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顺利的见到了朱棣,大方的和朱棣谈了下这几天他所想的事情。
“陛下,你真的要我去当知府?”
“朕决定的事就不会改,你认为呢?”
“好吧,那臣就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段时间臣查了很多资料,如果臣去当知府改变一些事情,大明的历史也就要改变,史书上的一切就只能作为参考了。”
“这难道不是我们君臣正在做的事吗?”
朱棣很怀疑方平这段时间是不是在用心做事,还是就想当一个游荡人员。
“那么陛下,臣想向你借一个人。”
“谁?”
“解缙。”
“怎么会是他,他现在可忙着修永乐大典呢。”
“陛下,现在修的永乐大典你认为完整吗?”
朱棣深思了片刻,的确现在有了方平带过来的书籍,确实不能很好的完成永乐大典,而且这些书籍上的知识突兀的出现,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你有什么想说的,说给朕看看。”
“解缙是当世的名宿,现在臣把他带在身边,一来可以让他多学习一点其他的知识,而来为日后继续编撰永乐大典有很好的帮助,至少以后这永乐大典里边一些不合时代的情况由这位名宿写出来更让人信服点。”
“你说的没错,解缙有这本事,那解缙就给你了。”
方平其实还有一点没说的就是解缙的脾气有点迂腐,日后可能会顶撞朱棣,趁此机会带走这么一个人才,一来可以给自己打下手,二来到了地方也能和地方的乡绅搞好关系,三嘛自然是不想让这位才子日后被朱棣贬黜。
春节来临京城都在欢愉的气氛中,朱棣找来解缙让他跟方平一起去卫辉府,解缙也是茫然,自己修书好好的怎么就陪着这个新来的文渊阁学士去卫辉府。
“陛下,老臣正在修永乐大典,暂时还离不开,请陛下另选他人。”
解缙委婉的推脱。
“不必了,永乐大典先放着,十年八年后再修吧。”
“陛下,这可是文教幸事怎么可半途而废。”
“你先跟方平去地方多学学,以后这大典上的很多东西都要改变,现在修成也只是过时的产物。”
解缙被朱棣这么一说,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大典可能真的要晚几年才能修成了,可能方平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见解,随后就接下了这份任务。
年节时日,方平在这里孤家寡人一个,来聚会的只有朱棣和朱高炽一家,朱瞻基听说方平要去当知府兴匆匆的嚷嚷着也要跟去。
现在年幼的朱瞻基还小,朱高炽可不敢轻易放他出去,只能答应他等他长大了以后再放他出去。
节日很是短暂,春天已来,农夫已经要开始播种了,方平也带着解缙和朱棣赐给他的锦衣卫踏上了前往卫辉府的路。
解缙很是好奇这个来历不明,却在朝堂上绞弄风浪的方平。
“方大人,不知师从何处?”
方平知道解缙有很多的疑问,也想打听下自己的底细,毕竟自己长时间住在皇宫很少外出,和旁人的交集也少,底细也就没几个人清楚了。
“谢大人,方某师从九年义务教育,上过高中,至于大学就算了,为了糊口自己和家中老头子找了一门活路。”
“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不知方大人说的是何人还是何处?”
“这些你打听也没用,你就当我是陛下找来的赊刀人就行了。”
解缙还是不理解,但是赊刀人的传说倒是有所耳闻,见方平不愿多说也就放弃了。
卫辉府这里也是得到了消息废除兵籍的方平要来做知府了,原来卫所的兵籍军士都欢天喜地的迎接方平,但还是有一部分被伤了利益的人,想着方法要让方平难堪。
府衙里方平看着原来通判递上来的州府人员名单,脑袋很是胀裂,但是眼下要组织春耕,还是先放一放这里的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又是重中之重,方平可不敢马虎,直接带着解缙深入田间乡里。
田野里农户牵着耕牛在田间翻地,后面跟着家人在播种,一副忙碌的样子。
以前经常下墓的方平对于这些重活还是能干一些,脱掉鞋袜挽起衣袖直接下地帮忙。
解缙看着忙碌的方平,自己也不好意思,跟了下来。
忙活了好半天,解缙腰酸背痛的倒在田坎上,由几个随从照顾。
方平干了一阵也累了,检查了一遍解缙所做,眉头一紧,来到解缙身边:“谢大人,你这做的有问题啊?”
