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王莽新朝一一历史的试验田

二十七.侄子王光

  王莽的父亲走的早,他的哥哥王永在父亲王曼去世没几年,抛下年幼的儿子王光,以及年轻的妻子田氏,也撒手人寰。两个苦命人,一天也没沾到元城王家发迹后的光,两个顶梁柱一走,可就苦了王莽,12岁的王莽从那刻起,就肩挑了养活全家的重任。

  家里没有成年男子,一下就断了生活来源。王莽的姐姐也早早的嫁给了农民刘玉策,看见这三个字的名字,就知道王莽的姐夫肯定是社会底层人士,要想姐姐能帮衬帮衬娘家,是多么的不现实。空荡荡的房间只留下两个寡妇,还有三个小男孩艰难地生活着。王曼死后很多个才获得封爵,在此之前王莽家绝对没有大片的封地,一个法院中层官员的祖父,自己花天酒地的同时,还得养活一大家子,要想有多丰厚的家产分到王曼手中,这基本没有可能。

  或许王莽有一小块自己的土地吧!不然这一大家子早就饿死了。在封建朝代,要么在土里刨食儿,要么就是做官挣点俸禄,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渠道收入。在元城王家的接济下,12岁的王莽带着全家艰难的生活着。

  从历史的片段中可以看到,侄儿王光是要比王莽长子王宇小一些,王政君当皇后的时候,王莽才12岁,那时父亲王曼己去世。24岁出任黄门郎时,哥哥王永也去世多年,小人物是很难查到生卒日期,从蛛丝马迹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古人就算成婚再早,再快也要16岁当爹吧,王光又比王宇小,可以推算出王永去世时,王莽差不多17或18岁。

  元城王家是从王政君当上皇太后才开始兴盛,之前的王家,不过就是大汉帝国的中产家庭。祖父王禁也不过就是一个中层官员。

  父亲王曼身体一直不好,家境也一般,好不容易才讨回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老婆。没有社会资源,自身条件又不太突出,始终未得到做官的机会。

  哥哥王永,实际上是王曼的养子,同王莽没有血缘关系,好不容易做到了诸曹尚书的小官,但不久突然病故,留下一个遗孤王光。

  哪怕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王莽仍将哥哥的儿子王光视同己出。由于未领食邑,王莽家的生活品质不如堂兄弟们那样宽裕,虽然如此,他仍让侄子王光到经学博士跟前学习,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哪怕现在的王莽在我们眼里也不过是个孩子。朝廷休假,王莽就驾车赶马,亲自带着酒肉去慰问赠送王光的老师,馈赠礼品遍及他求学时的同学们,许多正在求学的青年儒士都来围观,并认为这是一种荣誉。老人们则在旁边赞叹,对这种“尊敬师长”的做法非常推崇。王莽不仅给王光找来好老师,还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去维护王光的面子,弥补王光缺失的父爱,做到了一个好叔父能做的一切。

  在娶妻生子这件事上,王莽也心怕王光敏感,给了他父亲一样的关怀,不让他感到失去父亲的痛苦,将他和长子王宇一视同仁,让他们同一天娶妻,享受王家孙辈的首场婚礼。

  这场婚礼的具体时间没人记载,以16岁生子,孩子16岁结婚大概年龄来推算,这场婚礼王莽应该在32岁,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公子大婚,宾客满座,热闹异常。而这种殊荣,王莽让王光和王宇共同分享,两对新人,从礼仪,封礼,新房均一模一样,一个标准。王莽只想用这些行动传达给王光,不管你和我有无血缘关系,我从未当你是外人,我也把你当成我最重要的亲人,我的儿子。

  婚礼的主角没人记住,来参加婚礼的宾客才不在乎新郎是谁,而王莽尊兄敬嫂、立子继嗣的一片苦心却得到宾客们的一致称赞。

  而娶媳当天王莽的孝道却载入史书,婚宴上宾客坐满堂屋,忽然有人向王莽说老太太发病,询问应当服什么药,王莽立即前去侍奉服药,完了才返席,刚在酒桌上落座不一会儿,又有人来说老太太不舒服,王莽即速而去,如此往复,等到宾客散去时,他已起身离席了好多次。

