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存亡之秋

第八章 六子入京西北望

存亡之秋 学者凤鸟 6793 2024-07-06 15:40

  一个月后。

  王崇、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六位梁益二州的标俊,来到了洛阳。

  张华、文立出洛阳城门,迎接众人。

  张华,字茂先,范阳郡方城人。他学识渊博,辞藻和顺而华丽。他器量宽阔,胆识弘大。当时的人大多都不能测出他的学识程度。他先后受到司马昭、司马炎的赏识,晋朝建立后封为黄门侍郎,封爵关内侯。

  文立,字广休,作为蜀朝降臣,受到司马炎的重用。

  于是王崇等六人,见到了张、文二人。

  见到文立,六人皆呼文先生,文立便把六人介绍给张华。

  一番寒暄。

  众人去往张华为他们置办的馆舍。

  众人进入馆舍大堂。

  张华站于中央,文立在侧,众人分两旁,张华道:“诸位学子,可在洛阳游览三日,三日后我领诸位至华林园,圣上将设宴召见。”

  王崇众人皆欢快称道,唯有李密没作任何表情。

  张华叫众人安静,接着道:“诸位乃梁、益二州最杰出之学子,至华林园时,圣上将设问题,若能得满意答复,必当重用。若是不能,那就说明诸位非真才实学,便将给予路费,安排回家。故此次面圣,可谓人生之大事,还请诸位珍惜良机。”

  王崇众人皆呼明白。

  张华道:“文先生,听闻你与诸位有不少私交,可为真焉?”

  文立道:“张侯,我等皆师事谯周,又同在蜀朝为官,所以熟悉。”

  张华道:“难怪你与州郡推荐如是六位。你可得天子重用,而你推荐之人,必为天下俊杰。”

  文立鞠躬道:“过奖,张侯过奖也。”

  张华笑道:“好,诸子先交于你,近三日可陪同京城娱乐。我还有公务在身,当回宫复命。”

  于是众人辞别张华。

  张华走后,文立道:“等候一月余,可把诸位盼来也!”

  王崇道:“我等得到诏令,立即东行,如今到达,不算晚否?”

  文立道:“自然不晚。幼远(王崇)、文淑(寿良)、令伯(李密)、承祚(陈寿)、叔龙(李骧)和仲武(杜烈),你六人如张侯所言,皆由我亲自推荐,今至洛阳,当算我不负君命也。”

  寿良道:“昔日在蜀,我官不过黄门侍郎,真没想到会被推荐至洛阳。”

  陈寿道:“为何推荐我六人,是否与谯先生有过商议?”

  文立道:“被承祚看出来也,自然要经过谯先生之认可。”

  李骧道:“益州学子皆出谯门,谯先生乃蜀之孔子,有高徒四人,文先生为颜回。罗令则,为子贡。李令伯、陈承祚为子游、子夏。”

  杜烈道:“是也,文先生受天子所重,任职中央。罗将军在巴东,镇守一方。李令伯则常年跟随大将军,唯有承祚,为小人所害,贬于家乡。”

  王崇道:“所以推荐令伯、承祚,与颇有才学的文淑、叔龙与仲武。可为何推荐我这近百老夫,真乃未解。”

  见他这么说,众人皆笑,文立道:“幼远,你乃昔日东观郎,学问渊博,性格弘雅,定要推荐。三日之后,面君之际,还望诸位展现我蜀人之才学,我蜀人不比任何人差,定能在新之朝代,获取更高之功名。”

  之后,文立陪六人在洛阳娱乐三日。

  三日后,华林园。

  张华、文立领六人,拜见天子。

  司马炎叫众人平身,对旁边道:“张爱卿、文爱卿,这次吾终于盼来诸蜀中才俊,此事办得很好。”

  张华、文立皆道:“谢陛下!”

