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栋走上前去,轻抚炮身,未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大炮尽管表面略显粗糙,却还是泛着一丝金属的光泽。炮身已经完全冷却,手抚炮身,杨可栋能感到丝丝凉意。
“上镗床。”
就在铸造处不远,一个简易的镗床被搭建起来,由于时间仓促,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镗床还在机器局进一步加工,这里的镗床,其主要动力是一头驴。
这是畜力镗床,镗杆和绞盘很容易做,至于镗刀,目前还是钢铁厂炼出来的钢坯经过进一步锤炼得到,比起后世的高强度材料自然是差的老远。
“反正目前钢材品质已经能超越同时代了,不就是损耗大些吗?”杨可栋想想,决定还是采用苏联模式,用简单的技术强行提高实用性,尽管会多些损耗和成本。不过这些损耗,钢铁厂还是不太在意的,对播州而言,就更是毛毛雨了。
为了造炮,杨应龙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把织布厂利润全砸进去,只要能造出堪用大炮,也在所不惜。
除了蒸汽镗床,杨可栋还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使用钻孔法,就是先铸造一根实心钢棍,再用钻机将炮膛钻出来,这项技术产生于18世纪的荷兰,在18世纪后期的欧洲被普遍采用。
不过镗床也好,钻孔也罢,只是应急所用,最好的还是尽快采用铁模。
说起铁模铸炮法,这项技术尽管在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被大量使用,其最早却产生于中国。
龚振麟,清朝道光年间的浙江嘉兴县县丞,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照理说,是很难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但素有巧思的他,因为一场战争,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军军备极为不足,加之战况紧急,火炮损耗过于巨大(很多火炮被英军舰炮击毁,还有大量火炮在炮台要塞失守后被缴获)。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裕谦得知属下有此能人,便将龚振麟传来铸炮。
龚振麟深知,像以前那样用一个月时间准备泥模再铸炮。一辈子也补不上那些屡次被攻陷的光秃秃的炮台,于是他在困局中,创造性发明出铁模铸炮法。
铁模铸炮法,就是用铁制造成硬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泥胚胎,膛内自然光滑。
相比较传统的铸炮法,铁模铸造的大炮质量害了许多,里外光滑,不会产生气泡,也不需要进一步的打磨。每一个铁模都可以反复使用,而不是像泥膜那样劳心费力一个月,才只能用一次。总之,铁模能极大提高效率,提高工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这对之后军械的工业大生产非常有必要。
在以铁模铸炮后,龚振麟还写了《铸炮铁模图说》一书,并在道光二十二年正式刊印发行,该书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金属型铸造的专著,书中详述由泥范翻铸铁模,再由铁模铸制铁炮的工艺过程和有关技术措施,并指出铁模具有可以多次使用、生产费用低、产品质量好、能适应战时紧急需要等优点。该书后收入魏源所编《海国图志》。
龚振麟改进方法后,其同僚纷纷称赞说:“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只是可惜,龚振麟当时所能铸造的,也不过是清军装备使用的各种大将军炮,本质上还是红衣大炮。而炮弹、火药、炮架的低质量,使得这几百门耗资巨大的火炮在战斗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又等了大半天,第一门火炮被镗床加工完毕,其余四门火炮也在其他镗床上陆续完工,所幸,这五门火炮都还算比较顺利,至少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多瑕疵。
“上炮架,准备去后山试炮!”杨可栋一声令下,工匠们用杠杆将炮身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钢制炮架上,又小心翼翼将其固定完毕。
十匹骏马等候在一旁,每当一个炮架被安好,两匹马的牵引绳便与炮车被拴在了一起,其实就这六磅炮而言,五匹马就够了,不过杨可栋不太放心。
“二弟,听说大炮今天终于造好了?”
“二哥,我要看看我们自己的火炮!”
这时,一辆经过改装,内嵌棉片和薄钢板的马车驶进了院子,两道颇为激动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杨可栋回身一看,哥哥妹妹都来了,尽管这片山被封锁,不过杨家嫡亲自然能畅通无阻。
“咦,你们来了呀?”杨可栋略感意外,“爹没来吗?”
“我也来了。”这时,马车车厢里又钻出了一个人,杨应龙笑着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居然都来了?还坐一辆马车?”杨可栋惊叹道。
因为杨朝栋袭职且已经成年,杨灵颐是姑娘家,播州又不缺几个马车,这三人挤在一辆马车里非常罕见。
“正好顺路,再说,分乘三车太招人耳目。这次明面上就是你妹妹来山里游玩了。”杨应龙解释道。
“那好,第一批五门大炮刚造出来打磨好,正准备试炮了。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杨可栋随口说道。“我们去后山空地试炮吧?”
杨应龙大步上前,轻轻抚摸着这黑乎乎却又泛着亮光的大炮,不知在想写什么,杨灵颐与杨朝栋也走到炮车前,仔细观摩触碰这神奇的物件。
“可栋,不过你造的这炮,看样子似乎和大明官军所用之炮不一样?”短暂沉默后,杨应龙转身,对杨可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