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人。祖父贾伟绍兴年间中进士后曾任知州,父亲贾涉受祖父恩荫做官,后来在淮西立了军功,又恩荫了儿子贾似道,使得后来贾似道年纪轻轻便绕过科考直接做了官,先后出任嘉兴司仓和籍田令。
没有科举的功名,即使是受恩荫做了官,官场上的发展始终也是受限,根本就挤不进人家高级人才库的那个圈子里。贾似道也了解南宋的官场潜规则,为了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嘉熙二年,二十五岁的贾似道考中了进士,成功混进了士大夫的圈子。
混进了圈子不一定就能飞黄腾达,大部分进士参见贾似道爷爷贾伟,也就是混到个知州知府差不多了。不过新科进士贾似道却并非只有进士这一层身份,因为就在他本人考取进士这一年,姐姐在宫中得宠,被理宗封为贵妃。
裙带关系历来都是官员提拔的加速器,贾似道也不例外。姐姐当了贵妃之后,贾似道很快得到了入朝述职的机会,接着顺理成章的留在朝中任职,再接着淳祐年间先后出任湖广总领财赋、沿江制置副使。
朝中为官后出知一方,按照这种发展轨迹,贾似道多半会成为封疆大吏长驻一方,可淳祐五年调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之职,彻底改变了贾似道的命运。
京湖制置使已经是南宋的封疆大吏,四个战区之一的最高长官,正常来讲在京湖战区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贾似道却不是这样,来到江陵府之后的贾大人只能屈居二把手,因为当时的一把手是孟珙。
我们现代社会有句名言叫办法总比困难多,古人也懂这个道理,正常情况下当时四个战区最高军事长官都是制置使,大家地位相同,可孟珙实在是太特殊了,有灭金的功劳,有抗蒙的贡献,甚至四川制置使余玠都是他的小弟,其他几位制置使论资排辈跟孟珙根本没法儿比,但孟珙是个武将又不能再往宰执里提拔,南宋朝廷便在孟珙京湖制置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拔他为京湖制置大使。
郭靖郭大侠知道吗?有比他更厉害的,郭巨侠。
顶着独一无二的大使称号,孟珙又开始琢磨着怎么对付蒙古人了。余玠入蜀之后,四川局势很快稳定下来,孟珙便不断派兵前往河南骚扰,一改之前宋军保守的作风,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攻打河南诸州县,一时之间河南各地群起响应,有人主动南下投宋,有人在河南其他地方起义对抗蒙军,河南抗蒙形势很是乐观。
经过孟珙一番精心操作,淳祐六年,蒙古在河南的最高军政长官范用吉派人前来联络,希望可能投降南宋。
河南经过蒙古十年经营,早已不是金国灭亡时的那个河南,一旦范用吉投降,与南宋接壤的河南东部、南部便将轻易收入南宋囊中,收复开封后的南宋也将摆脱偏安一隅的局面,甚至进而收复洛阳长安甚至北伐幽云也未尝不可能。
国运不像股市,一次机会之后还会有许多机会,国运里一次机会把握不住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面对着此次天赐良机,孟珙火速派人汇报到朝廷,请求朝廷同意他接受范用吉投降,进而收复中原。
奏疏报了上去,泥牛入海,因为早在淳祐四年史嵩之父丧丁忧罢相后,朝中已经没有了孟珙的支持者,理宗本人对与蒙古开战也没兴趣,不愿打仗,放孟珙在京湖那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个安全环境,在临安当皇帝是当,到开封当皇帝也是当,都是当皇帝,又何必跑那么远去开封当皇帝?
当初史嵩之主守主和,那是金亡之后河南一片焦土实在无法立足,可不代表着就要永远放弃河南,否则谁能在朝里给孟珙提供源源不断的有力支持?
朝中没有回应,孟珙焦虑万分。而范用吉由于多次与南宋联系无果,后来引起蒙古官员怀疑遭到杀害,孟珙收复中原的希望终于落空。
打那以后,孟珙一下子便萎靡了下来,进而一病不起。淳祐六年九月,心灰意冷的孟珙病逝于江陵,终年五十二岁。
心系国家的孟珙在临死前依然不忘京湖地区的防务,向朝廷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贾似道代自己继续镇守京湖,另一个是李庭芝作为副使来协助贾似道镇守京湖。
贾似道在跟着孟珙干的这几年其实表现一直都还不错,在得到孟珙大力推荐后果然顺利接任京湖制置大使之职。
受到名臣大力推荐,再加上自己皇帝小舅子的身份,贾似道的仕途当然不会仅仅停留在京湖制置大使这个台阶上,到了后来的宝祐二年,贾似道终于在转任两淮制置大使不久后升任副枢相,接着又在宝祐四年入朝担任参知政事,直到开庆元年九月,前线传来鄂州被围的消息。
鄂州是京湖战区核心城市之一,直接关系到长江下游临安的安危,蒙军围困鄂州的消息传来后,朝廷里立刻吵成一团,乱糟糟的拿不定主意。
之所以乱成一团,主要是军情来的太过紧急,等朝廷知道蒙古南下伐宋之时,忽必烈已经围困鄂州,兀良哈台已经围困潭州了。而之所以军情通报如此滞后,是因为时任首相丁大全把军情全都压了下来,不准上报,直到蒙军眼看着就要顺流南下灭亡南宋了才不得已上奏了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