  司马炎道:“那么就劳请文爱卿向吾介绍诸子。”

  文立道:“臣遵命。”

  文立走到六人身边,分别道:“这位是旧蜀东观郎,广汉王崇王幼远。这位是旧蜀黄门侍郎,蜀郡寿良寿文淑。这位是旧蜀太子洗马,犍为李密李令伯。这位是旧蜀黄门侍郎,巴西陈寿陈承祚。这位是旧蜀黄门侍郎,梓潼李骧李叔龙。这位是旧蜀学子,蜀郡杜烈杜仲武。”

  六人又拜司马炎,司马炎请六人入座。

  司马炎乐道:“晋国建立,南北大同。新得诸子之辅佐,一统天下,当指日可待也。”

  张华、文立皆呼是也。

  司马炎接着道:“诸位学子皆是张爱卿、文爱卿从梁、益二州选出之大才,想必皆有学问,吾正好有一事,想请诸位解惑。”

  众人皆注视司马炎,司马炎小饮一樽,道:“为何刘备、诸葛亮、姜维皆一世英雄,却困守西蜀,一事无成,最终江山皆归于晋。”

  司马炎示意众人回答,但众人却不语,看来他这般提问,有点对症用药,直插要害了。

  见这情况,司马炎只好点名道:“王幼远,卿为众人所长,请先作答。”

  于是六人中年纪最大的王崇起身,先拜,后道:“刘备、诸葛亮、姜维皆英雄人物,然魏武、宣皇、文皇皆天命下凡,人不能与天相争,固穷也。”

  司马炎道:“寿文淑。”

  寿良起身,道:“蜀乃小国,物资匮乏,军戎不整。晋乃大国,称雄华夏,兵多粮足,此天下大势皆在晋也。”

  司马炎道:“李令伯。”

  李密起身,道:“蜀不缺英烈,亦有贪生怕死之人,阳安关蒋舒不战而降,江由守将马邈举城而降,诸葛思远不通军事等,故一败再败也。”

  司马炎道:“你曾为大将军主簿,看来颇有军事见解。陈承祚。”

  陈寿起身,道:“奸恶小人,倾权朝纲。黄皓与巫者,使国家造万劫不复也。”

  司马炎叹道:“先皇在时,常责备安乐公,昏庸无道,亲近小人,所以向北束手。李叔龙、杜仲武,请二位作答。”

  于是今日华林园侍宴,张华、文立与蜀中六子,陪伴司马炎,整日畅聊。

  司马炎提问很多,而六人各抒己见,皆能作答。

  对于六人之才学,司马炎看在眼里,便与张华、文立讨论,根据才学不同,授予六人相应之职务。

  又一日,上朝。

  司马炎下诏。

  王崇为尚书郎,之后出任上庸、蜀郡太守。

  寿良为益州刺史主簿,又出任治中、别驾。数年后,为黄门侍郎、梁州刺史。

  陈寿为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

  李骧为尚书郎,又出任建平太守,李骧以患病为由推辞不上任,于是改任他职。

  杜烈先后为平康、牛鞞、南郑、安阳县令。数年后,为郎中令、衡阳太守。

  唯有李密推辞一切任用,选择回家侍奉祖母。

  文立于泰始二年(266年),出任济阴太守。第二年成为太子中庶子(东宫属官),辅佐东宫太子司马衷。

  泰始五年(269年),文立上表司马炎道:“故蜀大官及尽忠死事者子孙,虽仕郡国,或有不才,同之齐民,为剧。又上: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叙用,一则以慰巴、蜀民之心,其次倾东吴士人之望。”

  通俗意思为:以前蜀汉的大官以及为国尽忠的大臣子孙,虽然有些现在仍在郡国为官,但有些没有什么才能的,则沦为一般百姓,从事艰苦的劳动。建议: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子孙迁徒到京城附近,应当被录用,这样做一可安慰巴、蜀的民心,二可解除东吴士人的观望。

  司马炎采纳了文立的建议。

  诸葛亮之孙诸葛京,出任郿县令。

  司马炎听说故蜀尚书犍为人程琼颇有德望,又与文立关系至厚,于是向文立询问此人,文立对答:“臣至知其人,但年垂八十,禀性谦退,无复当时之望,不以上闻耳。”

  通俗意思为:我是最了解他为人的,但他已年近八十,加上天性谦逊退让,已经没有要在当今世上求名立功的愿望了,所以才没向朝廷推荐他。

  后来程琼听说了此事,曰:“广休可谓不党矣,故吾善夫人也。”

  通俗意思为:广休(文立)可以说是公正无私的人,所以我才和他交好啊。

  于是故蜀尚书程琼没有被晋朝启用,在蜀汉灭亡之后,便引退至终。

  泰始十年(274年),文立出任散骑常侍。负责侍从皇帝,并拟典章奏诏令,参与机要,出纳王命。文立推辞,司马炎不许,又迁卫尉,兼梁、益二州大中正,负责人才的选拔。

  西晋皇帝司马炎,大量启用蜀中学子,他们因才学被授予不同职位。

  于是蜀中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那么当下,西晋王朝最重视之事,除消化蜀地、蜀人,更在西北。

