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明朝官场上掀起一场风波,史称胡狱。其时间跨度之长,牵涉范围之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风波伊始,当朝宰相胡惟庸便以“谋不轨”罪被处以极刑,诛九族。继而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有三万余人受此牵连,先后被诛杀,其中不乏有李善长等明朝开国功臣。
不可否认,胡狱的爆发是明朝皇权加强的必然结果,但背后也折射出明太祖朱元璋“重武轻文”异端思想。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作祟下,朱元璋时期的文人走进了一个无法喘息的困局。
受淮西集团“武而少文”的影响,自朱元璋登基后,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摒弃文人。
在朝廷上,朱元璋秉承“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思想,公开要求所有的功臣要主动接近儒士,学习所谓的“礼法”。然而,朱元璋心里却始终认为文人无用,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决不可倾心相依。《大明律》有条规定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大明律》载:“文官不许封公侯”。
诚如立下不世之功的刘基,也仅仅被授予“伯爵”,称“诚意伯”。即便有个例外,李善长,最终也是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被处死。
相较于前朝的君主,朱元璋对待文人不可谓不刻薄,明初一些士人时常怀念元朝旧主,无外乎就是在否定朱元璋的态度。从史书看,朱元璋在明初推行的是一种摧折文人的残忍政策,使一大批文人横遭摧残和迫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文字狱。
朱元璋在位期间,文字狱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因文字狱被朱元璋处斩死的士大夫多达数百人。他们的被处死的理由十分荒诞,如德安府学训导吴宪在文章中写了句“天下有道”,朱元璋便认为“道”与“盗”同音,进而诬陷吴宪,说他是在暗讽朝廷,下令将其处死。甚至,像一千多年前的孟子,只是因为说过“民为贵、君为轻”,朱元璋都要取消他在文庙中配享的资格。
假若除去文字狱,朱元璋时期的文人也很难苟全性命。自洪武十三年以后,明朝陆续发生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四起大案。这些案件表明上看是为了打击明朝的贪官污吏,实际上也是朱元璋对文人的泄愤。
据史书记载,因四起大案被株连的文人有数万之多,其中相当多的文人都是无辜的,朱元璋是在有意滥杀。这导致明初许多文人宁愿弄残自己,也不愿意到朝廷做官。正如《二十二史札记·明初文士多不仕》中所说:“文人学士,一授官职,亦罕有善终者”。朱元璋也在《大诰》中立下这么一条规定,即“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其对文人的歹毒程度,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明初的文人被朱元璋束缚在“八股”之中。
明初即以八股取士,终明不废。当时的考试全以朱熹的注为准,语气要模仿古人,行文也要模仿古人,就连思想上都要向古人看齐,绝不允许自己有新的见解,否则视为出局。顾炎武曾在《日知录·论文格式》中戏讽道:“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
可见,朱元璋时期的文人在“庞然大物”的打压与束缚下,早已失去了读书与做官的自由,这盛世并不能如他们所愿,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在这困局里兜兜转转,另寻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