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色昭宁:第五节 董卓·老谋深算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他的父亲名叫董君雅,曾经担任颍川郡轮氏县县尉,并于此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后来,董君雅离职反乡,董卓也跟随自己的父亲返回家乡凉州。董卓生的高大魁伟,膂力过人,能够骑在马上左右开弓,是一位非常勇猛的武将。他年轻时喜欢行侠仗义,多次出入羌人的部落,并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董卓成年后,起初在陇西郡府担任负责地方治安的官吏,后来因为参与讨伐匈奴人的战争而立了战功,获得并州刺史段颎的推荐,进入朝廷在禁军中担任羽林郎。
经过在禁军中的磨砺,董卓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后来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政府。董卓又加入到平定羌人叛乱的战斗中,之后又因为作战英勇而获得战功,并被拜为郎中。
后来董卓先后在并州、益州、西域担任武职。直到熹平年间,董卓获得了当时的司徒袁隗的征辟,成为了三公府的掾吏,也因此获得了袁隗的推荐,担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的职务。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凉州之乱先后爆发,汉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最为严重的挑战。董卓再一次回到了军旅之中,参加凉州平叛以及消灭黄巾军的战斗,一直到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前夕,战争才基本结束。因为董卓为人十分专横跋扈,朝廷认为他继续掌握军权会有危险,便将他任命为并州牧,要削去他的兵权。然而董卓却声称自己和部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愿分离,于是便带着部队赶赴并州上任。
也就在此时,董卓收到了来自京都雒阳的消息,那就是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要征召他带兵进京勤王。
我们先来猜想一下,董卓在收到这个信息时候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惊讶、惊喜、疑惑还是平淡无奇。一般认为,董卓在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是大喜过望,这种喜和买彩票中了头奖的那种喜十分类似,就是一个人在面对飞来横“福”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惊喜”。
然而董卓这个人,不单单只是一个武夫,他也是一个十分有谋略的人,而且,当时董卓的身边,还有一个奇人,这个人就是被人评价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贾诩。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突然摆在董卓的面前,无论怎么看,似乎都不像是偶然、运气,再加上贾诩的存在,鬼都不信这会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还是那句话,尔虞我诈是三国,歪打正着可不是。
现在是揭晓谜底的时候了,之前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和董卓应征进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真的就是一系列的偶然、误操作?还是这一切都是周密的部署,和一个深不见底的阴谋。
本人之所以说这个阴谋深不见底,是因为本人将这个故事的起始事件,认定为了“偶然”,而这个起始事件,就是汉灵帝的驾崩。然而对于这样一个认定,本人却没有太多自信,汉灵帝之死到底是不是“偶然”的“自然死亡”,没人知道,只想说明一点,那就是既然汉灵帝生前已经在继承人问题上明显倾向了刘协,那么这种连史书都记载了的事情,那些刘辩的支持者们绝对不会不清楚,难道他们真的对此无动于衷么?
下面,我们就换个角度,以董卓的视角重新来看这个故事。
虽说汉灵帝的死亡是后续一系列事情的的起因,然而这个起因,似乎有些人已经预测到了。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一些很具有讽刺的事情,例如汉灵帝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死,然而董卓却似乎知道。
董卓知道汉灵帝命不长久这件事情,从两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第一件事情是,中平六年二月,汉灵帝下诏让董卓担任并州牧,要求他交出兵权赶赴并州上任。董卓接到汉灵帝的圣旨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拖延去并州上任的时间,第二件事情就是公然抗旨,说自己和士兵感情太好,无法分开。
董卓的这个回复,完全可以定义为谋反,公然抗旨,而且明目张胆的宣称他董卓的部队只姓“董”,不姓“汉”。
董卓这个人虽然鲁莽、凶横,然而他也不是傻子,这么公然抗旨,他就不怕抄家灭族么?而且董卓当时手里的部队也不过就是五千人,这么点部队也敢谋反?
