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73年,熹平二年。
八月朔日。(八月的第一日)
昨天有日食出现,直到现在已是第二天的平旦时分(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间段),天空上却是彤云密布,充斥着阴森之感,看不出一点即将天明的迹象。
刘宏在永安宫正殿的屋檐下坐着等待着,面色凝重,正如此时漆黑的天色一般。
中常侍张让陪在他的身后,一群黄门立在阶下。
本来张让就是皇帝比较信任的一名宦官,再加上向前在做梦后,他“投诚”的举动,更是增加了皇帝对他的信任,现在基本去哪儿都会带他。
“甚怪,”他忍不住握了握拳头,“黄昏之时,皇后便有了异样,太医早来照看,到现在已然过了三四个时辰,孩子却无消息。”
张让轻声安慰皇帝,“国家,勿要心急,太医说了,皇后定能顺利诞下皇子。”
刘宏接出自己屁股底下的马扎,示意张让递给走过来的中常侍曹腾:“大长秋,大将军派人去宣了吗?”
(注1:而我们的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东汉始传入,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由棕绳联接,后世称为马扎。这里的“床”是坐具之意。)
曹腾是大宦官中最老的一位,以宽厚待人闻名,现在已经侍奉了四位皇帝,是宦官中的温和老者。
他接过马扎颤颤巍巍地坐下来,慢慢说道:“中使早就去了,想必不久宋大将军,和两位侍中就会入宫。”
“如此甚好。”说完这句话,屋檐下再次陷入安静的气氛,殿内太医及侍从等人忙碌的声音清晰可闻。
大将军就是皇后之父宋酆。在做了怪梦之后,刘宏清醒了不少,对宋家多以恩泽:不仅宋酆得以跃到大将军之位,他的两个儿子宋肃、宋齐也成为侍中,出入禁中,伴随皇帝。
刘宏已然有些困意,站起身来停止打瞌睡,廊下有玉环碰撞之声传来,立马转头看去。
转头看去,一发鬓斑白,仪态雍华的老妇人正在缓步走来,这正是刘宏生母,当朝太后。她大声说道:“孤回去睡了一阵,怕离开太久,于是赶紧过来,看看如何了。”
(注2:汉朝尊贵富贵的妇女,会在深衣腰间佩戴玉制饰品,走路时如果稳重有礼,就会悄无声息;若是快步走路,玉环等饰品互相碰撞,就有声音发出。)
刘宏起身,行礼道:“朕无碍,朕不是教母后好生歇息么,这些天陪伴梓童(即皇帝对皇后的亲昵称呼)安胎,甚是操劳,今日母后去歇息即可。”
“非也,此乃陛下之长子,孤之长孙也,岂敢不来看顾。”董太后一把捏住刘宏的手。
(注3:董太后是刘宏亲母,等到窦太后去世后,不久即立为太后。)
刘宏向她摇头,“母后,太医说胎相平稳有力,但有异样,说的甚么朕也未懂。”
突然风声大作,门窗被刮得吱吱作响,走廊里的帷幕也翻动不停,老宦官曹腾站起前来,“国家、太后勿惊,是大风尔。”
刘宏来不及多想,只觉除了大风呼声之外,一切声音消失了,好像皇后宋氏的呼喊之声也停下来了。
大风呼啸而过,片刻便没有了动静。
天竟然猛地亮堂起来了,孩子啼哭的声音也从殿内响起来。就在太医打开殿门,侍女随后出来,抱着孩子跨出来的瞬间,太阳出来了,它突破重重乌云,把阳光洒下来。
许多金光投射在正殿前面,刘宏不由瞪大眼睛,“龙,有金龙!”
其余人四处看去,好像真的有金龙在殿前舞动,瞬息过后,异象就消失了。
董太后上前接过孩子,惊喜呼道:“陛下,这是龙子,皇长子已然降生了!”
刘宏一看,孩子早已停止啼哭,安静地睡着了,金色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像是一个金子做出的娃娃似得,嘴角的笑容甜蜜极了。
刘宏高兴地笑了,他转过身,对着廊下姗姗来迟的宋氏父子说:“大将军、侍中,已然晦朔了,七月已过而八月临,朕的龙子出世了!”
宋氏父子三人面露喜色,下拜齐声道:“臣为陛下贺,为皇子贺!”
太阳从地平线上爬升到半空中,把光投射在北宫中高大的建筑上,新的一天来临了。
————————分割线——————————
熹平元年,冬,十月。
帝梦桓帝得怒斥,言窦太后孤寡,渤海王遭凌,其事皆不周。
帝惶恐震怖,去王甫中常侍职,且去封侯之位,并削余常侍封邑之数。而疏离掖庭诸美人、采女,多幸皇后,特迁至永安宫,以示殊荣。且以执金吾宋酆为大将军,其二子肃、齐为侍中,开放党人禁锢之制,以弱宦者之势。
二年,秋。
七月晦日,日有食之,天下震怖,皇后亦恐,始发有感。
八月朔日,卒起大风,瞬而皇太子出生之际,日出。异象既没,帝赞叹曰:“金龙出矣。”董太后曰:“此吾家之龙儿也,必光扬汉室。”
————《汉史·神宗灵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