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年,8月20日,君士坦丁堡,布雷克奈尔宫。东罗马皇帝阿莱克修斯邀请即将出发东征的十字军亲王们参加了东征前的饯别宴,当然,一并被邀请参加的还有教廷特使——法兰西的马龙,以及帝国军队的总指挥——亚美尼亚的老将约安尼斯。
宴会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每个人都既有些拘谨、又些许享受地体验着充满希腊特色风味的菜肴。毕竟这顿饭之后,东征就要正式开始了。
酒过三巡,皇帝忽地抬起了头,用叉子缓缓敲了敲酒杯,又轻咳了一声,说:“诸位,我想……”
阿莱克修斯的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到了,众人不约而同地面向了皇帝。
“我想问问,你们已经确定这次东征的最高领袖了吗?”皇帝问。
几秒的沉默,无人应答。
阿莱克修斯皱皱眉头,道:“那就是还没有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马龙阁下,我亲爱的教宗朋友有指定十字军东征的总指挥吗?”
马龙则答:“陛下,您其实已经知道了。因为本次东征没有公爵以上头衔的贵族参与,教宗本人也因为事务繁忙遗憾不能前来,而您自己也当然不能亲自参与东征。所以,他并没有指定所谓的‘总指挥’人选,我想,主之下的众生应该都是平等的。就算是查理曼从天国重回人间,加入东征队伍,也不能钦定他就是东征的领袖……”
“教宗和主的意图我自然理解,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特使阁下,您想想,两万多人的队伍,五位亲王,加上约安尼斯将军和您。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混乱是不可避免的,那样的话,怕是十字军战士们还没有看到圣城的影子就因为倾轧而覆灭了吧。”阿莱克修斯说。
“陛下这话丑了点,但是是可以预见的真理。”约安尼斯应承着。
“那陛下的意思是,要现选一个最高领袖出来了咯?”约翰说。
“是的。”阿莱克修斯答,然后他把脸微微一侧,朝向了卡尔和约安尼斯所坐的那一边。
约安尼斯欲言又止,但约翰没察觉到这点,他望过去,然后说:“我觉得巴伐利亚公爵阁下很适合!他是我们之中实力最强的,也是最有能力的,担任总指挥其他人不会有异议。哦,当然,陛下您不算在比较者内。”
彼垂得笑着点了点头:“我同意,卡尔公爵是最好的人选!”
康拉德、马龙、恩里克也表示了支持卡尔担任十字军的总指挥。
阿莱克修斯咬了一下嘴唇,顿了几秒后,他问:“约安尼斯老将军,你没有意见吗?”
约安尼斯答:“我的意见和陛下一致。”
“那么,总指挥根据大家的意见……”阿莱克修斯说,“就决定是卡尔阁下了。这个结果,公爵本人接受吗?”
卡尔点头道:“当然当然,荣幸之至。”
“好,这样一来,十字军就如同一块铁板一般团结了!希望各位领袖们在做出决断时服从巴伐利亚公爵的安排,这自也是主的旨意!”阿莱克修斯举起了酒杯,“愿十字军的远征马到成功!”
“愿十字军的远征马到成功!”其他人一并举起酒杯喊。
“不复耶路撒冷誓不还!”彼垂得又补了一句。
两天后,十字军的队伍汇聚在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随后,他们拔营启程,正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东征。
十字军如果要前往耶路撒冷,就必须先扫清道路经过小亚细亚,而这里的大半领地在几十年前已经被突厥人从东罗马手中夺取了,目前处于罗姆苏丹国苏丹基利杰·阿尔斯兰统治下。在不费力气地扫清了一些小据点后,十字军战士们来到了罗姆苏丹国的首都尼西亚城下。
尼西亚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就是这片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座军事重镇。其城墙一直受到统治这里的势力的精心维护,很难轻易攻破。
不过,十字军现在攻击它的时机可以说是完美,基利杰现在正忙于向东扩张领土,不愿半途而废。对于有人要东征的消息,他并未认真对待。在亲王十字军到来之前,曾经有一波由贫民组成的十字军前来攻打他的土地,被轻易给消灭掉了。这让他觉得西方人根本算不上什么威胁,他还把妻子、孩子和财产全部留在了尼西亚,他的自信可见一斑。