第二件事情,前面我们提到董卓有一个弟弟,名叫董旻,在朝廷的禁军中担任中层军官。有了这个弟弟在雒阳禁军中担任中层军官,难道董卓和他这个亲弟弟平时不会写写信,嘘寒问暖一下么?至于在信件中,除了嘘寒问暖,自然也可以时不时的聊点别的事情,比如天子最近身体可好呀,我董卓作为臣子那是非常牵挂陛下的身心健康呀。
所以,董卓早就通过董旻了解到,汉灵帝时日无多,至于是因为病情加重还是董旻发现有人要弄死汉灵帝就不得而知了。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董卓才敢于公然抗旨,因为他知道皇帝没几天活了。然后董卓在赶赴并州上任的路上,一路上那是开启了旅游模式,他带领着自己的几千西凉骑兵,游山玩水,光是在河东郡的地界就走了一个多月。这些西凉骑兵可是当时汉朝最强悍的一支部队,快速机动,和特种部队差不多,要是全速前进,河东郡应该一天就走完了,现在一个月都没走完,明显就是故意拖延时间。
所以董卓似乎又一次未卜先知了,他先是预测到汉灵帝会死,现在似乎又预测到有人要来找他,就好像《西游记》里观世音菩萨指点猪八戒,你去那个高老庄等着,会有取经人去找你的。董卓此时似乎就是在等候要找他的“取经人”。
现在,如果我们把整件事情都联系起来,那么从汉灵帝驾崩到董卓奉诏进京之间的一个可上下承接的因果联系就出现了。
首先,汉灵帝命不久矣这个信息,董卓预先就已经通过自己在禁军中任职的弟弟董旻获悉了,而且他立马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他长期以来其实一直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密切关注朝廷中央的动向,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董卓这样一个封疆大吏级别的官员,在朝廷没有人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朝廷中支持董卓的人,在明处的就是太傅袁隗,在暗处的就是董旻以及其他董卓安置在中央的亲信。
对雒阳局势高度敏感的董卓,应该最晚也是在收到蹇硕谋杀何进失败的信息后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实际上,老董这边可能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了。而他谋划的重点,就是要带领部队进入雒阳,加入到后汉灵帝时代的中央权力争夺中。
然而外臣带领军队入京,必须是奉诏,否则直接可以被认定为谋反,天下诸侯可共讨之。所以董卓要想进京,就必须要获得中央要他进京勤王的诏书。为了获得这个诏书,董卓通过他在雒阳的明暗两个关系网开展了秘密的公关工作。
由于董卓本身就是袁氏的门生,他曾经在太傅袁隗的府中担任掾吏,后来还通过袁隗的推荐而担任了封疆大吏,因此董卓和袁氏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董卓首先就通过这一层关系,开始向袁隗方面开展公关,公关的主要内容就是向袁氏集团表忠心,表示董卓方面会在袁氏家族争夺中央权力的过程中效犬马之劳。而袁氏家族此时也认为董卓会对自身在新一轮权力争夺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他们也有意拉董卓入局。
然而,如果只有董卓单方面向袁氏集团的示好,而没有外部的实际压力,袁氏集团也不会轻易的就征召董卓入京,而且董卓入京的事宜,也并非袁氏家族可以单方面决定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将军何进的态度更加关键。
为了让大将军何进能够接受董卓入局,董卓方面就通过董旻开始进行相关的运作。实际上大将军何进当时已经动了征召外臣入京的想法,因为他出生卑微,自身在朝廷的根基薄弱,所以相比袁氏家族,他更加迫切的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只不过何进所意向的征召对象并非董卓,而是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前面也提到过,这个丁原虽然是个多面手,在朝廷中同时在攀附何进、蹇硕等多个派系,然而他和何进方面的交往是最为频繁的。这一点何进自然也非常清楚,丁原这个人并不一定完全可靠,所以此时他还在犹豫。就在这时,董旻方面就开始向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等人发起公关,公关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表示自身愿意加入何进的势力,但是由于禁军主要受到宦官的控制,如果自己单方面加入何进,恐怕会受到迫害;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的兄长董卓也有意加入何进的势力,如果何进方面可以让自己的兄长董旻入京辅佐他,那自己的安全也可以借此得到保证。
面对董旻的示好,何进方面当然是喜出望外。在何进看来,如果征召董卓入京支持自己,那么董旻的安全也同时得到了保证,那么董旻所率领的一部分禁军也会加入自己,再加上丁原方面部队的支持,那自己立马就成为了雒阳城的头号军阀,之后自己就可以凭借实力,做个“和事佬”,平息宦官与士族之间的争端,稳定局面,这样朝廷大权就稳稳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董卓入京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牵制丁原,丁原这个人也是到处攀附,正好让董卓也入局来保持平衡,这样才是上上之策。
就这样,董卓通过明线搞定了袁隗,又通过暗线搞定了何进。只要再来上一点点压力,那么他入局的事情就大功告成了。而这个“压力”很快就来了,这个“压力”从宏观上来说,就是宦官、外戚、士族没有哪一派愿意首先在这场权力争夺的战场上妥协;而从微观上来说,就是在肃清蹇硕余党这个问题上,三方势力无法达成妥协,宦官们认为应当息事宁人不再追究,士族们认为应当追查到底,搞扩大化,而外戚们则认为应当选择性清除。
正是这些中央势力互相之间无法妥协,成就了董卓的“大业”。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联合发出诏书,以“清君侧”之名,征召董卓、丁原带兵进京勤王。
这下,汉朝就真的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