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王莽新朝一一历史的试验田

四十五.西域乱战

  公元16年,新莽天凤三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李崇与郭钦等西征西域,西域之战就此展开。

  《汉书·西域传》在记载这次战争时仅简单论述了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对于细节描述不多,专门描写汉匈关系的《汉书·匈奴传》甚至对此事只字不提,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疑问。

  比如焉耆为何敢杀西域都护但钦而反叛,且能伏杀大使五威将王骏?

  新莽大军挥师西进为何会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五威将”是新朝成立初王莽新任的官职,取其东西南北中地理五方位之意,现当于现在的外交武官。在新朝成立后,负责传达中央的政策法规。在对西域各国降王封候,匈奴换印等事交中,新朝派出的朝庭代表就是“五威将”。

  王骏就是新朝资深的一名外交武官,最早的“五威将”之一,长期负责匈奴的外事活动。

  新朝早期奉行大汉族沙文主义,将西域各国由同西汉对等的国与藩属国关系,降为国与诸侯国关糸。将西域各国王降为侯,纳入中央的行政范略。

  这一步跨得有点大,有点猛。在国家实力还不足以控制西域全域的前提下,就冒然地触碰了西域各国王的利益,引发了西域各国的强烈抵触。

  新朝只是通过“五威将”向西域各国传达了“降王封侯”中央政策,而军事上却仍沿用西汉的“西域都护”制,由“西域都护”坐镇轮台,依托中原在西域的各处屯兵,对西域各国进行管理和制约。

  轮台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天山南麓的中段,将西域都护府没置在这里,同天子守国门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为了控制西域北道诸国。

  以西汉,新朝在西域的这点兵力,只能依赖于西域各国的归化程度,以及他们互相的钳制。以当时西域不少于36个国家来看,只要他们不统一在一起,只要他们不借助于强大的外力,任何一个西域国家都不可能是西域都护府的对手。

  可惜,王莽上台对西域政策的改变,让西域大部分国王感受到了危险,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少数西域国家联合在一起也不足惧,这时候他们有贼心没贼胆,口头抗议,心头怨恨,谁管你。

  可惜,西域北道背后就是强大的匈奴,这部分被北匈奴打残,在西汉呵护下苟延残喘的南匈奴,舔净了血迹,养好了伤口,两眼冒着绿光,时刻准备给自己的救命恩人致命一击。

  公元13年西域北道焉耆公开反叛,归附匈奴,同姑墨、尉犁、危须等组成联军,配合匈奴枪头调转,向西域都护府所在地轮台杀来,但钦调兵遣将阻敌未果,城破被杀于轮台。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但钦,西汉第十八任西域都护。公元1年平帝时任命,公元9年新朝成立续任,公元13年战死,一生戉守边关长达12年,最后客死轮台。

  从荆楚大地到相隔几千里外的西域边陲,但钦从一位世家子弟到成为代表中原王朝统治西域一方的最高管理者。适逢乱世,在纷乱的朝局中,坚守自己的责任,周旋于西域各国,抵御强敌匈奴的进攻,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西域诸国控制在了稳定的状态,阻挡了匈奴的渗透,最后甚至战死沙场。

  在战略上,战术上,他有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中原在西域主要采取的是屯兵制,兵力数量不太大,当西域30多个国家成散沙一盘,这点兵力勉强能维持治安。当西域国家团结成一个拳头,再加上匈奴强悍的战斗力,失败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虽然西域都护的设置,本就是为了防止西域的叛乱,但焉耆联军的突袭,也打了西域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轮台没有得到足够的增援,守城将士虽英勇奋战,但敌多我寡,终被联军破城而入,新朝西域都护但钦和众将士一同殉国。

  西域北道,几乎全部脱离了新朝管辖,纷纷恢复旧的体制,成立了很多独立的国家。

  消息传至常安,举国震惊。

  西域都护但钦被杀,成为王莽征伐西域战争的导火索。西域之乱打乱了征讨匈奴的计划,王莽意识到要想解决匈奴这个大患,前提必须得解决西域,只有西域的稳定,只有西域彻底的归顺中原政权,才能腾出手彻底的消灭匈奴。至少也得让西域两不相帮。

