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除伪齐政权后,金宋两国之间的唯一缓冲地带直接就成为了战争前线。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金国的主和派在金熙宗完颜亶继位后在金国朝堂之上取得了话语权。
以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三人为首的金国主和集团把持朝政,三人感到连年对宋征战非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而且相对于发动战争消耗的巨大的财富与物资来讲,通过战争掠夺的财富与物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徒劳无功的“赔本买卖”对于本就本国经济就不甚“景气”的金政权“雪上加霜”。
因此以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这三人为首的金国主和派就在朝堂上呼吁对宋达成和议,和议条件就是金国割让河南、陕西之地,诱使南宋纳贡称臣。
公元1137年赵构派出使臣王伦进入金国面见金国左副元帅完颜昌乞求归还河南、陕西两地。经过金宋双方的多次协商和漫长的等待,1138年8月,金国正式同意将河南、陕西之地交归宋朝管理并派左司侍郎张通古为诏谕江南使,赴江南与南宋朝廷议和。
公元1139年金正式向宋归还陕西、河南之地第一次绍兴和议达成。和议的具体条款为宋对金纳贡称臣,贡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金以原由伪齐管辖的陕西、河南归宋,以改道后的黄河为界;金归还宋徽宗棺木及钦宗、高宗生母韦氏与宗室等。
客观的来说如果除去宋对金称臣这一条,单凭和议条款中的金国割地大宋纳贡来讲事实上还算比较公平。但是如果详细了解和议的签订过程可能大部分人是无法接受如此屈辱甚至可以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严的践踏的“和议”的。
而使这次和议能够顺利达成的“有功之臣”正是已经在宋廷高层内部蛰伏已久,等待东山再起机会的秦桧。
由于宋高宗在淮西兵变后对宋廷主战派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所以当得知金国有意将河南、陕西两地归还大宋以期大宋自降身份对金称臣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在暗暗窃喜的。
毕竟对于一个曾经将自己追的在陆地上已经没有藏身之处的强大对手伸出的“橄榄枝”,赵构并没有拒绝的理由。何况还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回在老爹和哥哥治下已经丢失的土地,虽然要以称臣为代价但总好过动用一些动不动就叛逃敌国或不听命令的行伍之人要来的稳妥。
所以赵构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要和金国人谈判。主战派的元老张浚这时已经因为领导不力而导致淮西军变而引咎辞职了。另一位宰相赵鼎虽然赞成和议,但在和议中尽量维护着宋朝的利益与国格。
秦桧想要“上位”只有先将赵鼎这块“绊脚石”挪开才能登上这次主持和议的大舞台。所以他极尽恶意诽谤、挑拨离间之能事成功的让高宗对赵鼎生起了疑心。
赵鼎为人耿直一气之下称病罢相。不久之后秦桧就被赵构提拔为宰相全权主持这次的对金和议工作。
金国在此次和议中的态度极其嚣张,竟然在未达成和议之前向大宋发出了诏谕,并且在诏谕中称大宋为江南。最可恶的是金国竟然要求宋高宗磕头接诏。
金国在交涉的过程中这些带有严重侮辱的行为“成功”的激起了大宋高层有气节的文武官员愤怒的情绪。枢密副使王庶,先后7次上疏,抨击以秦桧为首主和派的屈膝投降的行为。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对秦桧一伙的卖国行径深恶痛绝,表示要斩杀秦桧、王伦“以谢天下”。司勋员外郎朱松、馆职胡理理等6人联名上疏指责秦桧等人的卖国行径。京淮宣抚处置使韩世忠连续数次上疏,请拒绝与金议和,表示愿捐躯报国,与金军决一死战。这些大宋王朝“脊梁”的发声使得秦桧也不得不向金国前来议和的使者商量乞请更改“诏谕”,为“国信”,改“江南”为“宋”。
而对于要下跪磕头接受金国册封这一条秦桧则“主动请缨”替赵构下跪接受册封。但金使又提出受诏书须百官备礼,秦桧恐百官不从,遂令省吏着朝服,导从充数。又恐诏书外露,引起朝臣的攻击,待诏书到手,随即藏于襟中。
听闻宋高宗决定要与金国议和的消息后,岳飞登时心急如焚。但此前与宋高宗破裂的君臣关系使得他犹豫到底要不要去临安觐见高宗与其交流一下自己对于议和这件事的看法。思忖再三之后岳飞还是决定要去见高宗一面。但是这次的见面并不愉快。
“岳飞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宋高宗见到岳飞后冷冷的问道。高宗竟然直呼岳飞其名,而且语意略显不快。