  西北怎么了?在这一时期西北发生了一场大动乱,被称为秦凉之变。

  秦是指的秦州,西晋泰始五年(269年),晋廷以陇右五郡及凉州的金城郡、梁州的阴平郡,设置秦州,州治在冀城。

  凉是指的凉州,包括整个河西走廊的秦州以北地区。

  秦凉二州,长期是汉人与羌胡混居、交战的地区。在三国时代,季汉与曹魏二家争夺秦凉,二家灭亡后,秦凉归于西晋。虽然西晋在名义上统治了秦凉,但并没有解决当地汉人与羌胡之间的矛盾。一股力量,在经过漫长等待之后终于登场,他叫鲜卑。

  说到鲜卑,可以提一下轲比能。他是三国时期鲜卑非常重要的一位首领,称雄漠南,曾与汉相诸葛亮遥相呼应,对付曹魏。曹魏深感威胁,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使鲜卑陷入混战。

  鲜卑中有一部,长居河西走廊地区,被称为河西鲜卑。河西鲜卑的首领叫秃发匹孤,匹孤死后其子秃发寿阗继位。寿阗去世后,其孙秃发树机能接任。

  秃发树机能逐渐成为活跃于魏晋之际,秦凉地区最有实力的的外族首领之一。

  其实本来呢,这一地区都是由邓艾镇守。邓艾招降了外族数万人,让他们跟汉人杂居,汉与外族之间得到了融合,也加强了管制。

  然而邓艾因伐蜀之战被调离,从此有去无回。

  邓艾的离开,使魏晋在本地区的管制出现问题。

  特别是四年后,秦、凉二州长期大旱,民众深受其害,河西鲜卑本来人数就多,司马炎担心会出事,于是调遣胡烈前往镇守。

  荆州刺史胡烈,改任秦州刺史。

  司马炎为何会选胡烈,因为胡烈在淮南三叛、伐蜀之战、平定钟会、救援巴东、固守襄阳等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出色。司马炎认为他很能打,于是让他去西北担任‘救火队长’。

  胡烈将来到西北后,可能自身有些飘了,并没有对鲜卑人进行合理安抚,而是采取军事高压手段处理问题。

  胡烈依仗晋军强大,屯兵数万于高平川,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的河西鲜卑聚居地。

  鲜卑人本来以为晋廷是派人援助自己的,却没想到是来武力威慑的。

  在忍受约二年的暴政后,鲜卑人被激怒,首领秃发树机能于泰始六年(270年)发起反抗。

  泰始六年六月戊午日(270年7月9日),鲜卑军与西晋军,两军在万斛堆进行交战,鲜卑军士气高涨,大破晋军,胡烈遭围困,又得不到增援,最终战死。

  鲜卑军攻占高平。

  出任秦州刺史约二年的胡烈兵败身亡,这使司马炎大怒,罢免未能及时援救的扶风王都督司马亮,下诏命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

  石鉴、田章二将率军讨伐秃发树机能,依然无法取胜。

  司马炎继续调兵遣将,以汝阴王司马骏为镇西大将军,使持节,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指挥晋军与鲜卑作战,两军交战一年多,还是不能击败鲜卑军。

  鲜卑人在这一时期,又联合了氐、羌、匈奴等胡部共同反晋,声势浩大。

  司马炎此时又想起一人,便是伐蜀名将牵弘。

  于是扬州刺史牵弘,改任凉州刺史。

  凉州刺史牵弘率晋军与鲜卑军,在青山交战,晋军大败,牵弘遭围困,最终战死。

  据说胡王白虎文与药兰泥一同杀死了胡烈与牵弘。

  之前,陈骞向司马炎道:“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

  通俗意思为:胡烈、牵弘二人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并非镇治边境的理想人选,如不另觅良将替换,必成国家的耻辱。”

  司马炎当时并未重视,依然重用胡烈、牵弘,结果二人真在守边期间被杀。

  接替牵弘为凉州刺史的是苏愉,晋军与鲜卑军在金山发生交战,苏愉被杀。

  当时间已经到了西晋咸宁三年(277年),已七年无法解决边患问题,西晋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可谓风雨飘摇。