当然,贫民十字军的前车之鉴也给现在的十字军战士们提了醒,他们决定稳扎稳打,围攻尼西亚。卡尔组建了一个指挥委员会,和几位亲王以及东罗马的友军约安尼斯将军达成了战略共识,保持了一致的行动节奏。围城的前几天,情况十分顺利,突厥守军比想象中的还要少,而且因为尼西亚距离东罗马本土很近,约安尼斯调来了许多攻城器械供十字军使用,罗姆苏丹国的守军士气急剧下滑,很快就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突厥守军向还在东方作战的苏丹连发了五十二封求援信(当然,很多都给十字军截了胡),请求他迅速回援。基利杰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错误,急忙挥师来救,但时间已经太晚了。有一支一千二百人的先遣队率先抵达了尼西亚城附近,但他们并没能突破全副武装的十字军的防线。彼垂得还在追击他们的战斗中大展身手,俘获了几百匹战马,让这支先遣队狼狈逃回山区。
彼垂得很高兴地在先遣队的营地发现了大批绳索,这本是基利杰要用来捆绑基督徒俘虏的,如今却被用于突厥人身上。彼垂得把俘虏的几十名突厥援军头颅全部砍下,泡了马尿,用绳索抛进了尼西亚城中,意在进一步打击守军士气。
然而,尼西亚的守军却表现出了比想象中更强的韧性。有一次,十字军的一支小分队成功在夜间登上城墙,摧毁了两座塔楼,还点起大火。但突厥人迅速支援,不仅击退了登城部队,还连夜修复了塔楼灭了火,让十字军的努力付之东流。
预感到在东征的第一步就有些棘手的十字军们认为他们需要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康拉德提议在毗邻尼西亚城的湖中大规模投毒,城下湖是尼西亚城的重要水源供应处,还连通着很多地下水源,这样肯定会让城内的水源供给大受打击,届时就可以发动总攻。不过约安尼斯却坚决不同意这个做法,这样会严重损害这座城的土地,毕竟它收复之后要重新归属于帝国,该做法一定是要最后考虑的。
卡尔和康拉德都认为这方法不错,对于约安尼斯的反对有些不满。其实,尼西亚守军在得知苏丹的军队被击败之后,就知道自己的抵抗没有意义了。约安尼斯派了间谍进入尼西亚,和守军长官秘密谈判,签订了投降协议,第二天,尼西亚城就举起了白旗。十字军们欢呼雀跃,这是东征路上的第一场重大胜利,大大加深了战士们的信心。
可另一个坏消息传来,基利杰苏丹的大部队马上就会抵达尼西亚,显然,对于同样拥有庞大军力的十字军来说,进城固守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约安尼斯匆忙感谢各位西方十字军领袖的援助,并代表皇帝慷慨赏赐了亲王们。他极力劝说西方十字军的部队应该在尼西亚城外埋伏待阵,迎接苏丹的大军。而他则带领着帝国军队进驻尼西亚,随时准备接应外面的友军,因为尼西亚城内尚有许多希腊人,这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亲王们便同意了。
戏剧化的是,罗姆苏丹国的大军并没有到来。基利杰听闻先遣队失败后,就匆忙撤退了,留下妻子和孩子听天由命。不久后尼西亚沦陷,让他更加认为自己决策是正确的。基利杰抱头鼠窜,回去牢固自己剩余领土的防御去了,这又让十字军认为异教徒不堪一击,皆是土鸡瓦狗之辈。但当他们准备进入尼西亚城庆祝胜利之时,却发现城墙上已经挂满了东罗马帝国的鹰旗,并且自己被拒绝入城。
十字军中无论是亲王还是普通士兵皆怒气冲天,都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们被拒绝入城就意味着约安尼斯压根没把他们当做友军看待,这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侮辱。按照惯例,攻下城池后,士兵们可以劫掠三天,这也是士兵们得胜后的主要好处,而十字军们被拒之门外就代表他们不可能获取自己的战利品了。约安尼斯解释说这当然是为了防止尼西亚城受到再破坏,诸位亲王已经效忠于阿莱克修斯,自然要服从皇帝的决策,不让西方士兵入城也是皇帝的意志。
知道此举会引来什么后果的阿莱克修斯又运来了一批价值不菲的物品,由约安尼斯代为赏赐给十字军们,多少才平息了他们无法洗劫尼西亚的怨气。
但约安尼斯对待突厥俘虏的手段又让东罗马和西方人关系紧张了起来。根据突厥守军和约安尼斯的协定,投降的守军自由保留了旗帜和装备从容地撤离。城内的被俘虏的突厥官员和富有的市民们可以用钱赎身,重获自由。赎金倒是分给了十字军们不少,但十字军们并不相信他们拿到了大头。而基利杰·阿尔斯兰的正房妻子和他的一个小儿子则被礼送到了君士坦丁堡,受到了极高的待遇,之后又被还给了基利杰,没有索要一分赎金。
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在东征结束后,阿莱克修斯还要和信仰不同的邻居们和睦相处,把关系搞得太恶劣显然得不偿失。如果十字军不幸失败就更是如此了。然而,对于西方千里迢迢前来东征的十字军们来说,他们的远征是为了打败基督的敌人,希腊人的做法只能证实他们的两面三刀,不可信赖。
