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清晨,薄雾,无雨。
林昭带着两名程姓流民早早的在范家宅子等着。
至于范老太太为什么一定要去流民村,林昭也不是特别清楚。
千里大山,果然是人烟罕至。若是没有人带路,这漫长的丛林路,就像没有尽头一样。
程家两兄弟,年长的叫程石伦是老村长家的老二,年轻的叫程石甫是老三。
他们爹是以前村子的村长,程同。
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一路上都靠他在,全村的人才能坚持到这里。也是因为他在,大家得知回不去,也没有闹出大乱子。
可想而自,在流民的程家坳,程同的威信有多大了。
程家坳果然是在一个四面环三的山坳里面,虽然进出便,但是据程石伦介绍,气候很好,冬天也不怎么冷。
由于当年还心存回乡的梦想,所以都是找了大山洞居住,现在也还没完全搬完。
挨着山洞,往外盖了简单的单层房屋。基本的规格很像少数民族依山而建的房屋,很有特色。
众人互相见过之后,老村长带着范老太太等人进了那个山洞,介绍道,
“这以后就是我们程家的祠堂了!”
范老太太听了一愣,心说,不是女人不能进祠堂么?
进去一参观才发觉,真的只是一句客气话。
山洞里面还没规整好,估计是祠堂建立计划而已。最里面目前只做好了一个巨大的石台。
几人又走到山洞门口,高高的往下看去。
程同骄傲地夸耀说:“附近几座山里,数我程家坳的村落最大,丁口最多……”
——这还大?范老太太肚里禁不住鄙夷:这个20余户、100多人的村落也算大了?连上河村都比你人多。他还没看过千万人口的城市呢。
程同并没有听见腹诽,继续说着,
“我程姓一族,在江淮之时,也有三四百人,有得数的大村,跟山里那些蛮人没法比。
哎~~
没想到半夜的一场水灾,却是十不存七八。老汉当年,全凭着儿孙一路拖拽,才……
可怜我老妻和小孙却没熬过去。“
原来程同村子,以前在当地也是相当有名的。
基本以打架凶狠,村民团结闻名。
因为程家的强势,依附程家村子聚居的外姓人,多成了程家雇工或程家女婿,他们最终只能通过联姻获得程家在当地认可的居住权。
除此之外,通过百余年联姻,使程姓与周围数个自然村建立了枝枝蔓蔓的联系。
所以当时,水患之后,他们一早从别村收到要收编厢军的消息,连夜就赶紧选择逃荒。
可是,刚过水患,又缺粮少药,也导致大批年老体弱的人选择留在当地。
程家就一份为二了。
说道灾害呢,宋朝其实是个多自然灾害的朝代。
史料记载的两宋三百多年间,共有灾害大约二千余次左右,平均每年约六七次。它并不像明末那种是正好小冰河期。
宋朝的不是水患,就是地震,干旱。而且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伴生性,大多数的灾害都会引起饥荒,毁坏民舍,使民众流离失所,出现大量流民。
也是绝大多数人说,赵匡义夺位不正的原因。
人说,久病成医。
宋朝却是,经常救灾,就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救济政策体系。
只是后期比较坑爹。
首先在预防上,它会重视兴修水利;重视消灭蝗虫;还有完善仓储。
大方向是好的。
细节却是很让人无奈。
例如兴修水利,一般的官员都属于瞎修一通,因为没几个专业的,都是略懂略懂。加上有些修水利的材料是官买,上上下下再捞点好处!
所以相同的水利是,年年修,月月修。
像后期苏轼那种,修个苏堤用百年的。会被同僚骂死!
你这堵了大家的财路!
至于灭蝗虫。
用的是人力挖!
标准的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方法!
仓储呢……
最后也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了和籴变强取的重压。
这些是前期的准备,其实项目目的是好的。操作方法却有问题。实施和监管都没到位。
那到受灾的救济呢。宋朝是分了六步。
第一就是尽早就地赈灾。
第二是以工代赈
第三就是政策驱使粮商来主动贩卖粮食
第四禁遏籴政策
遏籴,也称闭籴,是灾后地方政府为防止粮食出境过多导致本地粮荒所采取的一种禁止区域间粮食流通的行为,对应亦有“禁遏籴”现象。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增加粮食流通。
我们了解,鱼米之乡,产量多,肯定价钱就便宜,遏籴是官府不让你把粮卖出自己这个片区。
相对应的,受灾区,或者说非产粮区,那粮食就是价格是几倍都不止!
记得以前有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说过,在我国,淀粉价格基本是全球前三!
连米价也不是最便宜的!
第五是多方位筹集赈灾经费。基本上也是属于市场调控,和大户捐赠之类。
最后一个,最坑爹的。
荒年募兵政策!!
基本就是塞进厢军!
