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七十八章 灌婴与韩信

  刘邦听了张良下邑之谋,重新振作起来,立刻下达了四个任务:

  1、派遣偏师,袭扰彭城,分散楚军注意力。

  至于这个部将是谁,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从汉高祖功臣侯者列表,留下一个信息说这个人叫缯贺。

  2、在梁鲁-丰-下邑-砀设置一道防线,阻挡项羽西进。梁地有彭越,任敖坚守丰,下邑、砀有吕泽。

  3、让曹参、灌婴扫荡后方叛汉归楚势力,以雍丘为据点,设置第二道防线。

  其中曹参表现很优秀,在外黄击败王武,在燕县击败程处,在衍氏击败柱天侯,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击到叶邑。回军攻打武强,随即又打到荥阳。

  4、建立第三道防线:巩-洛。

  此外,刘邦退守荥阳,聚集逃亡的部将和谋士。刘邦没想到,他的部将和主力都得到保存,没有遭受重创,就连郦食其这位老年人都安然无恙。还有陈平、韩王信等将驻扎在广武。

  彭城大战,刘邦输得一败涂地,出现了很多凄惨悲凉的场景。但,刘邦、其部将和主力还存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送来好消息。他就是留守栎阳的萧何。萧何也是刘邦能够扭转战局第四个人。

  彭城战败,刘邦最缺乏两样东西:粮草和兵力。

  萧何这个时候雪中送炭,从关中调来人马,又给刘邦补充军力。还为刘邦等人,送来大军需要的粮草。进而,让刘邦能够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不用退回关中。

  第五个人很重要:韩信。

  彭城之战后,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军,虽有五十六万,却被拥兵只有三万人马的项羽追着打。导致,刘邦拥有大好局面,顷刻间全线溃败。

  项羽携带战神余威,以几千骑兵就能追着刘邦军几万人跑。

  能够在溃败之中,组织一场反击战的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这个时候,韩信站了出来。

  萧何送来粮草,新生军力。彭城战败溃逃将士,也在荥阳一带聚集。韩信收拢大批将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逃了,他就在这里与楚军开战。

  刘邦从彭城-下邑-雍丘-荥阳,被项羽追着四处逃亡,狼狈不堪,也不想逃了。

  项羽要打,那就打吧!

  这时,楚军骑兵来了。

  又一个人物站了出来,他就是灌婴。

  刘邦见楚军铁骑,太过嚣张,立马做了一个决定,准备以骑兵与之正面对战。他就不相信,项羽铁骑,就战无不胜,横扫诸侯。

  刘邦军中有骑兵,但,远没有项羽骑兵厉害。现在,他想要打,遇到一个问题:以谁为骑兵将。

  刘邦身边有资格担任骑兵将领并不多,出色的人更少。其中有三个人很厉害,一个是傅宽,一个是丁复,一个是朱轸。

  傅宽初为魏国五大夫,统领骑兵。刘邦定魏,西进伐秦。傅宽以魏国五大夫爵位骑将军官身份加入。曾率骑兵,追击秦将杨熊。跟随刘邦攻进汉中,升任右骑将。

  丁复原为赵将,后在邺,加入刘邦军,行军至霸上,担任楼烦骑兵的将领。

  朱轸以舍人身份为在沛加入刘邦,西进反秦,是骑兵队长。

  其中,丁复与朱轸还有一次合作经历:率领骑兵千里奔袭,攻打翟国都城高奴,逼降翟王董翳。

  可以说,这三个人有战功,加入刘邦阵营时间早,跟随刘邦西进亡秦,入汉中,定三秦。他们都有资格成为骑将人选。

  可惜,刘邦要用人的时候,这三人都不在身边。

  丁复归属吕泽,朱轸在关中,傅宽在北地郡。

  最佳人选不在身边,为了应急,击溃楚军铁骑,刘邦想了一个办法:推举。

  推举的意思是推选、荐举贤才。简单说,你能力不行,他能力不行,但,可以推举有能力的人出来。也可以说,刘邦临时想了一个主意,来解决目前的难题。这个主意,相当高明,被后世引用。

  当然,推举的人,要有威望,且被低下的人认可。这也是被后世称为的一项民主:民众选举。

  被推举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不在刘邦考虑范围。刘邦要考虑的只有一点:被推举的人,要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替他解决问题。

  很快推举结果出来,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必,另一个叫骆甲。

  史料对这两人身份记载,很模糊。只知道,这两个人有个身份,是亡秦骑士,擅长骑射。秦亡后,这两个人才加入刘邦阵营。现在的职业:骑兵校尉。

  因为这两个人骑术不错,能打善战。所以,这一次推举出来的结果,就是他们两位。

  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你有才,能够替他解决问题,刘邦都会选择用。这两位是大家推举出来的人选,刘邦没有任何犹豫,用。

  刘邦拜这两个人为将,率领骑兵,与楚军开战。

  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刘邦尚未开口,这两个人站出来反对。

  按理说,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很高兴,会激动说些感谢言语:比如感谢刘邦给了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他们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为刘邦效力,迎战楚军。

