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风起海龙

第五十八章 试炮(2)

风起海龙 沂河秀才 2424 2024-07-06 15:34

  随后,杨可栋给众人演示,使用方法是将长柄插入炮口,经权线,在弧尺上读出刻度。

  “这个是射表,上面有刻度,日后你们熟悉了便可用这个测距,当然,射表的具体数据还得由你们试验后现总结。”

  “是。”

  “还没完,这是铳尺,计算药量的。”杨可栋又取出另一种尺子。

  万历二十四年,此时已经接近十七世纪,这项技术欧洲人采用已经有几十年了。火炮装药是一门学问,装药少了,威力自然不够,装药多了,不但伤害炮管,甚至可能会炸膛。

  中国古代对装药没有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借炮手的经验装个大概。但同期西方已经在使用,中国在引进时尽管有人提到过,但却并未引起太多重视。

  在第一发炮弹被打出去后,激动过后,杨可栋带领炮兵仔细检查这五门火炮,检查是否有裂痕,炮架是否松散,所幸,一切正常。

  “走,去看看炮弹打到了哪里。”看完炮身,杨可栋招呼一声,一大群人朝大炮发射的方位走了过去。

  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并不太远,因为是矿山,植被已经被清空,因此找到炮弹并不算难。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第一个弹坑处。

  铁球还在冒着青烟,松散的土地上被砸出了一个足有一尺多深的坑,坑底部分泥土已有受热灼烧的痕迹。

  “土地太软,没能形成跳弹。”杨可栋觉得有些可惜。

  “测距。”

  一声令下,一个军士拿出一面小旗,插在了弹坑处,另一人拿出了长长的皮尺,朝射击阵地标记了起来。

  “报告大人,一百六十一丈,合新度量衡536.6米!”

  “下一个。”

  五发炮弹,五个弹坑,射程都在五百米到六百米之间。这大概是杨可栋按照后世记忆,依照最佳装药量装填的缘故。

  看罢弹坑,杨应龙和杨朝栋觉得还挺不错,杨可栋心里期望稍微高些,不过也算大体满意。

  “爹,大哥,这炮可能还要试几天,你们是留下看还是回去?”将发射的所有流程都来了一遍后,杨可栋问向父兄。

  “你要一直住在这儿?”

  “大概是吧,我好像暂时走不开。”杨可栋挠了挠头。

  “那好,你注意安全,别离得太近。”杨应龙说道,“我们再看几次便回去,府上有事,我和你哥哥走不太开。”

  “也好,对了妹妹,你也回去吗?”杨可栋转身,对杨灵颐说道。

  “我?我回去也没什么事,就在这里陪着二哥吧。”杨灵颐看了看父亲,狡黠笑了笑。

  “也行吧,你俩注意安全。可栋,看好你妹妹。”

  “记得了。”

  五门大炮又同时打了十轮,打到炮管发红,接下来,杨可栋便下令暂停,待炮管冷却后,每门大炮一次只打十五发,五门大炮轮流试验。

  “所有学生,上前观摩。”

  经过前期试验,危险被排除后,杨可栋便命令几十名经数月突击补习现代(初中)数理化知识的少年学生走上前去,这些人尽管水平极其有限,但在那个时候的播州,是除了杨可栋外唯一存在的拥有近代知识的人,尽管这知识并不有多丰富。

  “你们的任务,是记录每一个刻度的射程,所需要的火药。所有数据必须经过三次验证,在验证完毕之后,你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放炮的全过程。”

  因为军士大多不识字,而这群学生在之前好歹是识字的童生,有些人的文化造诣甚至还相当不错,因此记录的任务便交给他们了。

  杨可栋继续安排道,“每门大炮都要记录激发次数,到500发以后,必须使用长引线,放炮人员务必远离。”

  这个,是因为火炮炮管的寿命,理论上说,钢炮的寿命比铜炮差些,用铜铸造的滑膛炮大概能打一千发,钢炮寿命可能仅有六七百。当然,炮管寿命到期后并不一定是炸膛,还可能是失去准头,威力下降等等方面。

  “灵颐,我们回工厂吧。”安排完毕,杨可栋也感觉有些索然无味,便招呼起杨灵颐,准备回去。

  “二哥,能让我试一下吗?”没料到,杨灵颐根本不想走,甚至还想亲自上场试试。

  “这个······你去问爹吧。”杨可栋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答应让她留下来了。

  “二哥,你最好啦,就试一次?”杨灵颐居然上前拉着杨可栋袖子,凄婉哀求。旁边的侍卫想笑,却又不敢,只得拼命忍住。

  “罢了罢了。”

  杨可栋实在无奈,最终也只能应承下来。

  杨灵颐高兴地跑到大炮前,命正在清理炮膛的士兵停了下来,她接过炮刷,清理掉炮身里的火药残渣。

  另一个士兵很会察言观色,将火药装到药筒标记处,恭敬递了上去。

  杨灵颐将火药小心倒入炮膛,又接过炮杆将火药捣实,最后,从一旁箱子里拿起一枚六磅铁弹,从炮口放了进去。

  杨可栋有些不放心,也凑了上去,这时,杨灵颐已经举起了火把。

  “轰!”一声巨响,硝烟再次弥漫开来。

  如果此时炸膛,杨可栋兄妹二人可能就要在另一个世界团圆了,不过意外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这次试射一切正常,硝烟散去,炮身旁露出兄妹二人身影。

  “好刺激,我还想玩。”不顾华贵衣衫被尘灰沾染,杨灵颐还想继续。

  “行了,君子一言,回工厂,那里还在造炮。”不由分说,杨可栋拉起她胳膊,拽着就走。

  “所有人等,继续试炮。”临走之前,杨可栋还不忘下令。

  泥模当初只造了五个,一时间,造炮还有些困难,不过,本来就已经快完成的铁模,在等待炮身冷却以及试炮的近两天时间内也终于完工。

  这批铁模一共有十个,一次便能铸造十门大炮,而且能够重复使用。而所需要的除了铁水,还有就是一天的冷却期。换句话说,如此一来,只要保证钢产量,播州每天便能生产10门六磅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