“怎么有问题?”
“你看你这地犁的不够深,谷物播种的也太密集了。”
“方平,老夫可是按照农书所说的做的怎么可能错呢?”
被方平批评了的解缙如炸毛的猫,直接就拿出了古经典籍来堵方平的嘴。
“谢大人要不我们找个老农来问问?”
“你去找,老夫等着你。”
方平让手下的人找来附近的农夫,让他们查看了解缙所做,得到一致不行的答复,惹得解缙面色通红,一时也找不到辩驳的理由。
事情忙完了,回到府衙,解缙也没给方平好脸色,一屁股就瘫软在座椅上。
“谢大人,今日忙碌一天可有收获?”
“老夫不知方大人所问何事?”
方平本来想问下解缙这农事的问题,可是解缙直接装糊涂。
“谢大人,今天去春耕,谢大人可见这卫辉府的通判如何?”
“还算规矩吧。”
解缙想都没想就随口说了出来。
“规矩?我看不竟然吧,春耕这么重要的事,身为通判还不如本官,实在是贻误大事。”
“不知方大人有何见解?”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解缙也明白方平的意思,今天卫辉府的通判的确有点手忙脚乱,本来是驾轻就熟的事,在这些官员身上基本都出了点小差错。
“我想把府衙的权利重新划分一下。”
“方大人,你这可是破坏朝廷制度,没有陛下的允许是要问罪的。”
“这事陛下早就给我交代了,让我放手去做,改变一些也无所谓,我这里奏折都写好了。”
解缙这才明白方平要干什么,自己被方平拖到这地方就是要一起背这个锅,胸中一股怒气油然而起,但是对于方平和朱棣的决定他也无法更改,只好继续询问。
“那不知方大人要怎么做?”
“农业乃是一国大事,天下百姓以食为天,今日见管理粮务的通判尽然对耕种知之甚少,如何做的这位置,我想单独设一农粮署,让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做这位置。”
“那不知方大人所谓的有经验的人是哪些人?”
“自然是一些长年治理农粮的人,或者可以找一些善于耕种的老农来当这职位。”
方平的话直接就吓到了解缙,这天下的官员,除了军户和功勋可以世袭以外,其他的都要走科举,方平这是准备给一群泥腿子开个路啊,心里思虑了一番问:“方大人,你可知这事要是一开影响有多大吗?”
“我知道有多大,以后这种事还有的是,今天只是知会谢大人一声,免得以后谢大人说我未通知。”
“你...方平你这是要改天换地啊,你这么做要遗臭万年的。”
解缙微颤的指着方平,这消息来的太突然,学了一辈子圣人书的解缙怎么也没想到方平要打破千百年的规矩。
方平不在理会解缙,过了几天直接让原来的通判滚蛋,解缙暂代通判一职,同时经过筛选府衙里精通农事的没有几人,只能在乡间找到一位善于耕种的老农来担任农粮署,专门处理农粮一事。
事情来的太突然,突然到河南布政司得到消息都诧异,本来以为方平就是朱棣下放过来镀金的,等到时间到了,自然就走了,也没过多的去想。
现在方平做的这些事可就有些离经背道了,完全的颠覆了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
河南布政使陈通直接就找到方平询问这事,被方平以皇权特许试点改革为由给挡了回去。
知道这事有朱棣默许的陈通还是给朱棣上了一封奏折通报了这里的事,得到的回复却是尽量满足方平的一些要求。
心里有底的陈通也算是明白了朱棣和方平的打算,这是准备把卫辉府当做一个试点的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日后出现什么问题自己也好推脱。
俗话说没有一只猫是不偷腥的,卫辉府的举动直接就影响了整个大明的朝堂制度,这是要砸读书人的饭碗,官员的职位就那么多,现在还分出去一个,难免以后还会把别的职位给丢了。
朝堂上弹劾的奏折一天比一天多,朱棣还是双耳不闻,这才一个小小的变动你们就这样了,若是以后具体的精分细化下去,朝堂官员手中的权利将会越来越少,那时候才是大地震来临。
留在卫辉府的方平自然也挡了不少人的路,都开始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对付方平。
只是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很平静的,解缙官场经历多年也知道这里边的水很深,好意为方平提醒,方平一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态度,让解缙都为方平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