同样具有绝对性,“心之为经,经之为心”,如形影不可分离。
宋濂“耕读求真”的治学思想和态度,反映了金华朱学重经史的传统。
三、华夏古典思想大一统
宋濂精于佛学,自号无相居士,向朱元璋推荐《楞伽经》等释家名著。朱元璋认可当时儒释道三者并天下的局面,将宋濂称为“宋和尚”。
自两宋以来,浙江金华积道山一直是佛法兴盛的宝地,有“猪头和尚”的传奇。猪头和尚乃婺州金华人,“嗜猪头,一噉数枚,俗号猪头和尚”。由于此人好言吉凶,经常能够灵验,因此被视为定光佛的化身。宋时因地方官之请,于元符年间勅赐“慧通大师”。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相传定光佛于积道山成道,为三佛地之一。随后,定光佛信仰南下闽台地区,逐渐影响客家信仰。
宋濂热心于倡导佛教破二边的不二法门,以佛教为“人道之门”。因而宋濂之学兼有朱学、陆学的特点,并受佛学的影响。其学说为元代“朱陆合流”,过渡到明中期“王阳明心学”,打下了里程碑意义。
在宋濂的学术著作《宋学士文集》中,涉及佛禅思想的,比例在二成以上。宋濂初名为寿,意为永明延寿禅师转世,后来才改为濂。他就是在延寿禅师佛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儒释道三家思想没有主次之分,可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于天下之书没有不读之境地。如同延寿禅师一样,吸收各家各路先辈之精华,为其所用。只是延寿禅师囿于佛学,而宋濂成为集儒释道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宋濂与李渔,是明代金华最有名的文人墨客。宋濂生活在元末明初,李渔则是生活在明末清初;宋濂居明初首相,李渔远离朝廷终成戏曲大家。宋濂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明清两代,华夏古典思想大一统的历史趋势,为本书的理论基础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