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昆阳之战
昆阳大战就是刘秀又一次审时度势的具体表现,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战争的态势,一战成名。
这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当然还有错误的结局。
昆阳,位于南阳盆地的北边,从洛阳出发,出颖川到达南阳的第1座城市就是昆阳。往西南经堵阳到达宛城,正东是定陵县、郾县两座小城。
昆阳在汝水的上游,差不多是中原水系的最后一个城市,也就是说昆阳就是南阳盆地水路运输的最后一个城市,昆阳到宛城剩下的300公里,全城只有陆路运输。常理上来说,昆阳是战略物资中转的重要节点,从求稳上考虑,拿下昆阳,缓步推进,一是解决了后顾之忧,不会担心敌军两路夹击;二是解决了部队的物资供应,在古代,大宗物质的运输水路可比陆路优秀太多。这样考虑,往往忽略了一个前提,宛城迫在眉睫,岑彭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救军的到来。而宛城才是这场战争的棋眼。
昆阳之战交战双方,城内绿林军主力是王寻和王常带领的新市兵,这是绿林山的老班子。还有刘秀和李轶带领小部分舂陵兵。总兵力大概在1万人左右,有说7000余人,毕竟起义军也很难区分军民,灾民为了混口饭吃就投军,战力上你很难说他是兵还是民。
攻城方王莽派出的大将是司徒王寻和司空王邑,大军的数量是个谜,至今都未有准确的定论,《汉书》:”定会者四十二万人”说有四十二万;《资治通鉴》虽然也说”定会者四十三万人,号百万”,但重点却和《后汉书》说法一致,“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两部史书均说莽军十万;《东观汉纪》中的说法是“二公兵已五六万到”将莽军说成五、六万;《论衡》中的说法是“光武将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将三万人战于昆阳”,这个是史书记载的最低值,直接将莽军降至区区的三万人。不管是42万、10万、5、6万、还是3万,反正王莽是号称百万。
同时征召通晓兵法的六十三家为军吏.以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的巨人巨毋霸为垒尉,又驱使诸多猛兽虎、豹、犀、象等助威,其余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之。”
虎、豹、犀、象,除了象,在泰国会广泛使用外,其余的虎、豹、犀是怎样做到无差别攻击,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听说使用它们?如果莽军真的有这么一只猛兽队伍,干嘛不早点使用?想来这些猛虎在大山深处的作用会更大,那绿林山剿匪为什么不使用?还有我总觉得之前赤眉军的战斗力是远远强过绿林军,为何又不用这种大杀器去对付赤眉军?这些都是说不过去的,历史真的不能细敲。
昆阳之战大家一致的观点是认为是在现在河南的叶县,但各位如果看地图,叶县已经突出山区,全部处于平原,根本无险可守。泌河在叶县已接近于上游发源地,河道窄,水流小,在平原完成适合大部队展开攻击,怎么史书上就说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呢?
唯一可信的是昆阳修了27米宽,深4米的护城河,毕竟时至今日,我们也不可能再一窥旧貌,这可以给莽军带来一定的麻烦。
史书也好,后世的传颂也罢,以上的一切都是铺垫,旨在突出刘秀这一主角。
我们还是根据史书,捋一捋,看一看这场据说被***都高度赞扬过的战争吧!
