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全区中小学生进行期中小测试,并选拔优秀作文参加竞赛,据一位语文教研员透露,这次测试的作文中,直接“抄”、“背”拿来的作文近一成,而其他作文多有抄袭嫌疑,却一时找不到足够的证据。笔者目前是一名小学美术、书法教师,以前从事语文教学、教研二十多年,听了这个数字十分震惊,那些年抄袭作文被发现者多是无颜再抄袭半字,现在竟然靠抄袭作文获得“优秀”,甚至到市区参评获奖。其实找到孩子抄袭作文的证据非常简单,一是抄袭“满分作文”或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斟酌作文题目及要求,不问自己的身份、年龄等,作文时只是一味地“背”出来,这类生搬硬套的抄袭一眼就能辨别;二是通过“百度”、“搜狗”等来搜索,改头换面的“套”,比如“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把词语换成句子,把某几句话换一换,把人物、地点换一换,等等。我们不管孩子们用什么方式,获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摆渡”抄袭的怪圈,也就难以驶向作文的彼岸。诚然,抄作文错在孩子,但其背后,不单是孩子的抄袭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思考。
一、孩子作文抄袭,根在效仿丢失了诚信的成年人。
孩子们没有通过作文遵守诚信的诺言,这是他们自身的过错。而从外因来说,首先是当前文学界小说网站文学抄袭、教育界论文抄袭以及各界计划、总结等材料抄袭的大环境。孩子们尊重的成年人没有创作的好环境,笔者暂且不去对照某些重量级人物的思想、理论专著的雷同之处,单看孩子们最崇拜、最信任的教师们,不乏“天下论文一大抄”的现象:有一些领导靠造假的材料升迁;有一些教师靠抄袭的论文晋级。这些无疑对那些耍小聪明的孩子们所效仿。尤其功利性的应试教育,导致孩子生活面“三部曲”:上网、游戏、看电视。他们对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不够,因而对以生活为表现对象的作文兴趣不大。而互联网时代,文章借鉴和模仿甚至复制、黏贴,变得特别方便。有些聪颖又不想动脑的孩子,直接“下载”一篇,这样一篇一、二等奖的作文就诞生了。
网络与范文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唯一“替代品”。其次,德智体美劳不能全面发展的部分学校和形形色色以掏家长钱包的课外辅导班,把孩子们“诱入”或“逼进”机械的模式里去,可怜的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圈子越来越狭窄,到头来一个个糊里糊涂地进了“模仿”的死胡同。当然,某些家长或教师也引导孩子多读,学校领导也聘请了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大谈所谓的秘籍,比如为节约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单纯地去浏览故事梗概的“速读法”,鼓励孩子们到网上搜索相关的解释来读,以求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得更多。其实不然,类似的速读、泛读、浏览,很难让孩子们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只能从干枯的文字中去“走马观花”。一旦到了“真作文”的时候,那手里的笔不像老师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后不得不到网络里,搜罗一大堆相关的华丽词藻,移花接木、生搬硬套上去。他们不是“新瓶子装旧酒”,就是“旧瓶子装新酒”,甚至把新酒的标签揭了换上自己的名字,反正愿意打假的老师或评委只要找不到证据,也就忽悠过去;不愿打假的会睁一眼闭一眼,各自得了好处而已。归根结底,成年人要诚信,作文先做人;而对孩子们,我们做教师或做家长的,一定要教导孩子们,只有我手写我心,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美好人性。
二、孩子抄袭作文,往往是因为孩子的“虚荣心”和“自卑”
精神需要是每个人追求的高层次需要,一些成年人为了发挥自身潜能,千方百计地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甚至丧失诚信的道德底线去追求。孩子们也一样,他们在满足生活、生理等基本需要外,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认可、关爱和赞扬,学生的好作文往往被师生羡慕不已,有的靠作文抄袭得到老师的好评,孩子们不遗余力地直接或变相地抄袭作文,就是要满足这些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往往在这个时候,教师“以文评文”,不能“以文评人”,仅评个别谈话指出其抄袭之危害,恐怕难以让学生根治作文抄袭。
作文应当追求的是内容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这是个性创造的基础,也是学生完美人格的再现。我们单一地去批评孩子抄袭,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因为孩子们作文抄袭反映了孩子膨胀的虚荣心。如果孩子因为一篇真实的没有写好的作文,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在同龄孩子之间产生不好的名声,因“爱面子”的虚荣心理的诱使,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诚信教育不能贯彻整个作文过程之中,忽视了“文以载道”,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孩子们就可能“借”别人的作文为自己装饰门面。如果家长的关心不够,甚至拼命地挣钱“唯钱是爱”,孩子甚至可能花钱“雇”同学作文,或网络上花钱去“下载”。
优生多是因为虚荣心抄袭作文,而“差生”抄袭作文往往因为自卑心作怪。这类学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当然怀疑自己的作文水平。加上上课不努力,课后不愿动脑思考。他们平时的语、数、英作业马马虎虎,那么对作文这样要付出痛苦的脑力劳动的作业,意识到难以与同学同步完成,加上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家长急于求成,孩子只能靠抄袭作文。
三、孩子们没有生活的底子,天天在紧张而枯燥的学习中,一旦“真作文”必然导致歪门邪道。