  公元13年,王莽任命李崇顶替殉国的但钦,接替西域都护,同时向西域增兵,保证中央行驶管辖权。

  李崇任西域都护时,与李钦时管辖范围己缩小了差不多一半。实际管辖仅限于西域南道部分,北道部分此时没有明面儿上投降匈奴,是一大堆独立的小国家,但实质已经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李崇就这样小心翼翼的维持了现状三年。

  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李崇与郭钦等西征西域,希望能彻底解决西域问题,力争打到他服,回到统一战线上来。

  公元16年五威将王骏至西域,大军先到西域南道莎车国休整,并集合南道各国兵力,准备和西域北道决一死战。

  北道焉耆率领姑墨、尉犁、危须等组成联军严阵以待,并向匈奴借了大量的兵马,以逸待劳,等待新朝大军的到来。

  王骏率列西征大军浩浩荡荡开向了焉耆国,沿徒没受到什么大的抵抗,一路杀到了北道联军阵前。

  一方以逸待劳,严阵以待;一方气势如虹,杀气腾腾。大战一触及发。王骏将莎车、龟兹兵七千余人打前锋袭焉耆,自己率新朝兵坐镇中央,择机出击。

  莎车,龟兹兵一冲锋,西域南北两道联军就混战厢杀在了一起,一时间,血肉横飞,杀声四起。马蹄声,残叫声,军鼓声混杂在一起,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黝暗的红色。

  战斗异常的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北道联军虽损失惨重,可王骏也一时半会吃不下这块硬骨头。

  王骏见北部联军势己弱,正准备令新朝兵全军出动,一举拿下北部联军时,令旗都举在了手上,焉耆此时终于抗不住,投降了。

  王骏松了一口气,这些西域小国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经打,大军一走就反叛,大军一来拉开阵势一打就投降。老样子,还是老样子。这样也好,减少了将士的伤亡,也不辱朝延使命,顺带还轻松立一战功。

  老规矩,进营受降,将主犯扣押等候朝延发落,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享受胜利者的快感。

  王骏带着少量亲兵前去受降,刚入敌营,焉耆伏兵遮杀王骏等。

  大意失荆洲啊!

  这次和之前不同,焉耆并没被王骏打服,只是见新军人多气盛,避其锋芒,选择诈降,就是要诱新朝主帅王骏前去营中接收,好一举截杀。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西域人说汉话。这下好,诈降都给你学会了。

  主帅被杀,西征军怒火冲天,一路杀将过去,焉耆避其锋芒,带着主力远循,只留下些老弱病残,西征军不解气,戊己校尉郭钦尽杀焉耆老弱。

  双方仇越结越大,不共戴天。

  史书讲到这里就没有下文,整个征西部队如何覆灭,接下来的战斗都没有记载。

  我猜想,征西部队与焉耆双方的血海深仇,本就不可能善罢干休,起初征西部队为报王骏之仇一路追杀,孤军深入后,遭到了匈奴与北道联军的俘击,随后被一路反杀,溃不成军。在没有接应部队的支援下,想想一支没有主帅的溃军如何才能逃出塔里木盆地,而这群追兵中很多人才刚被这群溃军杀死了父母,妻子和儿女。

  血海深仇让焉耆追兵杀红了眼,仇恨让他们忘记了生死,也将王莽的征西部队留在了荒漠里,一个也没从塔里木盆地走出来。

  王骏被杀,新朝征西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后,西域北道诸国与新朝断绝往来,沦入匈奴势力范围。只有位于西域南道的莎车率领南道诸国抗衡匈奴。新朝西域的管辖范围,收缩至西域南道部分,新朝一朝再也没有收复整个西城。

  公元23年左右,西域再次大乱,西域都护李崇战死于龟兹,新朝从此丧失了整个西域的控制,遂罢都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