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北宋就此灭亡。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成为皇室的唯一幸存者。这一年赵构逃至应天府(河南商丘),在众人的拥戴下即帝位,重新建立宋朝,史称;南宋,赵构是为;宋高宗。
南宋时期,北方国土归金国所属,而长安也落入女真族金国之手,金国遂将永兴军路改为(京兆府路)。
即位后的宋高宗又逃至临安(今杭州),并定都于此。面对不断追击的金兵,宰相李纲极力提议抗击金兵,然而,朝堂一匹权贵大臣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又极力提议与金兵议和,最终迫使仅仅上任两个多月的宰相李纲辞职。
其实,高宗赵构的内心也是不愿意与金兵抗衡,因为在靖康之变后自己才侥幸登上宝座,对于高宗而言,如果支持主战派抗金,不惜一切代价大败金朝,迎回徽钦二帝,那么他就肯定要退位让贤。
再者,在与金的长期战争中,面对金兵的节节胜利,高宗对金军心生畏惧,不敢与之抗衡。此外,由于宋朝的建立就是武将叛变所致,所以宋朝从立国之初就一直重文轻武,面对抗金过程中强大起来的武将,高宗更担心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诱惑,使得高宗偏安江南,独揽一方大权,享受一时荣华,便一味主张与金国议和,将家仇国恨,丧权辱国的靖康之变完全抛之脑后。
1127年,金军再次大举南侵,企图扼杀这个新生的南宋政权,金军势如破竹很快进攻开封,结果遭到守将宗泽的极力抵抗,并联合北方地区的抗金义军抗金,北方义军不堪忍受金朝的烧杀抢掠纷纷发起抗金斗争。
1128年五月,宗泽请求高宗主持北伐,但高宗已经安居扬州,对他的请求置若罔闻。七月,宗泽深感复国无望忧愤成疾郁郁而终,临死也不忘北伐大志。
金朝见宗泽死后,开封防御已经瓦解,便于1128年12月再次大举向淮南进犯,并进一步讨伐赵构,并穷其所有而追杀。
1129年,金军一路南下,迅速占领了建康,临安,越州等地,宋高宗一路逃亡海上才未被金军俘虏。在逃跑的途中高宗依然向金军乞和,一再派遣使者前往金营,在国书中自称康王,向金国求饶,请求放自己一条生路。
只可惜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并没有被高宗的乞求所打动,继续对宋朝大肆掠杀后,开始北撤。
然而,就在金军北撤途中,遭到南宋名将韩世忠的阻截,便发生了著名的;黄天荡之战。
1130年,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围困金军十万大军四十八天,金军大败。利用奸细使诈金军这才得以狼狈逃脱,经此一战,沉重的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从此不敢轻言渡江。
金朝攻宋失利后,改变了对宋的策略,一面派遣秦桧潜入南宋朝廷,让其主持对金的和议,破坏抗金政策。一面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的中原地区立刘豫为皇帝,创立齐国以遏制宋廷。
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而金朝的用兵重心也从江淮转移到陕西地区,企图由川陕包抄江南。
1130年,金军进攻陕西,在陕西富平与宋军展开激战,宋军不敌全线溃败,陕西失守,宋军残军退守宝鸡西南地区。
1131年五月,金军再次进攻宋军残军,然而宝鸡西南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金军大败。
金军此次大败令金廷大怒,于是金军元帅兀术亲自率领十余万兵马进攻宝鸡。而此次又因宋将吴玠指挥有方,金军再次大败,兀术也中箭负伤狼狈逃走。
宋军以少胜多士气大振,重创金军主力,而金军也遭受自灭北宋以来的最大惨败,迫使金朝放弃进攻四川的企图,保证了南宋王朝西部的安全。
而宋高宗却任用秦桧为宰相,主持对金的和议,更多的人反对和议,认为金人不可信,不靠谱,其中立场最为鲜明的就是抗战将领岳飞。
岳飞在参加对金的战争中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为南宋显赫的大将。
1134年,岳飞出兵鄂州,一举收复襄阳六郡,他也因此被封以高爵,时年三十二岁便成为南宋最年轻的将领。他所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战功显赫,深受人民爱戴,成为抗金斗争中的清流砥柱。然而,宋高宗却依然一味的向金朝乞和。
1140年五月,金军再次兵分两路向陕西,河南进攻。岳飞率军直奔抗金前线,在岳飞的指挥下金军相继大败,岳飞一路追击向中原进军,收复诸多州郡,一路势如破竹,不仅大败金军,还歼灭了金军的精锐部队,恢复中原指日可待。
在接二连三的战败下,金军锐气大挫,宋将岳飞更是让其闻风丧胆,不得以北撤。
然而,就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宋高宗却令岳飞按兵不动,对他来说,战场上的胜利只是增加与金国谈判的筹码。为了表明诚意,高宗下令各路宋军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1141年,宋高宗为了再次表明与金国和议的诚意,先后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将领的兵权,后又命人诬告岳飞谋反,将岳飞及其子岳云等亲信拘捕入狱,并于1142年除夕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等人杀害。
以岳飞等人的惨死为代价,宋金之间签订了以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为主要内容的绍兴和议。和议签订后结束了两国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以最为屈辱的方式,换得南宋半壁江山的稳定。