不过,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不快还是被掩盖了下来,众人还是充满了信心。十字军已经取得了第一次大捷,异教徒们不堪一击,收复耶路撒冷指日可待。彼垂得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洋溢着乐观之情:“……照这个势头,我们半年内就可以抵达耶路撒冷了。突厥人已经不是问题,除非阿拉伯人在安条克布下重兵挡住我们。”
尼西亚被十字军攻陷之后,东罗马帝国派出辅助部队陆续夺回了一些小亚细亚西岸的土地,十字军继续前进的道路便打开了。继续前往耶路撒冷的主路有两条,第一条是直插过小亚细亚的高原;第二条则是沿着海岸线进军,这样需要绕路。恩里克和约安尼斯都建议走海岸线,这样的话威尼斯和东罗马的海军就可以方便地为十字军提供补给。
尼西亚陷落八天后,十字军继续前进。走哪条道路的意见并没有统一,最后军队分成了两部分。恩里克、约安尼斯始终认为靠海的那条有利补给,选择调头绕路走海岸线,约翰跟东罗马的关系不错,也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卡尔、康拉德还对在尼西亚时的事有些耿耿于怀,决定走最近的陆路,马龙随着他们的军队一并前进,而彼垂得求快心切,也选择了近路。
走海岸线的那支十字军并没有遇到什么岔子,但抄近路的那支就不是那么好运了。基利杰·阿尔斯兰在失去首都之后,一直在重整军队,和东方的诸侯们媾和,以便专心应对十字军带来的危机。他精心推测了十字军可能采用的路线,并策划了一次埋伏,在卡尔那支十字军刚刚进入山区时袭击了他们。两军在多利留姆一地交战。
受到伏击后,卡尔反应迅速,他立即让所有西欧骑士下马围成一个大圈保护辎重和非战斗人员,并第一时间派出信使去寻找约安尼斯那支十字军。虽然两军分开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卡尔只知道约安尼斯他们的大概方位,但不辱使命的信使只花七个小时就找到了友军并让他们迅速回援。基利杰的军队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大部分是弓箭手,很难突破重装骑士们的防线。卡尔领导军队在敌人的持续强袭中维持住了阵型,避免了自己的毁灭。
基利杰对于十字军的顽强抵抗感到意外,而约安尼斯军队的到来则让基利杰大吃一惊,他以为自己伏击的就是十字军的全部了。突厥人被十字军中心开花,里外夹击,反成了被包围的一方。卡尔身先士卒,在突围时单枪匹马直冲向突厥军队,并在决斗中只一合就解决了对方的一名军官,让突厥人为之胆寒。混战了半个钟头之后,大部分突厥人都被歼灭,而基利杰则带着残兵败将抛弃辎重和财产逃走了。
多利留姆之战的胜利是约安尼斯和卡尔的共同功劳,但明显卡尔在此次战役后获利最多,他声望大增(尽管当初是他在意见不统一后提出让十字军分成两支队伍的)。与突厥人交锋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十字军,还带上了许多添油加醋的描写。战斗结束后的第二晚,天空上又偶然出现了彗星,这被一致认为是上帝眷顾卡尔的征兆。卡尔趁热打铁,派部下收复了附近的几个据点,并隆重地逐一把它们交换给阿莱克修斯以显示他的诚意,更多的,是暗示他的实力。
这场战斗摧毁了突厥人的战意,基利杰深刻见识到了十字军的强大无法阻挡,于是就带走了他能带走的所有补给,躲得远远的,还放火烧毁了大片村庄,欲让十字军在路上只能吃沙度日。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卡尔意识到在荒无人烟的环境中行军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基利杰带走了所有食物,摧毁了任何十字军可以见到的据点,沿途的水源也大多被破坏。即使是秋天,小亚细亚高原上也酷热难耐,而十字军战士们不得不穿着盔甲前进,以免遭到埋伏。当连牲畜也开始中暑死亡之时,走近路的那支十字军终于放弃了这条路线,掉头回去和约安尼斯汇合。
从另一方面来说,基利杰的焦土策略也达到了目的,至少是现在,十字军完全放弃了继续讨伐突厥人的打算,转而选择沿着海岸线进军。这浪费了不少时间,当十字军们抵达小亚细亚中部海岸城市安塔利亚的时候,已经是十月间了。
安塔利亚几年前刚刚由基利杰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突厥人在此根基不稳。在受到十字军大军冲击之后,少得可怜的守军艰难抵抗了一周又四天之后投降。这次约安尼斯没法阻止十字军们入城了,被劫掠了三天之后,安塔利亚重新回到了东罗马帝国管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