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一天,一位渔夫垂钓归来,收获颇多的他本应高兴不已,但此刻,他的脸上毫无波澜,可以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叼着一只烟斗,悠闲地抽着,因为对于经验丰富的他来说,满载而归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扁担一横,肩一耸,挑着两只装满鱼的竹筐,渔夫迎着夕阳向市集走去;去时满,归时空,夸张点说,筐里连滴水都不剩,显然,今天的鱼又卖了个好价钱。
然而此时,渔夫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明天就是他母亲的祭日。买了香和纸钱,匆匆地吃过了晚饭,渔夫身子向后一仰,翻个身,平静地躺在床上,刚一合眼,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内心瞬间波涛汹涌:是啊,自己在母亲生前,没给她留下过半点快乐的回忆,他出生时母亲难产,心急如焚的父亲几乎倾家荡产,请来了全村最有名的神医,抱着九死一生的几率,母亲生下了他。
但年少时的他向往和平,不愿习武,于是便被父亲送进了附近的学堂,但刚跟老师学习没多久,父亲便离奇死去,在记忆中,父亲那天很早便出去,但到晚上也未回来,第二天母亲得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在悲痛和犹豫的折磨下,她狠下心来,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此次之后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也成为了一名年轻都捕鱼人,好在他是独生子,两人一个贩鱼,一个做刺绣,采用屈指可数的钱勉强支撑起这个家庭。但每当他想追问父亲的死因时,母亲总是说:“你爹是在河里打鱼时淹死的。”,他也常常反驳道:“我爹虽不是苍颜白发,却也是渔夫中的老江湖,怎么可能说淹死就淹死,我不信,娘,爹到底是怎么死的?”,每当这时,母亲总会推三阻四,不愿正面回答他,有时还会大声训斥他,让他不要再问了,有时甚至还会打他。
尽管如此,他还是不甘心,他还是会竭尽全力的调查父亲的死因,但是他很快发现,全村知道父亲死因的只有母亲一个人,但是母亲似乎铁下了心,直到因病去世的那天都没有告诉他真相,从此他父亲的死因也就成了一个谜。想到这里,渔夫的眼中已经布满了红血丝,他没让母亲享过一天福,甚至有时还跟她吵架,至于父亲呢,身为儿子,竟然连他的死因都查不清楚,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都35岁了(别忘了,在古代人到这个年龄早就该成家立业了),还是光棍一条......此刻的他很迷茫,他想不出自己活了35个春秋,究竟为这个家做过什么,付出了什么,他觉得自己真是个不孝之子。
这样一来,本就心绪不宁的他,更是彻夜难眠。好容易熬过一夜,第二天一早,渔夫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早饭都还没有吃就急急忙忙的向后山赶去。祭拜过九泉之下的母亲,按照惯例,他应该撑着自己的小船,沿来时的方向顺流而下,但这次他却停住了,他回过头来望着后山,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死死的盯着。原来渔夫年幼时,母亲便不让他到后山的背面去,父亲死后,母亲更是对后山连提都不提,母亲在连临终前的遗言竟然是:“把我葬在后山的阳面,”忽然,母亲好似想起什么,又大声补了一句:“吾儿记住,永远不要到山的背面,永远不要!!!”说罢便永远的合上了眼睛......
渔夫不知道后山的背面有什么,他更好奇为什么当年父亲死的时候村里没有为他举办葬礼,为什么父亲连个墓都没有。他为了后山的事已经忍了17年,此刻他再也受不了了,他挑起竹篙,撑着小船逆流而上,向山背的方向前进,他太想知道山背有什么玄机,会不会这座山和他父亲有关呢?
此时已是正午时分,不知道船行了几十里,渔夫突然发现,前方的河道变得异常狭窄,便赶紧停下了小船。渔夫向左看去,发现自己正好到了山的背面,便放篙下船,径直向山背走去。但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失望,这不过就是一座普通的山,与其他的山并无异样,哪里有什么玄机呢?但既然如此,为什么母亲到死都不让到山的背面?渔夫有些不甘心,他又向前走了几步,试图伸手去触摸这座山,但就在他离山六尺远还没碰到山时,山体上忽然出现了一个清晰的绿色六角星形印记,渔夫有些诧异,这个六角星印记竟与他肩膀上的六角星胎记如此相似,他猝不及防的退了一步,却见那六角星的中心射出一道金光,直射在他的肩膀上。渔夫想退后,却动弹不得,此时的他只觉得肩膀上刺痛难忍,又过了片刻,这种痛已经变为痛入骨髓,渔夫实在是受不了,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渔夫醒了过来,此刻的他放眼望去,眼前的世界阳光灿烂,蓝天白云,良田万顷,生机盎然,这令他的心情十分的舒畅,但是下一秒,他又陷入了疑惑,自己所在的村子他曾走了个遍,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地方,这里好随好,但毕竟不是家,那么他这又是在哪里呢?此时渔夫环顾四周,发现来时的那座山不见了,他的小船以及那条赖以为生的河也都不见了,这些景象更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身为这一带的常客,他是不会轻易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