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陨落:周勃罢相
刘恒身为皇帝,留不住王佐之才的贾谊。就这样,千年难遇的少年政治天才,以被贬的方式,告别了长安。
贾谊,你先歇一歇。历史大舞台,还需要你。
倒贾风波,让刘恒看到了一个现象:功臣集团势力,很强大。
着手打压功臣势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否则,他就不能放开手脚治理国家,当一个独断朝纲的皇帝。
刘恒是个聪明人,明白一个道理。做大事的人,不能急。
现在,他要做一件事:继续忍。
对刘恒来说,他有个最大的优势:年轻。
此时,刘恒才二十五岁出头,相当年轻,也是最好的年纪。所以,刘恒有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就在贾谊被贬出长安,功臣集团拍手称庆,相互道喜。朝臣们也因为皇帝退让,让他们自认为取得了胜利。殊不知,这是皇帝暂时性退让。他们更不知道,这样做,触动了刘恒的逆鳞。他们也低估了这个青年皇帝的个人能力。
功臣们,你们的日子不多了。
贾谊走了,刘恒没有消沉。他要化悲痛为力量,卯足了劲,继续干好皇帝的本职工作。
刘恒做了一件大事:废除妖言诽谤罪。
汉文帝二年,下了一道诏书,废除妖言诽谤罪。
这道诏书,字数不多。但,用文言文的方式,读起来拗口,理解也比较费劲。
这道诏书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诽谤,指污蔑朝廷,乱发言说皇帝的坏话,说官员坏话。妖言,指造谣生事,扰乱人心。
在刘恒那个时代,妖言诽谤罪,轻者割舌头,重者被判处死刑,祸连妻儿。
刘恒决定废除妖言诽谤罪,先拿出一个理由:贤能的君主,为了治理好国家,专门设置了用来批评国政的木牌,并且对于进献有用建议的人给予表彰。
这句话,表达一个潜在意思。我也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更想做一位能够听到百姓声音的好皇帝。前人干过这样的事,我,也准备这样干。你们若反对,是不想让我当贤明的君主,还是不想让我听到来自百姓的声音。
刘恒明确表态告诉大臣:为什么要废除妖言诽谤罪!
朝臣不敢直言,批评皇帝的过失。
老百姓怕乱说话,被降罪,就不敢发言。
这样,皇帝就听不到来自底层最真实的声音。也会助长官员,欺压百姓。
这道诏书,归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
皇帝做的不好,官员可以指出来,无罪。
官员做的不好,百姓骂他们,无罪。
在刘恒看来,官员做的不好,百姓骂你,也是应该的。刘恒应该是读历史的,知道不让百姓正常表达诉求,会有什么危害。
前有,厉王弭谤,道路以目,引发国人暴动。
后有,商鞅变法,不让百姓说话。
说话的人,要么被割鼻子、割舌头。
要么,被拉去充军。
严重者,会被连坐,诛九族。
刘恒废除妖言诽谤罪,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我要听到来自朝臣,来自百姓的声音。我要成为一位贤能的好皇帝。
刘恒的这道诏书,也让他留下美名,开启了百姓骂官,却无罪的时代。进而,也让刘恒享受了一个尊荣:第一个且唯一允许百姓骂官无罪的帝王。
这道诏书,也让刘恒听到来自底层官员的声音。其中,有一个声音,导致功臣集团为首的周勃被罢相,还被赶出长安,回到封地。
这个发声的人,就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灰色人物,世称无双国士的汉初名臣袁盎。
袁盎,是楚地人。
他有个这样的家庭背景:父亲当过强盗。
天下太平后,袁家迁移安陵。
他还有个兄长,叫袁哙。
袁哙最大的优点:善交朋友,人脉关系广。
吕太后时,袁盎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有个官职:吕禄的门客。
吕氏在吕太后时,是最显赫的家族。跟着,吕氏混,是最有前途的一个职业。
吕禄被封为赵王,兼任汉上将军,其女婿是汉后少帝。那时,跟着吕禄混,前途一片光明。然,命运给袁盎开了一个玩笑。
吕太后去世,吕氏被灭,他也被归为吕氏一党。
按道理说,袁盎前途一片黑暗,再难登上政治舞台。