我们做教师的知道: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有真情实感,相信一些家长也懂得这个道理。然而,我们的孩子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提起这个话题,笔者真的很伤脑筋:以前的应试教育或多或少学生知道没真功夫写不出“真作文”(我不是提倡应试教育);后来搞素质教育,要扩大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和活动面,这本来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但这个素质教育很难把握,运用起来比应试教育要难!急功近利的老师觉得难,而且一些管理者更难!于是这些急功近利的老师,多数是领导者就搞出来另一种教育“伪素质教育”。今天活动,明天兴趣;今日刚迎接检查,明日又被老师拉出来给领导面子。折腾来,折腾去,导致孩子们连最基本的文化课都过不了关,孩子们天天跟着老师折腾去了,哪有时间多读,多接触生活?他们来到家里,更惨了: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匆匆吃饭,匆匆上学。特别苦了那些“差”生,要天天“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无奈地去学校,来到同学们看不起的位子上偷偷坐下,去听天书一般的讲课。
每逢放学、周末或假期,“差生”要补课,补完了语文补数学,补完了数学补英语。我们的家长忘了,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那么好的办学条件,那么好的师资,孩子还是“差”了,怎么靠辅导班提高成绩呢。一些考试优秀,双A,或多科A的优等生,家长更不放过,从幼儿园到高中,从语数等基础学科,到培养孩子“特长”。孩子们的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就这样被家长或学校无意识地剥夺了。
从八零后到九零后,到零零后,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每天上学为了安全,都要家长接送;很多孩子学习,家长当祖宗服侍;很多学生不参加劳动,竟然都成了正常现象。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占用了。除了学习,就是吃饭睡觉。生活一片苍白。“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源泉”被家长截流了,孩子们还有“源源之水”?“阅读积累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素养。”但由于时间宝贵,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能读一些经典名著是很奢侈的事。近年,《语文课程标准》和一些省区的《考试说明》开列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篇目,出发点很好,但却根本得不到保证。某些教师、家长提出:学生负担太重,没时间读;能不能编些教辅,让学生多做做题,不要再让学生去读原作了。这“阅读积累”也没机会了,孩子们少了“写好作文的重要素养”。孩子们在一无生活经验,二无阅读积累的条件下,在疯狂的应试教学面前,只能靠抄袭得来的好成绩、好名次来忽悠家长或老师了。
四、教师机械照搬式的作文教学策略、政治干预和评价不当,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性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最难改革的内容之一。改来改去,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应试化倾向依然严重,某些老师特别是某些校外的辅导班的老师们,机械照搬一些挂着所谓作文教学策略或模式的应试作文路数来教作文。孩子们提起笔来无话可说,这时老师们常常会鼓励学生多读范文,模仿自己喜欢的文章仿写。由于学生“仿写”、“抄袭”不分,少了想象力,就难免“仿写过度”。
扼杀孩子作文想象力的还有一个“思想干预”。这不是危言耸听。笔者不想谈作文设计政治,而是我们的教育是培养自己人的,就难免避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因干预过多,老师们不由自主地以一番苦心去设置重重禁区,用种种束缚扼制孩子们的思维:这种事“没有意义”,那种题材“敏感”,这样表达消极,那样又“太直率”、不具体……孩子们不想像大人们去写“假”、“大”、“空”的文章,又缺乏材料和想象力,抄袭作文在所难免。长此以往,孩子们对母语的情感和文学才情就会消失殆尽。孩子们从作文的圣化般的崇拜必然滑向做人的“虚伪化”,从“单纯”滑向“双重人格”。
还有,我们的作文评价也很成问题。老师一般不能接受学生对真实事件的描述。比如,孩子如实写出心里话:我的生活很乏味。老师肯定说你“瞎写”。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会“依样画葫芦”。铺天盖地的教辅书却以所谓“满分作文”把孩子们诱入歧途,其势愈演愈烈。再加上一些媒体为“吸引眼球”而炒作,教师为学生应试传授“临阵磨枪”,学生自然琢磨“野路子”,“真作文”就没有人关注了。
在西方,比如德国,大部分作文是应用文范围,写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自己不动手,就做不起来,抄袭的可能性很小。而我们的作文题目,无外乎那几个类型,只要找到一篇,便可以百篇抄,只是改头换面,抄袭起来多方便啊!假如作文内容消极颓废、假装深沉、极端偏执,则违背了作文作为“具有教育性的学习活动”的初衷;假如作文以刁钻古怪为荣,以新奇另类为美,那么会严重损害学生的思维能力。
笔者经常反思孩子们为何抄袭且屡禁不止?除了道德教育(比如诚信教育)的缺失外,更深层来看,是作文教育长期以来的积弊所致。中学生不过十七八岁,小学生十来岁,他们少了经历的积累,少了对人生的观察,少了大量的阅读,就少了写作素材。少了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就很苍白,就会无病呻吟,就会东拼西凑。作文下降了,语文成绩必然下滑。语文水平下滑,就会蔓延其他学科,就会形成不积极思考、不劳而获的习惯;就会在心理上形成消极依赖的思想,就会在遭遇讥讽后增大压力,厌恶学习,厌恶劳动,厌恶父母,厌恶教师,厌恶社会,就会无羞耻的海吹,就会胡说八道,就会以玩耍和游戏的态度应付老师,就会糊弄家长,将来忽悠社会,延伸到一场自上而下的“造假运动”。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独立思想和富有创新精神,同时能守信勤奋的人,不是造就一批自私、任性、不守信用的人。作文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如何做人的过程,做人第一,作文第二。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有才无德之人。目前,这么多从小靠抄袭作文的人,将来如何对家庭、对社会愿意付出真情实感?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作为一个有创新的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作为一个家长要鼓励孩子发现真、善、美,表达真善美。以笔者看,解决孩子们抄袭作文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抵制抄袭行为”,而应该是“杜绝作文抄袭。”既培养孩子作文,又培养孩子做人,通过作文让孩子去伪存真、去虚存实、去伪求诚,再现孩子天真的笑容、纯真的性情,表达真实的自我,才能真正还作文一片净土。