地皇四年(23年),更始帝刘玄命刘縯攻宛城,刘秀,王匡,王凤攻昆阳。宛城在的指挥下众志成城,顽强抵抗。昆阳城小,绿林军很轻松的占领了昆阳。
绿林军在昆阳立足未稳,莽军王邑、王寻就率兵42万,将昆阳城团团围住。
绿林军在城头,望着乌泱泱的人群,还有凶猛异常的野兽,无助感会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个人都想跑,更别说之前习惯丛林探险,亡命躲藏的绿林军。说实话,当时他们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掉,被莽军包了圆。
刘秀和他带的少量舂陵兵,其实不是城内绿林军的主力,主将是王凤和王常,主力是新市兵。当一群好汉商量怎么突围时,刘秀冒了出来,指出了这种愚蠢的行为无异于飞蛾扑火,一旦突围就无险可拒,置身平原,人数上的劣势将凸显无疑,谁也跑不过老虎,犀牛和大象。
刘秀说:“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眼前敌纵我寡,突围就是死路一条,唯一的办法就是拒城坚守,等待救援。
如果突围,不用一天,敌军就将在平原内消灭我们。兵锋直指宛城,里应外合刘縯必败,宛城打不下来,如果刘縯及其舂陵兵被消灭,那更始政权就岌岌可危。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刘秀说服了王凤和王常留守昆阳城,为了证明大家是共同利益体,刘秀将舂陵兵全部留下,只带领李轶等十三人连夜骑马突围,寻求援助。
围攻昆阳,这不是一个上上策。严尤就提出过明确的反对意见,他指出昆阳城虽小,但是城墙坚固,有护城河的加持,短时间破城不太现实。现在的重点应该是要去救援宛城。控制了宛城就控制了南阳盆地,就掌握了平叛的主动权,到时不说小小的昆阳城,就是刘秀政权也会一败涂地。现在理应火速驰援宛城,而不该在这个并不重要的昆阳城浪费时间。
严尤的确算新朝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一下就看出了主次,找准了战场的棋眼。这个战略建议起止是价值连城,事后看他价值连国。
可惜的是,现在这只联军的主帅不是严尤,而是王邑。
王邑太想秀一把,小小的昆阳城,最适合拿来作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他要给绿林军一个下马威,进攻,淌过护城河,跨过昆阳城的坚墙。屠城,绿林军一个不留,让这些反贼通通去死。围城,绝不放过一个漏网之鱼。
几十万的大军就这样把小小的昆阳城围得个水泄不通,莽军的营寨有几百个,以昆阳城为圆心,从里到外几十层。
随后的进攻更是声势浩荡,鼓角声远远传出几十里。昆阳城四面受敌,每一寸城墙都在战斗。
攻防双方最先示弱的是城内的主将王凤,他向王邑主动请降,不过很不好意思,王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
围住,往死里打。
猪队友就该有猪的表现。
严尤看不下去了,再次提醒:《孙子兵法》有云,围城必阙。建议将包围圈留一个缺口,诱使城内守军选择突围,只要离开了城墙,在平原就可以轻松击溃。
王邑再次一口拒绝,猪队友就该有猪的表现。
毫无生机,这反倒激励了守城的绿林军,大不了是死,死我也要拖个垫背的。
一场闪电战就这样打成了持久战,战机也就这样被一点点一误。
此时,刘秀在郾城、定陵等地召集了部分兵力,大概人数在一万人左右。有说17,000人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但是没办法,昆阳城就只剩下口气在残喘,先救一救再说。
身先士卒是危难时候的不二法则,刘秀带领一千多人冲在了最前面,离莽军营地四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围点打援王邑、王寻根本不会,听说刘秀援军到达,只派几千兵去拦截。刘秀勇不可当,连杀几十人,莽军败走,刘秀取得首胜。
刘秀命令士兵向城内守军大喊并射信号箭,传达“宛城已经攻克,大军已经来援”的信息。通过一阵骚操作,城内守军和城外的莽军居然都信了,此消彼长,城内的守军回了血,意志高昂。城外的莽军却失了魂,士气低落。
决战时刻终于到了。刘秀亲自挑选了三千名士兵作为敢死队,把进攻的目标直接对准王邑所在的中央军。
王邑没把这当成决战,他错误的认为刘秀不过是想制造点小骚乱,好调虎离山,帮助城里的守军突围。为此他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亲自率领一万精锐迎战刘秀援军;第二,下令各大营地,都不许乱动。
猪队友必须得有猪的表现。
刘秀的3000敢死队,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对着中军大营冲杀过来,越战越勇,杀声震天,一鼓作气就冲破了王邑军。斩杀了莽军的另一位主帅王寻。而各大营接到的军令是原地不动,他们就这样看着惨剧的发生。
中军溃败、主帅被杀,新莽军陷入恐慌和混乱之中。
昆阳城内的守军也看出了局势的变化,他们开门出战,里外夹击。
战场上一旦失势,就会引起多洛米骨牌倒塌,莽军彻底崩溃,自相践踏,向北方的洛阳逃窜。
恰好在此时,狂风怒号,暴雨倾盆,河水暴涨。有些史书更夸张,描述这场战争还有陨石,定向向莽军攻击。莽军数万人难以渡河,淹死者不计其数,王邑、严尤等人踏着士兵尸体渡过河水仓皇逃遁。
昆阳之战,绿林军的胜利,王莽军的失败,这是史实。但是什么陨石,什么自然灾害针对莽军,什么2万对阵42万,这些听听就行,不必细究,刘秀真有这本事,那是什么?中原之王,早就是地球的主宰,位面之王。深层次的原因都是为了贬低王莽,突出刘秀。也不排出王邑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
昆阳之战成就了刘秀,从此他不在是太阳旁边的月亮,他成了一颗更耀眼的太阳,他的光芒笼罩了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