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高句丽之战
讲高句丽之战前,先声明一下,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简单的说,高句丽是中国人建立的国家,不是朝鲜,韩国的建立的国家。棒子的事情你们也知道,这上世界上什么都是他们的。
高句丽,《后汉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高句丽出土文物“延嘉七年铭金铜如来立像”、“中原高句丽碑”均称本国为“高丽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册封为“高丽王”。
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朝鲜半岛出现的王氏高丽并非其继承国。为了区别这两个政权,在历史研究中,“高句丽”用于高氏高丽,“高丽”用于王氏高丽。
《汉书》记载:高句丽,後汉朝贡,云本出於夫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馀王妻,为日所照,遂有孕而生。及长,名曰朱蒙,俗言善射也。国人欲杀之,朱蒙弃夫馀,东南走渡普述水,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句丽,以高为氏。及汉武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属玄菟郡。赐以衣帻、朝服、鼓吹,常从玄菟郡受之。後稍骄恣,不复诣郡,但於东界筑小城以受之,遂名此城为帻沟漊。「沟漊」者,句丽名城也。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朱蒙是夫馀人,母亲河伯人,嫁给了夫馀的王家,太阳照了一下就有了身孕,生下了朱蒙,传言小时就特别善于射箭,夫馀国的人想杀死他,想来主要是王家吧,你太阳照一下就怀孕,信你才有个鬼。没办法,只有跑了,跑到了纥升骨城,从此定居下来去,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名叫句丽,以高作为自己的姓氏。汉武帝灭朝鲜的时候,将高句丽确定为一个县,隶属于玄菟郡,早期常从玄菟郡获得财政补贴,后来慢慢就膨胀了,筑了个小城开始关门称王,一个破小城,高句丽人却觉得是句丽名城。
各位看官看明白了吧,高句丽就是夫馀人朱蒙建的,最初不过是大汉朝的一个县。
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此后400多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
新朝初期,高句丽的势力范围就是现在的朝鲜,再加一点临近朝鲜的东北地区。但在东北还是比较强势,役属沃沮、东濊。
汉武帝的时候高句丽是中央行政下的一个县,他应该不算藩国,西汉灭亡最后一年前,高句骊都比较弱小,作为一个县一直接受玄菟郡的统治,户口报在玄菟郡下面的高句骊县。
朱蒙直到公元前8年才被立为高句骊侯,是第一代高句骊侯,也就是王莽摄政的最后一年才封的侯。你可以这样理解,他就是一个东北的偏远地区,一个中央政权觉得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这个可从班固的记载中得到佐证,《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记载: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句骊、夫馀;南出者,逾徼外,历益州,贬句町王为侯;西出者,至西域,尽改其王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
王莽降王为侯的时候,他本就是侯,而不是王。降王为侯对朱蒙没有一点影响,还暗自高兴,反而觉得提升了自己的地位,终于和以前的王公贵族一个品阶。如果没有后来的征兵,朱蒙会在东北那旮旯,美滋滋的安度晚年。
公元11年,北方的战争已经在所难免,西域率先开始小打小闹,和匈奴的大战随时一触即发。王莽下达了征兵令,高句丽建属于中央行政,也在征兵的序列中。这很正常,保家卫国当然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
班固记载了这段有征兵引发的血案。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记载:先是,莽发高句骊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冠。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为所杀。州、郡归咎于高句骊侯驺。严尤奏言:“貉人犯法,不从驺起,正有它心,宜令州、郡且尉安之。今猥被以大罪,恐其遂畔,夫馀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馀、秽、貉复起,此大忧也。”莽不尉安,秽、貉遂反,诏尤击之。尤诱高句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
王莽征兵讨伐匈奴,高句丽心里是不愿派兵去,在玄菟郡守强迫下,还是服从调令出兵塞外,出塞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史书上查不到,班固也没有说,大概是双方都觉得各自占理,郡守认为他们犯法,要则以军法,高句丽人不服,逃出兵营,辽西太守田谭率兵追击,反被高句丽人所杀。州,郡当官的怕问责,就把责任全部甩给了高句丽侯朱蒙。
《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中看出端倪:及王莽篡位,欲击匈奴,兴十二部军,使东域将严尤领乌桓、丁令兵屯代郡,皆质其妻子于郡县。乌桓不便水土,惧久屯不休,数求谒去。莽不肯遣,遂自亡畔,还为抄盗,而诸郡尽杀其质,由是结怨于莽。匈奴因诱其豪帅以为吏,余者皆羁縻属之。
结合这条记载来看,导致高句丽人“不欲行”、“皆亡出塞”、“犯法为寇”的主要原因无疑也是“惧久屯不休”,又担心人质的妻儿。而在逃亡之前,想必他们也有过类似乌桓人“数求谒去”这样的举动。
上奏朝廷后,严尤对王莽建言,高句丽人犯法,不应该算在高句丽侯的头上。现在我们正在和匈奴开战,应该责令郡守安抚他们,不要怪罪他们,树立不必要的敌人。并且高句丽同夫馀,貉等国来往密切,逼反了高句丽,怕会形成连锁反应,应安抚为主。
严尤看问题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才会说“貉人犯法,不从驺起”并建议进行安抚。但是,王莽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认定为高句丽叛乱,任命严尤前去平叛。
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王莽交代的任务,严尤还是尽力去完成,兵临“国内城”下,严尤并没有让大军攻城,而是将朱蒙骗出了城外,朱蒙一到军营即被斩杀,首级传回常安。
这是新朝那几年唯一的亮色,西域,匈奴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高句丽之战结束,朱蒙被杀,斩首示众,王莽仍保留高句丽的行政范围,只是更名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略着惩戒。
结果,高句丽别种濊貊仍旧屡次寇边,骚扰边境,盗贼行为更甚。濊貊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和汉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区部族,又称貉、貉貊、秽貉或藏貊。起初,濊和貊是两个部落,濊在东,貊在西,后来貊部落合并了濊部落,逐渐形成了濊貊。
新朝未年还入侵右北平、渔阳、上谷等幽西数郡,高句丽仍是新朝的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