  娶妻生子,开枝散叶的事儿忙完,王莽又开始为王光的仕途奔波。公元8年,太皇太后王政君诏:“进摄皇帝子褒新侯王安为新举公,赏都侯王临为褒新公,封王光为衍功侯。”这下家也有了,业也有了,你们年轻一辈就好好生活吧,我对得起哥哥了。

  福兮祸所至,王光刚过上几天侯爷的日子,内心就开始膨胀,想着去收拾自己的仇人,公元8年,正是王莽声望的峰值,想讨好”假皇帝”,想讨好王莽家人的多了去了,王光只在窦况前支了声,谁当初对我怎样怎样,还没支声要不要收拾他,窦况就心急火燎地把那人抓起来,定个罪杀了,窦况想着尽快把人情做实,却没想到把王光彻底的推进了无尽深渊。事后没多久,司威陈崇就向王莽奏报了此事:说他的侄子衍功侯王光,为了私怨找窦况帮他杀人,窦况将人抓住后己定罪处斩。

  窦况是收复西海郡的功臣。凭此战功被封为‘震羌侯’。军人脑回路一般比较直,王光只随口一说,为了义气,不管不顾就把人给做了,错就此犯下。

  王莽大怒,这不是买凶杀人吗?王公贵族就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吗?还要法律干什么?

  拘捕窦况,枉法处死,功是功,过是过,法律就是法律。

  可是王光,下不去手啊,处决了王光,哥哥可就绝后了。对于自己的儿子,违法乱纪,我可以毫不留情面的执行法律,我只是对不起自己。对于侄儿,我下不去手,他死了,那嫂子该如何生活,这可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杀掉王光容易,可一旦这么做,今后该如何面对寡嫂的目光,哥哥死后,她守寡10多年,陪我,陪着我们王家,走过了那段清贫,艰苦的日子,没有嫂子的操持,我都不知能不能咬牙坚持到今天。儿子没了,她的天也就垮了,那王家也就垮掉了半边天。

  窦况很快就依法处决,犯罪明确,事实清楚,窦况也认罪伏法。而王光却拖而不决,满朝文武官员的目光都汇集在这案件上,看王莽何去何从。

  悬而未决肯定不行,再困难终究还得面对,王莽将王光叫到了身边,在王光来之前王莽攒了一肚子的火,愚蠢至极的责备,恨铁不成钢的惋惜,这团火他准备向自己亲手带大的侄儿发泄出去,愚蠢、白痴、苯蛋。你是侯爷,你有“假皇帝”的叔父,你己经穿上了鞋,干吗去为难光脚的,你有病吗?愚蠢、白痴、苯蛋。

  可见着王宇畏畏缩缩地跪在那里,眉眼间己长出兄长般的轮廓,眼神间透露着悔恨与哀求,王莽的狠话一个字也没嘣出口。来之前,王莽亲手杀了他的心都有,他要教训他,他要训斥他。哥哥走的时侯将王光托付给了我,哥哥什么要求也没对我提,他知道我会视入己出。我也是这么做的,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好。王光和王宇差不多一样大,两个淘气鬼从来就不让人省心,每次犯错后捱打的总是王宇,有次王宇居然跑他妈王静烟那么去问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可那是犯错,不是犯法呀!犯错我可以不责罚你,可这是犯法呀!

  叔侄俩就这样一个站着,一个跪着愣在那里,双方都没有说话。王光想开口求情,又怕叔父为难,他清楚叔父想要营造一个政通令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开口于事无补,只是让叔父更为难。但他仍在期盼奇迹的出现,谁都害怕死亡,他期盼叔父能象小时候一样,再原谅我一次,原谅我最后一次。

  望着这唯一的侄子,王莽内心出现了无数次的动摇,好多次都想脱口而出,这事到此为止,你回去好好反省反省,下不为例。可理智战胜了冲动,我可以这么做,谁也拿我没有办法,可如果果怎么做,上行下效,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百姓对政府才建立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这种事我绝不能忍受。