“听闻陛下意与金国达成和议。臣特为此事而来。”岳飞缓缓说道。
“朕议和心意已决,如卿此次前来是为言战则大可不必!”高宗的语气依旧冰冷。
通过上面的对话岳飞已经知道高宗在心中未能与自己冰释前嫌,但他还是忍不住说出:“金国人毫无信誉,和议不能当真,秦桧在议和问题上卖国求荣,您如果轻易相信恐怕日后会后悔啊。”岳飞苦苦劝道。
近来主战派朝臣的不断上疏已经让宋高宗焦头烂额,岳飞的一番话与那些上疏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宋高宗显得颇为不耐烦。但高宗心中明白,和议达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像岳飞这样的大将率领宋朝的军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优势,才会使金国主动提出和议。所以他还不能让岳飞彻底的心灰意冷。所以他摸着额头说道:“朕也为此时颇感头痛,奈何淮西兵变,我朝无足够军力收复河南陕西故土,和议只是权宜之计,卿可返回鄂州厉兵秣马,静待时机。”
赵构这套说辞竟然使准备了千言万语反对和议的岳飞哑口无言。岳飞在赵构面前呆呆了站了片刻后说道:“陛下要保重龙体,臣定不负重望,厉兵秣马静待时机成熟,发兵北上,为国雪耻!”
岳飞回到鄂州后加强了对岳家军的军事整训,因为岳飞知道金国人肯定不会轻易的将已经收入自己版图的土地这样轻易的交出来。两国交战只是早晚的事情。
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最终是在秦桧的“粉墨登场”后达成了,之前上表弹劾秦桧的朝臣们在秦桧“上位”后无一不被贬谪或者流放。
公元1139年金正式向宋归还陕西、河南之地。宋高宗令王伦为签书枢密院事,充迎奉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同时又派遣其他官员前往接管两地。
宋高宗对新得两地并未派出重兵防守,只是派出少量官吏做做收复失地的样子。由于在金国和伪齐的治下河南、陕西两地的生产、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就是这样赵构也不允许宋廷拨出一些经费来支援河南、陕西两地。在这样守内虚外的政策下,宋廷在新得两地的统治犹如“空中楼阁”,随时可能会因为一些风吹草动而“坍塌”。
和议达成后,赵构心中大喜,于是他下旨大赦天下。而为了安抚在外领兵的主战派大将赵构则选择给他们升官。岳飞被加封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衔。
岳飞从内心中鄙视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在议和过程中卑躬屈膝,毫无廉耻的下作行为,所以坚决辞官不受。他先是让幕僚张节夫起草了一份《谢讲和赦表》:“今月十二日准进奏院逓到赦书一道。臣已即躬率统制领将佐官属等望阙宣读讫,观时制变,仰圣哲之宏规善胜不争,实帝王之妙算,念此艰难之乆,姑从和好之宜,睿泽诞敷,舆情胥悦。臣飞诚欢诚忭,顿首顿首。窃以娄钦献言于汉帝,魏绛发策于晋公,皆盟墨未干,顾口血犹在,俄驱南牧之马,旋兴北伐之师。葢佳兵不情,要契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图蹔安而解倒埀,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恭惟皇帝陛下,大德有容,神武不杀,体干之徤行,巽之权务,和众以安民,乃讲信而修睦已渐,还于境土想喜见于威仪臣,幸遇明时,获观盛事,身居将阃,功无补于涓埃,口诵诏书面有惭于军旅。尚作聪明而过虑,徒怀犹豫而致疑,谓无事而请和者,谋,恐卑辞而益币者,进。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雠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
之后他在辞官书中说道:“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训兵饬士,谨备不虞;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夷狄”最后赵构无奈亲自执笔写了“温诏”也就是好言相劝的诏书后岳飞不得已才接受了封赏。
金国归还河南之后岳飞想要随宋使至西京洛阳谒扫先帝陵墓,以趁机窥探金国虚实,但未被宋高宗允许。岳飞气上加气于是连上两道扎子请求朝廷解除自己军职,这次岳飞吸取了前两次自行解职的教训静等朝廷回复。但高宗却“装聋作哑”直到是在没办法了只得回复岳飞“不允”二字了事。
宋金第一次和议就此达成,但宋高宗不知道的是这次和议中暗含的最大的危机就快要爆发了。而身处鄂州的岳飞和他麾下的岳家军则成为化解这次危机最为关键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