  随后,表明态度:保证完成任务。

  但,情况出现了意外,剧情被擅自修改。而,不按剧本走的人,正是被将士推举出来的这两位本人。

  《灌婴列传》记载了他们说了这样一段话: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原得汉王左右善骑者傅之。

  这段话说明了李必、骆甲不仅懂骑术,还了解目前现状。以他们亡秦将士的身份,是很难服众,驾驭诸将士。

  其次,他们现在的职业是骑兵校尉,没有能力和威望,承担起这个职务。

  他们主动拒绝,不是怕死,而是真的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信任比能力更重要。

  为了避免被人误会,他们能力不足,贪生怕死。于是,他们主动提了一个意见:让刘邦选择一位亲近、信任且善战的人为将领,他们甘愿当他的部下。

  因为李必、骆甲两人谦让,灌婴被推举了出来。

  灌婴出生于睢阳县城,以贩卖丝织品为营生。他以中涓身份,在沛加入刘邦。跟随刘邦西进亡秦,战功赫赫,两度封君(宣陵君、昌文君)。

  跟随刘邦入汉中,被拜为郎中。

  跟从刘邦出汉中,平定三秦,攻取栎阳,降服塞王司马欣。后又跟随刘邦东出临晋关,降服殷王司马卬。

  彭城惨败,灌婴还干了几件事:力守雍丘、平定叛乱(王武、魏公、申徒谋反)、攻克外黄、驻守荥阳。

  灌婴虽然年轻,但,战功显赫,又是刘邦身边亲近且值得信任的人。

  就这样灌婴被刘邦提拔为中大夫,又封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率领郎中骑兵与楚骑兵在荥阳东边大战。

  灌婴表现很不错,史料留下三个字:大破之。

  这三个字表明,灌婴不仅打赢了,还是大胜。从此,也开启了他为骑兵将领的生涯,后面还会继续绽放光彩。

  此战获胜,增长了刘邦等人的信心。项羽铁骑天下无敌,刘邦也有自己的铁骑。此战,也是中原历史上第一次以骑兵对战骑兵的案例。

  灌婴表现完了,接下来重头戏就交给韩信个人表演。

  由于楚军铁骑威震天下,诸侯无人能敌。所以,诸侯干了一件事:遇见了,能跑多远就跑多远。跑不赢,那就投降。

  韩信见这种情况蔓延下去,战局就会全面溃败。再加上,韩信是热血儿郎,觉得这种事很丢脸。这个时候,他站出来,做了一件事:与楚军开战。

  这场仗发生在京邑、索亭之间,被称之为京索之战。

  来看一下,扭转楚汉战争局势最关键一仗。

  时间:汉元年五月。

  交战方:汉军与楚铁骑。

  主将:汉韩信,楚未记载。

  京邑、索亭位于一条直线,西边是荥阳。京邑位于索亭南边,索亭之北就是广武(韩王信、陈平驻扎地)。也可以说,这是一道守卫荥阳的防线。只要这道防线被攻破,楚军就能长驱直入攻打荥阳。

  一旦,荥阳失守,楚军就能抵达下一道防线,巩-洛,进攻洛阳。

  刘邦就不能在中原站稳脚跟,只能关闭函谷关,退守关中。

  此仗,胜负很关键。不仅是韩信被史书记录第一仗,还关系到汉军生死存亡。

  由于史料残缺,不知道这场会战,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阵亡了多少将士,用了怎样的计谋。

  但,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楚败汉胜。

  韩信不愧是这个时代杰出的名将,他用武力击败楚军,扭转局势,证明自己的军事才华,且进入了刘邦视线之中。

  张良刚举荐韩信,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现在,韩信又战胜了楚军。

  刘邦从这次大战,得到两个信息:张良看人眼光没错;韩信,这个年轻人真能打。

  京索之战,改变了彭城之战后,刘邦惨败的局势。项羽突破不了荥阳,继续向西追击刘邦。刘邦也没能力向东攻打项羽。

  这场会战意义,十分重要,标志着刘邦和项羽之间第一次争斗落下了帷幕。也象征着楚汉争雄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僵持。

  此仗之后,项羽也清楚一个事实:刘邦没有遭到重创,还有军力反击。再加上,项羽手中兵马有限,后方不稳。所以,项羽选择暂时退兵,撤军回到彭城。刘邦也伤了元气,撤军回到关中。

  对于刘邦伐项从优势,转变成劣势。却能够在极度劣势情况下,没有一败涂地,扭转局面?

  有以下原因:

  彭城袭扰加三道防线(丰-下邑-砀;雍丘;巩-洛)牵制了楚军西进。

  张良下邑之谋,萧何送兵送粮。

  灌殷、韩信等武将作用。

  当然,还有最重要一点:刘邦个人魅力,有凝聚力,号召力。

  这一次,刘邦先赢后输,没有占到上风。

  下次,他们再来一决胜负。

  项羽,我,刘邦还会回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