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的山林,天气依旧凉爽,阳光把树叶的斑驳印在地上,别有一番风味。
谷底的那断断续续分布的田地,依旧有人在勤劳耕作。
作为接待尊贵的来客,程同热情的招呼范老太太一行人等进行午餐。
他们也没走远,程同的家人,就在山洞门口空旷处,摆开桌子。也没什么特别的讲就,大家都坐在简易的木凳上。
陪同的人也是程同选择的。
有他家老二程石伦,
木匠程夏,
狩猎最好的程佐,
大夫唐纪永。
范老太太以为程家坳的餐具是外面换来的,或者是木制的。结果端上一看,一些是有光泽的,看花纹,应该是外面买回来;一些是很粗糙的,很像小作坊自己烧的粗陶。
心想,难不成,山里还有粘土?
碟子里摆放着一些糕点,豆制品,肉食和凉拌的野菜。
款式不多,分量很足。
程同惭愧的解释,“山里没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这栗子和野菜是山里摘的,肉食也是野味。张安人权当体验一下山里风味吧。”
咦?
这是栗子糕呀!
范老太太宽慰的笑了笑,说到,“山里还有栗子呀!这可是好东西。老妇吃了对身体好!”
程同以为范老太太说的是客气话,还感叹着张安人真是宽厚。连忙顺着话,接到,
“张安人喜欢便好!山里也多,老汉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倒是吃了也顶饿!”
能不顶饿么?
淀粉含量辣么高!
范老太太却是打趣道,“东京糖炒栗子,也是门好买卖!”
程石伦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一条财路。
程同却叹息着说,“唉!我们这附近村里没法做呀,得去到州府才好。”
“而且,这栗子不好保存。很容易坏!到了州府就没几个好的了!”
话音一落,程石伦眼神也是黯淡了。
确实!
以他们的运输时长,估计到州府都全烂了!
范老太太却不知道板栗难保存。
难道现代的板栗都是冷藏保存送货的?
可怜范老太太并没网购过生板栗,不懂呐!
但是,她却也见过别人在网上买板栗粉。还是以前的秘书,喜欢做些手工糕点,板栗粉也有用过,貌似做月饼的陷来着。
于是,她建议到,
“可以试试做成栗子粉。就是煮熟之后,烘干,然后磨成粉!这个存放时间比较长。应该跟麦粉一样吧!”
应该吧?!
食物脱水之后,一般都保存时间会长点。
这是常识来的!
嗯~ o(* ̄▽ ̄*)o
这个想法突然点醒程同。
惊讶得浑浊的双眼猛地睁大!
范老太太又担心的问了句,“你知道怎么烘干吧?”
程同摸摸下巴上的胡须,笑着说到,
“老汉以前村中有油坊,可是类似?”
哎哟!不错嘛!
可见以前程家村果然富裕,不但有木匠铁匠,还有油坊。
说不定以后那些茶籽油,他们可以帮忙搞定了。
范老太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想一会,又问程同以前他们村里都有些什么作坊。
提到以前的富裕的农家生活,程同甚是骄傲。就开始巴拉巴拉的介绍。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原来程同他们以前真的很富裕,都赶上天长县的生活水准了。
就他们村,自己都有豆腐坊、粉丝坊、酒坊、面坊、酱坊、油坊、糕坊、茶坊,醋坊。
简直太夸张了!
他们村里,不仅有木匠铁匠,还有烧陶的和大夫。村里女人们都会养蚕,有些厉害的还能缫丝!
族里居然有私塾!
щ(ʘ╻ʘ)щ
你们这么厉害,怎么混得如此惨烈?
转头想一想,那也是没办法,村里就没出个读书人。可不是,越富被当官的盯得越牢。不说正常的税赋了,还得经常被官员们过来打秋风,也是要应付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就算花钱多,村里也能应付过来,而且大家的生活也不算穷困。
和如今比,当真有些天上地下的差距!
大夫唐纪永,却挺喜欢大山里面的生活,表示到,这山里药材很丰富,他经常都不用进深山,就能找到黄精和柴胡,他还移了些在自家后院种着。
在以前村里,缺点什么药都要花钱去药铺买,现在倒是方便很多,想要点什么,跟着程佐跑趟山里,都能挖到!
听着唐大夫的话,程同满头黑线。
全村估计就你一个奇葩了!
一群人,边说边吃,范老太太也不停的探听着山里的出产。
这么大一片山脉,总得出点矿产吧!
饭后端来的是山楂水,也是山里的,自己摘的。
看样子,山里植物的物种很丰富啊!
糖炒栗子、糖葫芦,……
可惜,这里的气候,不可能种甘蔗呀!
真是闹心
甜菜呢?
好像没见过这玩意!
难道又是舶来物种?
陈支婆好像用的是蜂蜜和麦芽糖。
嗯!
对了!
街上画糖人的可不就是麦芽糖么!
