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初次失利,柳永作词开脱
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柳永二十五岁
书接上文,这一年真宗因为“天降书”事件,将年号改为“大中祥符”,又是放假、又是庆祝、又是祭祀封禅之类的,总之因为这件事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整个社会也充斥着一种奇怪的氛围。
除了满朝文武,包括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对“天降书”的真相敢说不敢言,转而以一种歌功颂德的态度,向当今圣上上书称贺,柳永此时也做了两首词。
首先是第一首《巫山一段云》,上片写的是天上的景象,玉树分布在宫殿周围,金捕守卫者南天门,西王母居住的上清府有神仙名册,群仙此时也驾着祥云前来朝拜;下片写天帝下招数,传令馈赠天书的祥云,重新赐予给汉黄家。
《巫山一段云》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上清真籍总群仙。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急唤天书使者。令赍瑶检降彤霞,重到汉皇家。
另一首是《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描写的则是真宗皇帝收到天上降书的景象,仙曲不听的演奏着,在祈祷神仙的降临,宫殿四周飘着五彩旗,笼罩在祥云之中,无数的烛光如繁星点点,燃烧着的熏香让周遭的空气分外幽香。终于神仙降临了,天子屏息静听神仙传授的秘籍,今后再也不用拿龟壳占卜了,从此王朝的命运也将与天地一般长久。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历来像这种谄媚之词,鲜有佳作传世,包括柳永所做的这两首词也是一样。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内容空洞,华而不实,里面各种的引经据典,让人读起来都费劲;二是因为这类作品不贴近生活,其实就是给当局者看的,不可能在市井街头中广泛流传,即便是像这两首词最后留下了一段文字,最终也只能作为柳永事迹的史事佐料罢了。
最后再说说柳永的这次科考,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即便是他再怎么对仕途抱有热情,再怎么向当局者作词自荐,最终命运仍然没有因为这个青年的虔诚而对他有所眷顾。
这一年,朝廷共取士207人,但是其中并没有柳永三兄弟的名字。其实也并非是“柳氏三绝”没有才学,可能真的就是他们所擅长的跟朝廷的取士标准有点出入。比如说柳永吧,在填词作曲方面已经是非常娴熟了,而且这两年所作的很多词,都在市井、宫廷之中得到了传播和认可,甚至真宗皇帝也都读过他的《雨霖铃》、《蝶恋花·凤栖梧》等等这些词。
但是根据《宋史•真宗本纪》卷七记载,当年真宗皇帝曾下诏书:“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靡者,皆严谴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凡是读的不是圣贤书的人,以及经常作一些辞藻华丽、内容奢靡作品的人,都给我刨除出去。
所以通过这封诏书我们可以看出,非是柳永三兄弟没有才学,只是跟朝廷的取士之道相悖而已。朝廷要的是圣贤书培养出来的中规中矩的人才,而柳永则属于风流多情的性格,自然与皇家用人的标准不太一致。
从现在看来,这封诏书好像就是为了针对柳永而下发的一样,句句打中他的要害,或许正是因为真宗看到了柳永这几首词中近乎露骨的内容,才会对柳永这个人产生了一些负面的看法,最终以此为托词,把柳永排除在取士名单之外罢了。
这次失利,对于三复、三接而言都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他们都已经参与过几轮科考了,但是对于第一次参加科考的柳永来讲,虽然也会因为科举失利而苦恼,倒也不至于为此而一蹶不振。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他又想起了英英姑娘,但是去年的时候在她面前已经夸下了海口,说自己“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结果这次没有中第,那怎么办呢?肯定需要给自己找个理由开脱一下,因此他当时就作了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他把这次失利归结的原因于“偶失龙头望”,意思就是说自己是“一不小心”才错失了金榜提名的机会,拿着这首词便走向了英英那里。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就是柳永这次科考失利后所作的词,上片写这次恩科考试自己“偶然”失利,但也没必要因此而丧失斗志,毕竟在政治清明的年代,皇帝还不免会错失贤才呢。既然这次没有乘风而起,自己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做个风流才子、白衣卿相,何必沮丧懊悔呢?
而且想起烟花柳巷当中,有自己心仪的姑娘,两个人吟诗作赋风流快活,也足慰平生了,人的一生本来就这么短暂,那点浮名,倒不如一杯清酒、一首轻唱来的值当。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第一次挫折,柳永既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同时是一种比较豁达的心态,既然考场不得志,那么我便情场得志,而且对于下一次科考,柳永仍然有信心可以“黄金榜上,不失龙头望”。
柳永虽作词开脱,但天下的事都是无巧不成书,柳永的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后来传到了仁宗的耳朵里,谁也不曾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句,未来再次给柳永的科考之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文章每日一更,欢迎大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