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一大家

第二十章 范黑手的工具说

北宋一大家 大仙语录 4814 2024-07-06 15:30

  兄弟三人莫名其妙的走出了后院。

  低声就开始讨论。

  --娘这是认定范世伯会败了?

  —我怎么觉得,娘是说世道要乱。

  —其实,娘是感叹范世伯的际遇吧!我等在东京之时,范世伯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那时的开封府,何人敢殆政?何人敢懒政?哪里有事,捕头们都赶紧上前。之前出银告状也没有了。

  —确实!

  —可,吕相公不也罢免了么。

  --许是,觉得那边会败,世伯依旧逃不过贬官。世伯娘不就是在饶州过世的。

  —世伯,有半百了……

  三个人在走廊边小声嘀咕,却不知道,被正好路过的包拯听了个全。

  (vˍv)

  张安人居然认为西夏会胜!

  奇怪!

  妇人杞人忧天吧……

  -----

  范老太太今晚把自己说得有点忧郁了。

  大宋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海贸很兴盛,而且文化娱乐产业很兴盛。

  对于古代历史,范老太太记得不多。

  靖康之耻,崖山之后无中国,这两个大事件,还是知道的。

  至于再小一点的,王安石变法,历史课有教过。好像是个青苗法,搞借贷的。至于为什么黄了,历史老师说是因为贪官污吏,小时候,范老太太也是相信的。

  等到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觉得其实最终的问题是,项目设计的漏洞。

  如果放到一个公司来说,项目设计不能脱离实际,也就是需要了解客户需求。

  青苗法有农人需求吗?那是肯定有的。但是不是说人人都需要。你要官吏压下来完成的话,可不就变成强买强卖了。

  接下去,我们看项目的目标,意思就是,你想着它达到目标数据。具体一点就是,你得给自己定个小计划:什么时间,多少费用,在什么样的标准以内,完成什么样的业绩。

  正常的公司运作都会来个小目标,或者小片区进行试运行。每个集团公司每年开的新项目不知凡几,新项目的生存能力其实并不大!

  BTW,乐高玩具每年至少十几个新项目!更不要提鹅厂了,游戏部和运营部,齐刷刷的新项目,齐刷刷的又割韭菜。嘘嘘嘘

  当然也有非正常的创业者,每天就想着所谓独角兽,拼尽所有财产赌未来的。不容质否,也有成功的!极少!买个双色球,不也有人中特等咯。

  试运行过程中,会发现产品设计的不足,就可以及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改善。

  当然,青苗法实际在运作过程中,真宗确实做过调整和监督。

  历史盲*范老太太并不知道,能记得青苗法已经不错了。

  青苗法这个项目在范老太太眼里,明显就是一个坐在办公室拍着脑袋想出来的方案。而且,还赶死赶活的催着,立刻马上,投入运作的项目。

  属于标准的五星差评!

  范老太太完全不知道范仲淹原来也提过改革这件事情,历史没读好的人,真不适合穿越。

  还有那个什么十议,听上去蛮有针对性,是个叫李淑的官员提的。

  而冗员、冗官,这个问题居然是欧阳修提出来的!!

  好惊讶!

  欧阳修不是忘情山水的大文学家么?

  就好像范安告诉她说杨家将的佘太君是姓折,应该是折太君那么神奇。

  果然如那句后世讲烂的名言一般。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范老太太掐着眉心。

  有些头疼!

  历史课上学的貌似跟实际很大不同。

  历史课说,明朝才有了资本主义,然后被满清取代之后,就倒退了。

  可实际上,北宋已经萌芽了。

  私营作坊也是用雇工,据说官营的也又一部分是雇佣的。

  可是给自己操作貌似风险太大。

  宋朝女人地位也有,但是依旧有风险。得顶个小号才行。

  理念最接近的范安,年纪太小。

  家里几个儿子?

  提起来都是泪!

  老三胆子太小。

  老四要当官。

  老五是个书呆子。

  老六和自己不亲近。

  老七贪玩,发挥不稳定。

  好头疼!

  (*@*)

  碎觉碎觉

  --------

  料想的半夜林员外赶来救场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不知道他是自大,还是自信。

  天蒙蒙亮的时候,热闹的,却是不知从哪里赶来告状的人~群~。

  值夜班的陈支婆打量了一下,大多数都是年纪比较大的男性。

  也是,村庄之间的夜路并不是那么好走。

  范老太太今早并没有出门锻炼身体,而是在后院带着大的小的,做简易广播体操。

  没啥好闹心,该发愁的是包拯!

  (●ˇ∀ˇ●)

  范家日子照常过。

  该读书的去读书,

  该绣花的去绣花

  当然,还有几个在研究木靴子。

  范安好不容易抓住范老太太,当然在缠着问事情经过。

  说完之后,范安深深的看着范老太太,满心敬仰的赞叹道,“老张同志,你真是个心机婊!”

  “哈哈!难道你希望我是个傻白甜?没发烧吧?”

  “求你,别想得太美了!就你这种老阿姨谁叫傻白甜呐。傻白甜是年轻貌美的那种好吧!你这条件,往美化了说也就是,傻大姐了!”

  ……

  两人互相斗了会嘴。

  范老太太起了头,谈起正事。

  “我打算让你爹把你做的那个曲辕犁和耧车打个版,送去范仲淹那边,那两个适合北边多点。插秧机那个,我也打着你爹的名义,给包拯一起研究研究。”

  范安嘟起了嘴,有点委屈,

  “为啥不能说是我做的?不都说有神童这一说么?”