范老太太抿抿嘴,闲聊一般说着,
“你们这里物事很多,要能卖出去,真的不用愁吃喝!而且,救了宋泽衙内是好事,至少以后在扬州府或者天长县,再没有人敢欺你们!“
又用手指了指栗子糕,继续道,
“先把栗子粉做出来,做些糕点,去县城或州府的酒楼和饼铺试试!可行的话,再把糕坊开起来,你们也熟,又有人做过。朝廷也没把它归为粮食。县城或者州府的买卖,只要有交商税就好了。“
“把本钱先盘出来,之后那些酱坊,醋坊也都可以开起来。“
一番建议,说得程同等人连连点头称是。
范老太太又乘热打铁的问道,
“这山里,你们还有什么物事?也许看着没用,老身自夸一下,见的倒是多些,也是可以帮你们长长眼,出出主意!“
程同连声道不会不会,又忙介绍起来。
村里的烧陶的手艺人,倒是发现了粘土。可是,成功率不高,只有六七层的成功率!换了几处的土,都没什么改善。
范老太太表示,带点样品给她,她回去研究研究。
穿过一个山头,靠盱眙军那片山,一片都是石头山,看着外形,像是大户人家院子里盖假山的山石。
范老太太提醒道,这个要是假山用的,大家最好别碰。这门生意基本都是跟大户人家或者官人打交道,一步小心沾上内宅的是非,就很麻烦了。
程家坳的人都点头表示认可。
又说着,那片石头山里,还有大量的石灰石!
W(゚Д゚)w
居然有石灰?
那不是意味着,做竹纸就不怕了?!
这个真是好消息!
对了!
不知道水泥是不是也要石灰?
得回去问问范安。
范老太太见程同没有补充了,就询问采集量。
“石灰石可多?烧陶器的土呢?“
程同很纳闷为什么张安人对这两个感兴趣。
就算石灰能当药材,也不是很贵的那种。其他用处也无非是在家里除虫了。
至于说粘土,真心感觉烧不出来瓷器。毕竟宋朝的瓷器很贵!
他也老实的回道,“那个粘土,村里随便挖挖都有;石灰也多,就在那个石头那边,几个山头都能找到。很富裕!“
一旁坐着的程石伦,皱着眉头,插嘴补充道,
“阿爷!上次挖石头挖到的那个黑油!“
对哦!
我们觉得不好用,也许张安人有办法!
程同连忙让程石伦去取,又补充着说,
“是呀是呀,我们没见过,倒是张安人见多识广,给长长眼!“
没一会,程石伦抱了一个大陶罐来,放在范老太太面前,把包着布的木塞子打开。
范老太太探头一看,鼻间传来一股难闻的气味。
黑褐色?!
伸了食指进去,沾了点,食指拇指一撮。
黏黏的!
这…………
这貌似是石油原油呀!
原油叫啥?貌似宋朝管叫猛火油!
(⊙﹏⊙)
Duang~duang~duang~~
最大发现!
范老太太抬起头,幽幽的看了一圈周围眼巴巴的眼神,深沉的说道,
“这是猛火油!“
又抬手朝西面的方向一比划,
“西北打仗的物资,火攻的!“
话音一落,吓得程同脚一软,啪唧一下,摔在了地上!
范老太太对猛火油没啥研究,无奈前世走的地方多呀。不了解猛火油,但是她知道希腊火呀。
世界四大博物的大英博物馆里面就有提那个神奇的亚述帝国,据说是最早使用原油火攻的。
然后,两河流域都知道拜占庭人的希腊火的故事,因为它就用这一款热武器存活了一千多年。
希腊火并不是像现在宋人这么用。
宋人是把它当油脂那样用,抛、投掷的方法。
拜占庭是把它当喷火枪用,而且是用水压给推送出去。
据说,宋朝也用过类似喷射的,效果并不好。
拜占庭当时的希腊火是可以喷三四百米,
范老太太看过那些展示的中世纪绘图,也听过解说员讲解。
他们是把希腊火装入压力大、隔温性强的发射器中,在喷洒之前就点燃,点燃后燃烧产生膨胀力,再加以水的压力,将希腊火喷射出去,一般可以喷出三四百米远!
另外,喷射管也可能不再需要人抱持,而是固定在船头,但固定处有滑轮,所以它可以调整方向。
值得强调的是,不管是哪种情况,喷射器的管子都要远远的伸出己方船只,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自身受到回火的伤害,在火攻方面非常重要。
最早的款式是,导管则由一个力大的士兵抱持着,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高度和角度。手动气泵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喷射希腊火的动力源。
在喷射之前,首先对希腊火进行加热和增压,这样阀门打开之后,它便会汹涌而出,而喷射器管口的引火机关,则会随时引燃经过的液体,这样最终喷出的就是火焰了。
抱着那个士兵,范老太太一直觉得很神奇,不会觉得烫么?
其实,宋朝人跟拜占庭人很像,喜欢在智慧上较量和武器装备上研发。
只是,没一个强硬的皇帝而已。
由于拜占庭对希腊火配方的严格保密,史料没什么记载。但是后世不乏研究的人。
有人就推测,希腊火的配方里大概有石油、硝石、生石灰、硫磺等等。这样配出液体燃烧性能好,甚至可以在水上漂浮燃烧,遇水的时候火势会更猛烈!
范老太太觉得自己可以回家给范安发任务了。
原油提炼据说,粗炼都是蒸馏。
这个好办!
让人多试几次,又不要那么精!能用就好。
主要是那个压力设备,这个要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