南宋王朝尽管与金朝达成和议,但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少数民族的不断骚扰只能屈服求和。他们怀抱家仇国恨却甘于偏安一隅,夜夜笙歌,政权混乱不堪,党争不断,权臣当道,被一时荣华熏醉的南宋君臣们沉醉在莺歌燕舞之中,将国仇家恨抛诸脑后。
1187年,宋高宗赵构去世,宋孝宗赵奢即位。赵奢执政期间平反岳飞冤案,启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惩治贪腐,重视农业,百姓生活安康,被后世称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1194年,宋孝宗赵奢去世,宋光宗赵惇(dun)继位,光宗毫无治国理念,其本人更是昏庸无能,引发南宋政治危机,南宋也开始由盛转衰。
1200年,光宗赵惇去世,宋宁宗赵扩即位,赵扩虚心好学,生活节俭,招才纳贤,君臣和睦,为一代忠厚之君。执政间,极力调和党派之争,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打击投降派,主持北伐抗击金朝,虽然北伐失利,但其胆识可见一斑。
1224年,宋宁宗赵扩去世,宋理宗赵昀(yun)即位,理宗是被权臣拥立为帝,在即位的十几年时间里都是处于被权臣挟持之下,对朝政完全不过问,自己则纵情声色,贪图享乐,直至权臣去世,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励志中兴朝廷,罢黜权臣余党,澄清吏治,整顿财政,大举改革,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前景。
而此时,南宋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宋朝的强大敌人金朝现在却在遭受北部蒙古人的进攻。蒙古与宋朝对金朝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宋朝一百零七年前的靖康之耻依然历历在目,对于蒙古而言,蒙古最开始就是依附于金朝的附属国,所以金朝完全不把蒙古放在眼里,对待蒙古人手段残忍,采用残杀百姓的方式来控制蒙古人口的增长,其残暴程度让蒙古人对金国恨之入骨,就连成吉思汗的曾叔父也被金朝的金熙宗活活钉死在木驴上,因此宋蒙都想将金朝消灭。
1232年,蒙军围攻金朝汴京,迫使金哀宗投降,但随后金廷却杀死蒙古使者,引得蒙古再渡围攻汴京,金哀宗被迫出逃至归德府(今河南商丘)。
金哀宗逃跑后,汴京守将降蒙,蒙古大军进入汴京将金朝皇族男子全部屠杀,女人全部被掳获。
蒙军一路追击,金哀宗一路逃亡至蔡州,南宋派遣军队三万人,粮草三十万石帮助蒙古灭金。
绝望的金哀宗继续抵抗了几个月后,于1234年,终于无法抵抗,在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并交代大臣,在自己死后将尸体烧毁,防止被南宋和蒙古找到而侮辱。
只可惜,金哀宗将皇位仅仅传给完颜承麟不足一个时辰,南宋与蒙古联军就已经攻破蔡州城,冲入皇宫之中,找到了金哀宗还没有完全烧焦的尸体,将其一分为二,南宋蒙古各一半,以慰籍被金国欺辱的先祖在天之灵,而完颜承麟也在战乱中被杀死,至此金国灭亡。
蒙古人临走时跟百余年前的金朝有样学样,将金朝皇族全部俘虏,蒙古人似乎没有金人的耐心将俘虏带回北方,而是将男性全部屠杀,金人也几乎灭族,女人则带到北方草原供士兵享乐沦为玩物,金朝皇后被侮辱的样子被画成(尝后图),悲惨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靖康之耻。
金国一手导演的靖康之耻在百余年后,比靖康之耻惨烈数倍奉还于金国,可谓咎由自取,纯属活该。不知金朝的祖先是否悔不当初,当初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凄惨。
金朝灭亡之后,蒙军北撤,见河南空虚,宋军趁机收复了开封城,并继续向洛阳进军。
蒙古得知宋军占领开封和洛阳立即出兵南下攻宋,宋军大败损失惨重,数万精兵死于战火,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延续四十年的宋蒙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宋理宗在遭受失败后丧失了进取之心,整日纵情声色,疏于政事。
1259年,蒙古兵分四路大规模进攻南宋,而权臣贾似道暗自与蒙军议和,此时正值忽必烈为了赶回去争夺汗位,所有便同意了议和。
理宗误以为宋军获胜,为贾似道讼功加赏,命百官郊外迎候。
1267年,已经继承汗位的忽必烈再次率军南下攻打南宋襄阳,史称;襄樊之战。
1273年,蒙古(元军)攻破襄樊城,守将投降,襄樊之战是决定南宋命运的关键战役,失去屏障的南宋王朝很快便暴露在蒙军的铁蹄之下。
1274年,蒙古元军攻占鄂州,江州,安庆等地,
1275年,宋军不敌元军,全线溃败,而权臣贾似道此时也被弹劾,后被罢官流放最终被杀。
1276年,蒙古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年仅五岁的宋恭宗被俘,虽然都城被占领,皇帝被俘虏,但是,南宋大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元,并先后拥立赵昰(shi),赵昺(bing)为帝。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
1279年,在元军的步步逼迫下,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河自尽,南宋王朝就此灭亡。
蒙古帝国元朝将登上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