可以看出来,宋朝的救灾基本是走的经济调控的路数,算是高招了。
也侧面反应出来,朝廷主事的人对经济都是有清晰的概念,而且会灵活运用。
除了最后那条,宋太祖赵匡胤定的这个,很有大宋特色的政策。
灾后呢,它的政策其实也不错。
首先它会劝流民返乡,资助口粮、经费,还会配给土地,提供工具,减税之类。
都知道咯。程同想返乡,可不就是实际操作并不美好咯。
其次,它可以就地安置。无偿给与或租赁土地。
这条,就是宋泽收买程家两兄弟的条件咯。
最关键的,大宋其实有收养、医治、和埋葬贫苦孤老,病患,和幼童的条款,及其相对应的机构。
这里,一定要说明的是,宋朝的医疗,在历朝历代算好的。
宋代医疗机构设置已经相当齐全,医疗救济措施已比前朝完善。当然跟现在没法比。
宋朝重视医学,政府设有各类医疗机构。
宋初设翰林医官院,掌供皇帝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又承唐制设太医局,掌疗官吏军民疾病,以治愈病人多寡为医官之考课,其后成为医学生徒习读之所,有类学校。
最早的皇家医学院哟……
太宗至道三年(997),复置御药院,掌按验秘方,调制药品供皇帝及宫廷之用。
至于诸道州县,亦设医学博士助教,真宗咸平元年(998),从王禹所请,并令诸路置病囚院,以处徒、流以上重罪病囚,罪轻者则可以保外就医。
大中祥符二年(1009),遂设养病院。
至于药物的管理,宋廷有熟药库、合药所。
这些有管理的药物,目前也是仅供皇帝宫廷以及京师的官员们。
直到神宗朝,才有卖药所,后来又合并,成立熟药所,掌修合、出售药物以供民间之用。
凡药材的收购、检验、管理,药物的配制炮炙研究,成药的创制等等,均属其职掌。
实际相当于国营药店。
其后机构、职掌有所分合,名称亦有变更,但作为向民间出售药物的机构这一情况则始终未变。
熟药所,交易频繁,既方便百姓,又为政府赢利。
所以,原本遭灾害的地区,这些医药看病是政府有支援和配备的。
但是,再好的政策,下面偷奸耍滑也是空。
说道贪污腐败,一般第一反应是清,然后再是明。很少人会想到宋。
因为宋朝官员的工资是相当的高,不要说在东京当官的,经常还有些别的赏赐。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也是依旧会出现的。
虽然说有检举的制约机构,可是,亲亲都相隐了,官官也是会相互的。
咱包青天在《包孝肃奏议·选举》的“请先用举到官”篇中是这说的:“幅员至广,官吏至众,黩货暴政十有六七”。
意思是,当时宋代官场上不腐败的官员仅是少数。
所以,乡民也很习惯了朝廷说的和做的,货不对版是正常事情。
然而,基于程家坳生活环境的现状,最先的需要改变的是卫生医疗条件。
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医不是每个人都会,但,卫生和营养知识已被电视节目磨出老茧……
赵老太太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定点大小便;住宿地通风,改善光照条件,让小孩老人多进行户外光晒。然后加上万能的骨头汤!
补钙补营养呀!
立竿见影。
当然,历来宗族势力顽固,范老太太知道程家坳的来历后,没兴趣挑战千年传统,所以都是在小心谨慎地跟程同解释和建议后,再由他安排人同行使族权,这种小心令程同极为满意,也使程姓山民迅速认可范老太太的意见。
范老太太的第二次出手,就看到了程家坳的生产工具之后。
逃荒出来的人,能有多少积蓄,刚春播完,程家坳这个20余户、100多人的村落,基本也是储粮耗尽,都在靠山里的野菜和野果过日子。
偶尔打到的猎物,却是舍不得自己吃的,要拿去山下换点粮食。
范老太太当然不会把粮食直接送给他们当救济。这一不小心容易变成坏事。反正历代解决这种问题都是很简单,以工代酬呗。
正好可以把老宅子扩建扩建!
三进的宅子,虽然大部分都是双层,可家里一下堆了这么客人。才发觉,宅院还是小了。
更何况,竹林那边的新宅子,想要改成私塾,也是要重新规划一下的。
宿舍和书堂肯定要分开。
还想给他们弄个操场,和食堂。
程同老汉一听这个建议,欣喜至极,连忙要起身跪拜。
范老太太连忙阻止,又装模做样的问山坳里的孩童们的教育问题。又提出范家同样接受勤工俭学的制度。
程同老汉作为大村的老村长,当然是识字的。但是他们逃荒的时候,所有值钱的都换了粮食了。最早被换的就是书籍了。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很大的。
经范老太太这么生动的一忽悠,程同老汉立刻就缴械投降了。表示,农闲的时候,全村都可以集体到上河村去打工!
提起打工这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不得不说,最近打官司对范老太太的计划影响还是蛮大的。
本来,计划内是要把插秧机、耧,和曲辕犁打一个样板出来。
如今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可惜都没一个能帮她干活的。
最关键是木匠,陈双林,最近跟打了鸡血一样,左突右串的,连木鞋都没空做。
对了!
程家坳既然会又简单的工具,应该有木匠吧!
一问之后,撞了大彩!
居然还有个会打铁的,只是平时修修补补的手艺。去县城铁匠做工,人家不要,怕他是来偷师的。
自己开,也不行,宋朝打铁也是要备案的,流民搞不定。
他们所担忧的事情,在范老太太这,根本不是事儿!
φ(゜▽゜*)♪
当下就约好,等会下山的时候,这两家人跟着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