  范老太太一乐,打趣道,

  “你还神童?神经差不多!”

  范安气了!

  什么意思?

  那可都是本大少爷做的!

  范老太太敲了敲桌子,犯愁的跟他解释,

  “他们这的神童都是文科生。你这种不算!你不如试试,用奥数能不能混个神童称号。但是,神童试不知道还有没有。要是没有的话,你就悲剧了!”

  范安听完,一捂脑袋,低着头哀叹道,

  “这可怎么办呐?那些个焉了乎了的,我背不来呀~”

  😔

  我也帮不到你呀,

  我自己看着都晕乎

  两人塌着肩,瘫坐在矮塌上,长吁短叹。

  “老张,你说咱两是不是史上最没用的穿越人士?”

  ,,ԾㅂԾ,,

  心里明白别说呀~

  “你才五岁,能干啥?我这都40多的了,不也是在这里瞎折腾呢。”

  唉~~x2

  “你说别人穿越过来,还带个土豆玉米啥的,我们怎么什么都没有?”

  呵呵!

  我俩魂穿过来还要带土豆和玉米。

  能高大上点不?

  人家红楼梦贾宝玉手拿宝玉出生。

  到你这里,

  直接low到地上去了

  左手玉米,右手土豆。嗷嗷的就被生下来了。

  “吃的呀,其实又不缺。都种上占城稻了。两季!只是他们不会种。而且,以前我们那个农业项目的就说过,中国的芋头其实跟土豆效果差不多。”

  范老太太无聊的用剪子,一边剪着指甲,一边说。

  范安侧着头看了她一眼,懒洋洋的说,

  “芋头啊~~好像村里是做菜用哦~~还有啥~~~”

  有的东西多着呢。

  你去美洲运过来呗。

  橡胶树—无容置疑,呵呵。

  红薯—呵呵+1

  花生—呵呵+2

  辣椒—呵呵+3

  桉树—长得最快的,用来做纸。在澳洲。

  木薯—工业淀粉,在巴西。

  …………

  这么一列,其实美洲才是宝地吧!

  范老太太头都没抬,心说,实在不行就种棉花呗。多好!

  “以前看个小说。说杜仲,又可以当药,又可以做橡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范老太太一下有兴趣了,貌似在《齐民要术》还是哪本药经上见过。好像是树来的,拿来种,得好几年之后,才能用。

  “如果是药,问问下河村那个大夫,看下有没有新鲜的,试试呗。得想办法找本完整的《齐民要术》,那里面记得东西,是肯定有的。”

  范安回头嫌弃的看了范老太太一眼,边想边说,

  “我以前看人家穿越小说。种田的,都可以做成农庄。养鸡场,养猪场,然后那些粪又可以肥田。还可以做豆腐,罐头。贵的就做香皂和香水!”

  说得比唱得好听。

  规模化养殖,瘟疫谁会治?

  罐头!你会密封?

  香皂!那得有足够多的油呀。

  香水?大家身上都挂着香囊呢!虽然是驱蚊的。

  ……

  “我们要找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以用机械动力来规模化生产的。这样我们才能做大。赚钱!”

  范老太太对于范安老是琢磨手工作坊很不解,工业化才是发展道路,干嘛老琢磨小作坊。

  范安完全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依旧嘀咕着,

  “所以,你就忽悠陈支婆和我娘他们去写书,卖文化么?好像搞的你会活字印刷一样。”

  这破孩子!

  真讨厌!

  “宋朝的文化产业赚钱!“

  范老太太实话实说。

  宋朝这个文化氛围很好。

  文学,八大家一半都在宋朝

  画家,清明上河图,那个败家皇帝也是伟大的超A艺术品仿照师

  瓷器,远销全球。

  还有著名的勾栏,及勾栏小王子柳三变。

  “我觉得是改改工具就好了。向他们城管在墙上刷字一样,盖一块字模板,然后改良好工具,不会雕的人也能挖出个样子来,周边村庄买卖,是没有大问题的。”

  范老太太说了她的计划。

  范安不干了:

  “那搞得多low呀。”

  “不low!不low,你搞个水利纺织机,配个织布机!”

  范安小眼珠子一转,觉得可行,说:

  “这东西,说不定我还真能弄出来,得给我买一个样板来试试。……对,还得给我个木匠!”

  工业发展就是要集中制。

  流水线那是基础的,最主要的是工具。也就是工厂经常说得模具。

  如果没记错的话,不单大的冲压机,注塑机等,成型需要模具,流水线上经常用的手啤机,超声机,也是需要模具的。

  模具才能规模化,标准化,快速的把东西生产出来。

  “成!”

  范老太太可高兴了,一口答应下来。

  从远古的石器,到青铜,然后到春秋的铁器,生产工具的发展,好像就突然停下来,再也没有往前了。连装逼大件,马车,也就从单辕发展到了双辕而已。

  到了汉朝,发展了船。

  接下去,貌似汉民族只关心打仗工具,各种铠甲,各种刀,各种弩。火药都出来了。

  对了,轿子这个东西真说不上好。

  唐宋元明清,一直在改良,一小部分改好用了。还有一大部分既然就莫名就那个奇妙的消失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