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建安五年

第一百七十章 中心思想叫做人

建安五年 渔不笑 2204 2024-07-06 15:36

  随着贺家被彻底****陵各门阀大族都吓破了胆,抢着去找大溪令诸葛孔明商谈田产兑换之事,既不敢还价、也无心看地段,只求把咱家这些催命田赶紧拿走便是。

  于是这些原本还只停留在图纸上的商铺地皮也随之价格水涨船高,价格竟比之前所定又涨了数成,最后合计换得良田近万顷,这还是在刘琦有意限价、并扣下部分地段留售自用所致。

  这万顷良田分布于江陵各县,尽数由刘琦的财政大总管、

  参军黄叙统一分派,通过合理售卖、调换后,形成相对集中的大块田地,交典农令兼领枝江县令的田畅具体处置。田畅遂报请刘琦,准备以大溪泽畔农屯的模式,准备就地组织军民开屯立寨。

  然刘琦却对这万顷良田的用途另有想法,鉴于募兵制兵源素质不稳定、军饷负担沉重、地方将领容易尾大不掉等问题,准备仿后世北魏隋唐之府兵,在江陵实行兵户制。

  刘琦召来黄叙一番核算,自己拿下枝江后这月余,所部各军皆在募兵,如今大溪军已整编万卒;飞鹰骑扩军到五千;梅花营亦新募集千人,已有梅花卒三千;夷陵军补充新兵后已有六千。除了这三支主力外,还有雷火营兵一千五百,护渠水军五百,江陵城防营一千,枝江城防兵卒两千,潜江城防兵卒五百。

  各部人马合计两万九千五百余人,如要实行兵户制,除去大溪军屯卒本就在农屯有田、无需另作安排外,需准备户田者有近两万人,按彼时殷实农户的标准一卒分十亩,需要准备二十万亩也就是两千顷良田,如今刘琦手下有良田万顷,安排下来绰绰有余。

  在和部下心腹商议后,众人也认为户兵制可行,乃富国强兵之良策。刘琦遂传谕通告江陵军民,将在江陵各县专设兵屯,只要家中有儿郎为江陵当兵,便可到搬到兵屯内居住,并按人头领取户田十亩耕种。领了户田后的兵卒便不再领饷银,户田也不好买卖,但一不收租、二不征税,逢灾年官府还会发粮救济,在彼时来说,可谓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把这个铁饭碗做祖业世代相传下去,这户人家便被称之为兵户。

  对农耕文明来说,土地便是命根子,别说十亩良田了,旧社会为了一分两分地弄出人命的案子多了去。故分户田消息传出之后,江陵各军皆军心大振,个个都抢着要田不要饷银。哪怕是家中死绝了的破落户,有了这十亩户田的底气也能乘机说房媳妇,没亲人那便再生个亲人便是。

  兵将们皆轮流请假回家与亲人分享天降喜事;家在外郡的则是连夜写信托人捎去,催促家人速速搬来兵屯,且莫错失了这十亩良田。

  待到拿田之日,兵将们陪同亲人同去兵屯领田,那种全家喜形于色的表情与后世分房子的感觉一模一样,而当家中父母妻儿笑逐颜开的同时,一种浓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在兵卒们心中扎下根,他们不再是演义里跟着大将盲目奔走的无名小卒,而是现实中为了保卫自家土地而无畏战斗的英雄!

  户兵制的实行对强军之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而在各兵屯分田的时候,刘琦不忘设计一个小花样,那就是兵卒和家人在领取户田天契时,须举家一同焚香祷告、拜苍天起誓,誓词曰:今有某家好儿郎某某,自愿从军,为实现三大愿:百姓得安居、耕者有其田、世间无饥民而战,毕生忠于此誓,永不相叛!

  正如伟大的图书管理员所言,无论武器、兵法乃至时代如何变幻,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终究还是人。没有一支心理、军事素质都过硬的军队,纵使雷火寨的火雷做的再先进,倒头来恐怕也只是做了别人登顶的嫁衣。

  所以刘琦这一招举家起誓和烈士陵园、分田到户一样,依旧是围绕着人心二字做文章,日后还会有更多的举措逐步跟进,都是在贯彻这个中心思想。

  也正是通过这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彻底树立起刘琦在将江陵上下近三万兵将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打造出了有信仰、有灵魂、有战斗力的江陵铁军,而这才是刘琦日后能在这个英雄豪杰辈出的乱世脱颖而出的最坚固根基所在。

  通过推行户兵制,刘琦既解决了越来越庞大的军饷压力,又得以尽收江陵军心,可谓是收获颇大,但另一项附带的问题却有待解决,那就是原来租种这万顷良田的农户该何去何从?

  实际上在刘琦发起这场土地革新之前,整个江陵的土地兼并其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连霍家兄弟那边小有身份的豪强都逃不脱大族的掠夺,只能躲入湖泽渔猎度日,普通的小门小户更是如此,除非所种田地极为贫瘠偏远,否则定然逃不过大族的窥伺,被各种巧取豪夺纳入名下。

  所以刘琦夺取的这万顷良田已基本囊括了江陵郡全部中等品质以上农田,数以十万计的江陵百姓原本都是靠租种这些田地为生,刘琦自然不能不管。

  刨除用做兵户田的二十万亩,刘琦手头还有八十万亩田地,分布在下辖各县,尽数被设为农屯,以官田的形式租给原本的农户。用来发租的耕地总量少了二十万亩,所以每户租种的面积也随之少了略两成,但由于中间少了门阀大族这一张大嘴,真正落到农户手中的余粮反而比之前还有多上两成,这让江陵百姓们不禁笑歪了嘴,纷纷称赞少将军爱惜百姓、体恤民情。

  至此刘琦尽收江陵军心民望,各项仁政又通过书院儒生们的文章和影卫的推动流传四海、宣传放大,一时间他打造的仁爱明主人设愈发名扬天下,吸引了更多北地流民乃至荆南、西川、江东的无业游民前来谋生,江陵郡也因此人口大增,为下一步大溪泽南岸和西岸的开垦荒地、大溪城的建成乃至繁盛带来了无限的人力和后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