刘恒废除连坐法,表示诛吕结束,不扩大杀戮。其兄袁哙,利用这个机会,与周勃等人交好。在袁哙的人脉帮助下,袁盎又有机会出仕,以展现胸中的才华。
袁盎不仅出仕,还获得一个官职:郎中。
朗中,官位不高,却是袁盎走向名臣的起点。这个官职有个很大的优势,能够接触皇帝。若能把握住机会,前途一片光明。
袁盎,是个聪明人,更懂得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贾谊是皇帝最器重的人,却被贬长沙。倒贾风波,让刘恒见识到功臣势力很强大。也刘恒对功臣势力,充满敬畏。
倒贾风波后,身为功臣势力之首的周勃,可谓是呼声最高,势力最大。有军功,位居百官之首,他的儿子还迎娶了皇帝的女儿。用一个词来形容周勃:权势中天。
每次朝会结束,刘恒都会恭敬的亲自送周勃到宫门,还要目送离开。周勃是实在人,刘恒这样做,也没考虑那么多,更没觉得不对劲,还十分心安理得。
周勃出宫,大摇大摆,趾高气扬,步履甚是轻快。刘恒就像一个没有权力的皇帝,周勃就像一个耀武扬威的武将。
袁盎看出了这二人,看似君臣很融洽,实则充满杀机。但,袁盎身为朗中,官职太小,不敢说身为四朝老臣的周勃。他说,就会被以妖言诽谤罪,处于重罪。
刘恒废除妖言诽谤罪,他就要抓住这次机会,解决皇帝的难题。
成功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失败了,大不了人头落地。
袁盎趁着散朝后,见刘恒目睹周勃离开时,问:陛下认为,周丞相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刘恒不假思索,给出一个答案:国之重臣。
袁盎不赞同这个答案,分辩说:周丞相是功臣,不是国之重臣。
刘恒听到这个答案,转过头看着袁盎,心中大疑。满朝文武以周勃为尊,这位朗官,竟然敢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袁盎见皇帝没说话,那道目光是否再问为什么。袁盎会意,先说了什么是重臣:与皇帝生死与共。
又说了,周勃为什么不是重臣,只能叫功臣的理由:吕太后专政,加封吕氏为诸侯王,刘氏天下危矣!周丞相为太尉,手握兵马,却什么也没做。吕太后去世,朝臣反吕拥刘,周丞相掌握兵权,恰好遇到诛吕的机会,才能建功立业。
这段话,潜在的意思是告诉刘恒。一旦,天下有变。周丞相也会做同样的事,当个功臣。
袁盎见气氛差不多了,加重语气,做个思想总结:周丞相之举,是功臣,不是国之重臣。
刘恒没有说话,就是赞成袁盎的说法。
袁盎见皇帝没有生气,也没有出言呵斥,把目前看到的现状说了出来:周丞相态度不恭,陛下谦虚礼让。这违背了臣下与主君的礼节。
这句话,充满了很强的杀伤力。潜在意思是告诉刘恒,你的谦让,只会让周勃持宠而娇。你和周丞相,到底谁才是君,谁又是臣。
最后,袁盎要表达这次谈话的目的:君臣有度。
同时,他也是给刘恒传递出一个信号:我是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说周丞相的坏话。
刘恒早就动了打压周勃等人的想法,只是顾及到现实问题,没有动手。现在,袁盎这样说,刘恒知道,不能等了。
后面的剧情,开始变了。
朝会之后,刘恒不送周勃出宫门,也没有目送离开。相反,刘恒的举动,多了些威严,令周勃感觉到害怕。
这一刻,周勃体验到了一个现象:伴君如伴虎。
周勃不傻,立马要弄清皇帝为何对自己态度发生转变。一个名字,很快出现在周勃手中。他就是袁盎。
周勃很生气,相当愤怒,直接找到袁盎,愤怒训斥:我与你兄长交情不错,对你也不薄。咱们无仇无怨,你为何要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
袁盎理亏,不能争辩,既没有解释,连道歉都没有。
袁盎也是聪明人,懂一个道理,周勃不敢拿他怎么样。毕竟,皇帝刚废除妖言诽谤罪,周勃做的不对,他有权力说出来。
周勃找他麻烦,皇帝的诏令,形同虚设。袁盎看着周勃,任由对方教训,始终不开口说话,眼神却表达了一个意思:是我说的,你能拿我怎么办。
的确,周勃不能拿袁盎怎么办。谁让周勃是老实人,还不懂说话艺术。
周勃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更没意识到,不久后,他将离开朝堂,陷入牢狱之灾。
疏远周勃,这是刘恒打压功臣第一步。但,刘恒没有急于求成,立刻罢黜周勃,否则,适得其反。
