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宁宗弥留之际,史弥远的阴谋便开始实施了,他先是矫诏将赵与莒立为皇子,改名赵昀,接着就在宁宗驾崩当天,派心腹下属、外戚杨次山的两个儿子杨谷、杨石进宫面见杨皇后,提出要立赵昀为新君。
得知史弥远的提议,杨皇后大惊失色,当场拒绝,表示皇子赵竑是宁宗所立,谁也不能擅自废立。
杨皇后不同意,杨谷杨石只好回去禀报史弥远,没想到史弥远也不让步,让二人再次进宫劝杨皇后,必须得同意。
杨皇后一向聪敏,史弥远打的什么主意自己心里会不清楚?什么赵昀人心所向赵竑品行不佳之类的根本忽悠不住老太太,杨谷杨石二人来来回回跑了七趟皇宫,杨皇后就是不同意。
强硬的杨皇后终于激怒了史弥远,给二人下了死命令,必须说服杨皇后同意改立赵昀,否则后果自负。
嘉定十七年,杨皇后长兄杨次山早已去世,因为杨皇后所生两个皇子早夭,杨次山两个儿子杨谷杨石成了杨皇后唯一的亲人,两人得了史弥远的死命令再次来到皇宫,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声泪俱下的向杨皇后哭诉,
朝野内外军民归心,不立则祸变必生,而杨氏无噍类也。
嘉定十七年的杨皇后已经六十二岁了,老太太年事已高,两个侄子在朝廷上早就投靠了史弥远,万一今后自己离世,杨家人还得依靠史弥远,如果史弥远真的倒台了,那两个侄子岂不是也要跟着遭殃?
杨皇后聪明,史弥远显然更聪明,知道杨皇后不能不管自己两个侄子,于是在杨谷杨石二人表演性质的眼泪中,杨皇后终于动摇了,问二人,赵昀其人安在?
二人一听,稳了赶紧通知史弥远,史弥远急忙又派人去召皇子赵昀进宫,为了防止出岔子,使者临行前史弥远再三交代,这次去宣召的是皇子沂王赵昀,不是居住在万岁巷的皇子赵竑,切记不可弄错,错了就砍了你。
心惊胆战的使者打起十二分精神把沂王赵昀召到宫中,杨皇后见到赵昀来了,摸着赵昀的背对他说,从今后你就是我的孩子。
有皇后这句话,表示皇位已定,毕竟赵竑还没被册封太子,在都是皇子的情况下,谁先进宫抢得先机谁就赢了。
得到皇后首肯,史弥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带着赵昀来到大殿上宁宗灵前,在百官面前祭拜宁宗,接着于宁宗灵前即位,是为宋理宗。
理宗即位了,可皇位交替的剧情还远未结束,作为先皇的另一位皇子,赵竑也已得到消息宁宗驾崩,但宫里没有宣召不敢贸然行动,等到理宗即位一套流程结束了史弥远才派人把赵竑召进宫中。
终于等到宫里宣召的消息,皇子赵竑带着随从匆匆赶赴皇宫,到了宫门口就被卫士拦了下来:除了皇子外其他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即位心切的赵竑未曾多想,吩咐随从在外等候,自己一个人进入宫门,在大殿上见到了史弥远。史弥远也不废话,直接领了赵竑在宁宗灵前祭拜,祭拜完后让殿前司长官夏震引赵竑回到百官队列,接着宣布殿中百官听先皇遗诏。
百官就位听遗诏,可赵竑此刻也在百官队列中,对此安排颇为不解,问夏震,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还在这里杵着合适吗?言下之意不是该去龙椅上坐着奉遗诏即位了吗?
关键时刻不能出乱,夏震敷衍赵竑说,遗诏宣布前你在这里,宣布之后你上去即位就可以了。
赵竑信以为真,耐着性子听遗诏,可没想到这遗诏听着听着就不对劲儿了,不是自己即位,而是沂王赵昀即位,再抬头一看,人家赵昀已经端坐在龙椅上了。
遗诏宣读完毕,百官山呼万岁向新君道贺,唯独赵竑呆在原地久久不拜,夏震见赵竑不拜,上去一把抓住赵竑脑袋就往下摁,强迫他跟着百官完成了叩拜的礼仪。
这个殿前司长官夏震呐,就是十几年前诛杀韩侂胄时奉召行刑的夏震,史弥远从矫诏忽悠别人借刀杀人到把对方发展成自己心腹,有时候阴谋家的这些手段,不得不叫人自愧不如。
新君登基了,赵竑的帝位打了水漂,经过史弥远再三斟酌,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于是册封赵竑为济王、开府仪同三司,先到宁国府,后移居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