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在结束第一次北伐之后,金国与伪齐无力在短时间内对南宋发动战争,于是宋廷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宋高宗开始着手解决自己地盘上的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则是由杨幺领导的洞庭湖农民起义,洞庭湖农民起义一直被高宗视为“心腹蓄毒”,由于起义军人数众一时难以剿灭所以宋廷对杨幺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一面派遣使者招安,一面派兵征缴,奈何洞庭湖地形极为复杂且洞庭湖义军水战装备精良,宋廷每次出兵征剿都是铩羽而归。
伪齐皇帝刘豫看到杨幺领导的起义军在赵构的地盘上兴风作浪自然是喜出望外,可是当刘豫派遣使者企图将杨幺拉拢到自己阵营时杨幺却令他失望了。伪齐的使者在来到洞庭湖水寨后旋即就被杨幺下令斩首并沉入洞庭湖中。
但是好景不长,这位起义军领袖在军中取得绝对的领导权后后渐渐迷恋上穷奢极欲、骄奢淫逸的生活,性情也变得越来越暴虐。
据史料记载杨幺在公元1134年之后经常下令焚烧当地的庙宇与没有加入起义军百姓的宅院并且滥杀官吏、书生、僧道。
要不说绝对的权力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呢。后来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以及清朝末年发动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洪秀全都没有逃脱这个奇怪的定律。
杨幺这种残忍暴虐的行为给洞庭湖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地百姓更是怨声载道。
宋廷在获得对外作战喘息之机后加强了对洞庭湖义军的征剿,为了能够继续在洞庭湖上称王称霸,杨幺最终向伪齐做出妥协,双方约定与1136年秋一同起兵攻宋。
所以剿灭杨幺领导的洞庭湖义军已然成为宋廷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题外话,近代战争史上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与宋高宗的战争策略恰恰是相反的,虽然国民政府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代价是在战争初期富饶的东北三省国土全部沦于敌手,并且给了日本侵略者长达六年的战争准备时间。
但宋高宗先外后内的战争策略却使南宋政权迅速在江南恢复元气并成为了能在综合国力方面与金国一较高下的政权。
虽说这两场战争的客观环境不尽相同,但是先平定内乱再对外作战是否是正确的战争策略还是值得商榷的。
公元1135年二月在多次的洞庭湖剿匪行动失败后,赵构决定再次启用对金富平会战中指挥失当而受贬谪的张浚为右宰相兼宋军诸路兵马都督,张浚随即率领二十万兵马前往洞庭湖征剿杨幺。
岳飞则被任命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全力配合张俊此次军事行动。
事实上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成为了此次剿匪的绝对主力。
杨幺听说了宋廷发重兵对洞庭湖征剿的消息后决定视察以下自己麾下的洞庭水军,话说洞庭湖义军在公元1131年与宋军的交战中俘获了一位名叫高宣的造船能手,杨幺对其好言抚慰并收为己用。
在高宣的督造下洞庭湖义军有了一种新式战船,这种战船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可容纳近千人。且这种大型战船不用船帆为动力,而是通过在船舱之内加装车轮以人力为驱动踏车击水前进,类似于我们在公园中玩的那种脚踏船的原理。
战船上则安装长达二十多米的拍杆,拍杆顶端安装巨石,靠近敌船后则用拍杆击打敌船。这种新式战船让宋军在历次对洞庭湖的征剿中吃尽了苦头。杨幺看着停泊在洞庭湖中的几十艘大船在不禁嘴角泛起了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诡异微笑。
此时杨幺自信无论是宋朝派谁来征讨自己,最后都会无功而返。
而此时站在他身旁的另一位义军首领黄佐看着这位自称为“大圣天王”的年轻人不禁叹了一口气。因为他觉得起义军在杨幺的领导下已经背离了洞庭湖起义之初领袖钟相主张的“等贵贱,均贫富”的起义宗旨。
如果杨幺真的联结伪齐进攻南宋,那么自己也会背上叛国投敌的千古骂名。于是黄佐暗暗下定决心决定阻止杨幺将洞庭湖义军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