  司马炎继续换将,这次便到了文鸯(本名文俶)。

  文鸯都督凉、秦、雍三州军力,率军大战秃发树机能,晋军终于大破鲜卑军,有二十万胡人归降,文鸯名闻天下。

  鲜卑实力虽大损,但一年之后,秃发树机能卷土重来。

  这次鲜卑人的对手,是第三位伐蜀名将,新任凉州刺史杨欣。

  看来司马炎很喜欢用伐蜀名将对付西部叛乱,或许是因为觉得他们更熟悉西部风情吧。

  鲜卑军和晋军在武威交战,鲜卑将领若罗拔能大破晋军,杨欣战死。

  这一败,使河西地区与西晋的道路断绝。

  秦州刺史胡烈、凉州刺史牵弘、苏愉、杨欣,先后四位西晋封疆大吏全部死于西部战事。

  司马亮、石鉴、田章、司马骏皆不能取胜。

  唯有文鸯表现不错,但司马炎并不喜欢文鸯,后来接见时竟找了个借口把文鸯免官了。

  这么看来,西晋虽然强大,但司马炎的军事水平,有待观察。

  到了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非常懊恼,临朝哀叹道:“谁能为吾讨伐这个叛胡?”西顾之忧,又使司马炎一直无法专心对付东吴。

  朝堂之上所有官吏皆无主张,唯有司马督马隆自荐。

  司马炎于是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出兵平定鲜卑。

  马隆率三千五百勇士西征。与秃发树机能大战,秃发树机能被杀,秦凉诸胡失去领袖人物,顿时土崩瓦解,纷纷向马隆投降,不愿投降的也各自逃生,秦凉之变最终结束。

  此次动乱,历时九年。

  为镇压以河西鲜卑为首的诸胡,司马炎几乎将晋朝名将尽数派往西北,丧失了四名刺史,数万军队,已影响到西晋王朝的整体布局。当西北局势得到稳定后,司马炎才终于可以一心一意进行伐吴大计。

  值得一提的是,邓艾在西北镇守时,修缮了很多要塞、城堡。九年秦凉之变,鲜卑人杀死了许多晋军,使得凉州与朝廷的交通阻断。然而很多官吏百姓依然存活下来,全是依靠当初邓艾修筑的城堡。

  秃发树机能的部将若罗拔能,蛰伏多年,在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再度侵袭凉州时,被时任凉州刺史张轨平定。

  昔日伐蜀名将中,胡烈、牵弘、杨欣战死西北,田章长期领兵却毫无战功,而其他人情况又如何。

  诸葛绪,作为伐蜀三大主将(钟会、邓艾、诸葛绪)唯一存活者,在西晋建国后历任太常卿、卫尉卿。

  王颀,西晋建国后封汝南太守。

  樊震,西晋建国后封积射将军、西戎牙门。

  段灼,西晋建国后封议郎、明威将军、魏兴太守。

  荀恺,西晋建国后封侍中,历任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等职,官至征西大将军。

  卫瓘,西晋建国后封征东将军,历任青州刺史、征东大将军、青州牧。后出镇北境,历任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卫瓘被征召入朝,升为尚书令,加侍中。

  胡渊,为赵王司马伦帐下将领。

  向雄,西晋秦始年间(265年―274年),累次升任至秦州刺史,在秦凉之变中存活下来。后入朝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又出朝担任征虏将军。

  羊琇,西晋建国后屡次升迁任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典禁兵,参预机密,在职十三年,受到司马炎宠待。

  杜预,西晋建国后担任守河南尹一职。泰始六年(270年)后出镇边关,先为安西将军军司,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秦凉之变时,石鉴是杜预上司,石鉴官报私仇,要求杜预率三百人出击鲜卑,杜预识破石鉴阴谋,不肯去送死。石鉴将杜预逮捕并送交廷尉治罪。后来杜预担任了七年的度支尚书。

  夏侯和,西晋建国后官至光禄勋。

  邓殷,西晋建国后历任淮南太守、汝阴太守、太子中庶子。

  其中杜预、邓殷等人参加了后来的晋灭吴之战。

  西晋治理西部地区,六子进京,司马炎吸纳蜀中俊杰,为己所用。秦凉之变,司马炎耗费国力,最终稳住了局面。那么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李密上言陈情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