刘恒做事,求稳。所以,他要做一件事:改革军制。
地方:刘恒给各郡两件象征身份的物品:铜虎符、竹使符。
铜虎符,是用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分成两半,右留京师,左留郡守。
竹使符,是皇帝向郡国传达重要命令或征调兵将时所使用的凭证,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右留京师,左交郡国国相。
也可以这样理解,铜虎符是皇帝赋予了郡守相当大的权力,用来防止列侯叛乱。毕竟,大汉管辖了很多郡,郡内有很多列侯。竹使符,是皇帝赋予郡国国相很大的权力。毕竟,国相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受其他人节制。
列侯调兵,需要郡守同意。诸侯调兵,需要国相同意。郡守和国相,直接归皇帝指派,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军队出兵的漏洞,巩固了长安对军队的掌控。
这两种符节,用途也不相同。铜虎符用来征兵,竹使符用于其他用途。
中央:
裁减守卫京师的人数。
裁减太仆掌管的马匹。
刘恒不仅改革军制,还要改革经济结构。
此时,贾谊的策略又被刘恒提了上来:重农抑商。
为了表示,对农业的重视。
刘恒做了三件事:
1.以身示范,亲自耕种。
2.减免百姓赋税。
3.抬高百姓身份。
这些事做完后,刘恒正式准备朝功臣势力亮剑。
上天也配合刘恒,出现了一个天象:日食。
日食,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现象。对古人来说,是帝王德行有亏,即将有灾难发生。刘恒对这个现象高度重视,下达了一个诏书。即对自己的德行进行了反省。同时,也让诸侯离开长安,前往封地。
刘恒的这道诏书,先表达了一个观点:为什么要诸侯前往封地。
古时,诸侯建国众多,各守其地。按时向朝廷进贡,人民赋役不重,上下和睦快乐,没有违民所愿。
又指出现当今存在的问题:列侯多居长安,离封邑甚远。吏卒供给,输送甚为劳苦,而列侯也无机会去教化封邑的百姓。
再明确表明态度:列侯自行前往封国。
刘恒为了减轻实行这项法令的阻力,做了缓冲:身居高位要职,恩准留京。但,其子要到封邑去。
然,列侯没有把皇帝的诏令当一回事,继续留在长安。潜在意思是说:我们都不走,你拿我们怎么办。
对于列侯而言,封国哪有长安好。
对刘恒而言,列侯挑了他的权威。
如果这种现象放任不管,祸不久矣!这一次,刘恒要动真格,必须动。
天象继续来助攻,又一次出现月食。
刘恒是聪明人,会发现问题,也懂解决问题。他更知道,辩证的分析问题,抓典型。列侯不走,强行驱赶,只会引发灾祸。刘恒想了一个办法:找个人带头离开长安。
这个人要有足够的威望,能够让列侯上行下效。
刘恒精准的锁定一个最佳人物:周勃。
周勃是列侯,大汉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功臣势力核心。周勃带头执行皇帝诏令,离开长安。其他列侯,再敢拒绝离开,就能用武力驱赶。毕竟,论军功、论尊崇、论个人影响力,谁能比得过周勃。
现在,刘恒要做通周勃的思想工作。也可以说,刘恒要向周勃摊牌。周勃走,刘恒要做什么。周勃不走,刘恒要如何应对。
周勃去留,也是刘恒要考虑的问题。
刘恒是这样做的,先找到周勃嘘寒问暖,直接进入主题。刘恒无奈地问:朕,遇到一个难题。周丞相为我解惑。
周勃问:陛下,有什么疑惑。
刘恒叹口气说:我诏遣列侯各回封国去,列侯推辞而未能成行。列侯不走,天下人就会认为,我这个皇帝下达的诏令没用。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周勃替皇帝排忧解难,说:陛下,找个人带头离开,以儆效尤。
刘恒等着就是这句话,先嘉奖了周勃,看着他,委屈说:丞相是我最为倚重的,望带头作表率,回到自己的封国去。
周勃没想到皇帝要他回到封国,愣了片刻。此时,周勃才明白,皇帝不需要他了。
他不想走,也得走了。
就这样,周勃离开长安。其他列侯见状,也跟着离开。刘恒用了近三年,解决了最令他头疼,且敬畏的势力:功臣。
随着,周勃的离开,象征着功臣势力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