  时间在叔侄二人间凝固,这样也好,王莽知道,时间一旦正常运转,就将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时间总不会凝固,王莽最后深情地望了王光一眼,扔下一句:”事你己做了,法你也犯了,你自己看着办吧!”逃离开去,将王光晾在了一边。对兵士没有做出任何一条指令,没有拘禁王光,也没有限制他的自由。没办法,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想着的是彻底的了结此事,但面对自己从小抚养大的侄子,除了惋惜和痛心,终究没能狠下心来,再拖拖吧,走走看。

  王光此时已无比的懊悔,窦况的死,也昭示了自己的结局。他在等,等着叔父的催命符。今天叔父的召见,他已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就让今天成为自己最后的一天吧!见到叔父,预判中愤怒的责备,痛斥的大骂并没有到来,有这些还好受一点,反正人之将死,无所谓了。可没等来叔父的雷霆恕火,看到的却是叔父的伤心,叔父的心酸和叔父的绝望。当跪下抬头望着叔父眼颊的泪光,王光真心悔恨,他恨自己,他恨自己的小肚鸡肠,他恨自己干嘛不能放过别人。于事无补呢,叔父没准备刽子手,但也没有说就此揭过,让我看着办,我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行尸走肉般的王光,都不知怎样恍惚地迈进了自己的家门,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但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坦然面对,王光想去祖母那儿求救,走到祖母处,见着房门紧闭,恍惚的精气一刹清醒过来,祖母已走了好多年,危机关头不自觉就想找出最强的靠山。

  靠山早没了,王光摇摇头,叹口气,转身去找母亲。

  王光将自己做的蠢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王母,说完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期待母亲能出面,让叔父王莽网开一面,法外开恩。王母寡居十多年,眼界却比这个在外面混社会的儿子强太多。王母望着自己的儿子,又是可怜,又是可气,摸着丢了魂儿的王光,戳破了他最后的肥皂泡,谈谈对王光说了一句:“你看自己与长孙、仲孙相比,怎么样?”小子,醒醒吧!你掂量掂量自己,你和你叔父的长子王宇,次子王获相比,你高在哪里,就算你和王宇同天结婚,王莽能把你平等对待就不错了,王宇,王获犯法,你叔父也没有网开一面,他们的结局你是看见的,你犯法,凭什么想获得和他们不一样的结局。

  当头棒喝,自欺欺人的王光最后一丝希望瞬时破裂,母亲,儿之错,再也不能孝敬你老人家了,羞愧难当、自认为罪孽深重,王光于是服毒自尽。

  王母紧随其后也服毒自尽,丈夫走得早,现在儿子在自己眼前服毒自尽,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残忍,没有了希望,活着对于她成了最大的折磨。王莽所担心的,终究变成了事实。

  公元8年,王莽令王光的养子王嘉继爵为侯,以延续哥哥王永的香火。

  纵观王光的一生,王莽对他视为己出,疼爱有加,犯罪后迟疑不决,没有像对待自己子女那样杀伐果断,而是让王光自己看着办,这一切怎么就成了王莽的污点,黑点了呢?

  子侄犯法,法外开恩,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样的官吏不是我们最最讨厌的官吏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子侄犯法,一视同仁,大义灭亲这不就是我们心中最最认可的官吏吗?

  王莽做到了这一切,历史却认定他做这一切是虚伪,是图虚名。为了权利,为了皇位,不顾一切,甚至牺牲自己子女的生命。

  王莽连杀子侄,被人认为是故意用骨肉的鲜血显示公正。王获被杀那时候王莽刚丢掉大司马,事业是最低谷,家族的前景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样做勉强说的过去。王宇干政,王莽那时摄政,睁只眼闭只眼,此事也会很轻易的掩盖过去。王光被杀,王莽已是假皇帝,离真皇帝只一步之遥,整个国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这个时候不说王光只是杀掉一个普通人,就是杀掉一个王公贵族,王莽只须不开口,不追责,王光借刀杀人这事就会泯灭在历史中,王光仍会当他威风的侯爷。

  王莽没这么做,他完成了我们心中最认可,最期待,最盼望的上位者的行为模式,可历史却始终认为他错了,这错在哪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